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小米、REDMI新款智能旗舰电视均搭载Pentonic 800,高性能高智能带来极致体验

2024年12月9日 13:39  CCTIME飞象网  

小米电视 S Pro Mini LED 2025 系列与 Redmi 智能电视 X 2025 款正式开售,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这两款4K智能旗舰电视搭载了联发科 Pentonic 800 智能电视芯片,凭借超高刷新率和震撼画质,再次树立市场标杆,为消费者带来极速流畅的音画体验,成为年度热销趋势的有力竞争者。

联发科Pentonic 800可提供出众的视频、音频和游戏体验,先进的AI技术更可带来强大的图像增强功能。Pentonic 800内置AI处理器的性能提升50%,内存带宽占用至高可降低60%,还支持多种AI画质增强技术。

AI超分辨率(AI-SR 3.0)可让用户在各种分辨率如SD、HD、FHD等分辨率下,都享受到高清的4K显示。即使受到网络影响或者观看低分辨率流媒体内容,Pentonic 800也可以基于AI Super Resoluion超分辨率图像处理(AI-SR)和AI降噪技术,通过压缩噪点来确保卓越的4K画质。

Pentonic 800还支持AI-Contrast 2.0技术,可将电视显示内容升级为具有500K区域AI对比度的清晰HDR画质。超高的区域对比度可以让画面中亮部和暗部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从而带来更丰富的画面层次感。同时,高区域对比度的HDR画质可以提升画面中明暗区域的表现能力,让高光区域更加亮眼,暗部如阴影、夜景等更加深邃,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也更接近人眼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全面提升用户的画面观感。

此外,Pentonic 800还通过AI驱动的场景识别和面部识别等先进的AI图像画质技术,打造影院级的观影体验。AI场景识别可识别运动、动画和电影场景等不同场景,并针对这些场景的特征,改善视觉体验;AI面部识别则可通过创新的区域画质增强技术,对画面中的人脸和景深进行优化,动态地调整不同区域的人物表现。

除了视频画质,智能电视的UI体验也是重中之重,Pentonic 800可以通过基于AI的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OSD),将4K级UI或图形画面提升到超4K标准,呈现前所未见的清晰度。

Pentonic 800的硬件视频解码引擎还支持HEVC、AV1、AVS3高画质规范(High Profile)和VCC(H.266)等主流格式,可提供高品质4K视频播放效果。在Pentonic 800的强力加持下,小米电视S Pro Mini LED 2025系列和REDMI 智能电视 X 2025款各方面表现十分惊艳。

小米电视S Pro Mini LED 2025系列峰值亮度达3200nits,可实现4K 144Hz的超高刷,让高速画面告别拖影,精准捕捉动作细节,看电影、赛事酣畅淋漓,开启竞技模式,还能实现240Hz的疾速刷新率。Pentonic 800强悍性能和图形增强技术让小米电视S Pro Mini LED 2025系列拥有沉浸超清的4K UI界面,与小米澎湃OS 2配合更是为用户带来高速响应的智能交互体验。小米电视S Pro Mini LED 2025系列还首次搭载自研的大师画质引擎2.0,配合AI大模型,对色彩、对比度等多维分析处理,充分激发Mini LED画质潜能,呈现临场感的色彩、立体感的影调和灵动感的画面。

REDMI 智能电视 X 2025款同样是4K 144Hz高刷屏,在竞技模式下支持240Hz的极速刷新率和MEMC运动补偿,通过毫秒级插帧算法,可大幅优化高速画面抖动和拖影。在Pentonic 800的加持下,REDMI 智能电视 X 2025款也支持4K UI界面,在性能强劲的Pentonic 800与小米澎湃OS 2协同配合下,可为用户带来高清流畅视觉与智能交互体验。

联发科 Pentonic 800 智能电视芯片再次证明了其技术优势,不仅大幅提升了 CPU 和 GPU 性能,还为小米与 Redmi 的旗舰电视提供了强大支撑,赋予流畅交互与惊艳画质表现。随着联发科在高端市场的持续发力,Pentonic 系列芯片正逐渐成为智能电视的性能标配,而小米与 Redmi 的新品更是其创新成果的最佳见证。目前新品已全面开售,消费者反响热烈。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王晓云:6G已经进入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全新阶段
精彩专题
2024中国算力大会
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中国信科亮相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