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终端 >> 正文

苹果应用研究实验室:中国制造带的技术策源地 苹果创新的新驱动力

2025年10月15日 16:47  新浪数码  

Apple 首席运营官 Sabih Khan 在 Apple上海应用研究实验室

上海应用研究实验室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原子级别的材料结构清晰可见,正是这台设备的精准分析,让超瓷晶面板2代的研发突破成为可能。从深圳到上海,两处实验室累不仅成为苹果全球研发与制造体系的关键支撑,更通过极致的测试标准、先进的技术设备与贴近真实场景的研究,为中国乃至全球用户持续输出兼具创新与耐用性的产品。

这座应用研究实验室,已超越传统测试机构的定位,成为与产业链深度耦合的技术策源地。

  实验室定位:连接研发、制造与供应链的核心枢纽

苹果公司(Apple)应用研究实验室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贯穿产品“开发-制造-优化”全链条的支撑能力。对苹果全球工程和设计团队而言,实验室是确保产品达到性能、质量与可靠性高标准的“把关人”——每一款iPhone、每一项新材料技术的落地,都需经过这里的层层测试与验证;对本地供应商来说,实验室更是解决生产难题、提升效率的“合作伙伴”,通过技术支持帮助供应链环节突破瓶颈,实现与苹果生产标准的精准对接。

这一布局的深层逻辑,源于两地独特的优势:一方面,这里汇聚了大量毕业于世界顶尖大学的高学历人才,为技术研发提供智力支撑;另一方面,先进的实验设备与毗邻本地制造工厂的地理优势,让原型机的测试与数据采集效率大幅提升——本地工厂生产的原型机可快速送至实验室,通过精准数据反馈优化产品设计,既缩短了生产周期,又为产品质量筑牢防线。

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已直接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创新:超瓷晶面板2的诞生、苹果迄今最坚固耐用的iPhone Air的开发,背后都离不开实验室在材料测试与结构优化上的深耕;而iPhone 17 Pro卓越的散热性能,更是实验室CT设备助力VC均热板技术突破的直接体现。可以说,这两座实验室已成为苹果连接创新构想与实际产品的“桥梁”,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地理布局的深意更显战略考量。上海与深圳的实验室分别毗邻长三角、珠三角供应链集群,这种 “研发跟着制造走” 的布局,让技术团队能在 24 小时内响应生产端的问题。苹果公司新任COO Sabih Khan提到,我们之所以在上海和深圳扩建应用研究实验室,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能提升研发速度。这里拥有众多毕业于世界顶尖大学的高学历人才,配备先进的设备,这使我们能节省开发阶段的

宝贵时间。许多在本地制造工厂生产的原型机也会送至应用研究实验室采集关键数据,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并缩短生产周期。

  可靠性测试:模拟真实使用场景的“极限挑战”

苹果对产品耐用性的追求,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一套严密、严苛且贴近用户真实生活的可靠性测试体系落地。四项核心测试直观展现了苹果对“经久耐用”的定义——每一项测试都超越常规监管要求,只为确保产品能经受住现实中的各种考验。

日常生活中,手机被握在手中、意外坐在身下等场景,都会让设备承受弯曲应力。为模拟这类情况,实验室采用专业压缩试验机对iPhone Air(苹果有史以来最轻薄的手机)进行测试:将压力加至60千克力——远超成年人约20公斤的力峰值,实验结束后,iPhone Air完好无损。这一测试标准,确保了即便在超出日常使用强度的外力作用下,手机结构仍能保持稳定。

  Apple 首席运营官 Sabih Khan 与 Apple 大中华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 葛越 在 Apple上海应用研究实验室

跌落是手机使用中最常见的意外,实验室通过“控制跌落”与“随机跌落”两种测试,覆盖不同跌落场景。控制跌落实验通过精准控制高度、速度、角度等参数,对比产品设计与材料的改善效果——现场演示的“一米花岗岩板跌落”测试中,手机完好无损;而随机跌落实验则更贴近现实中“偶然掉落”的情况,实验机可重复模拟任意角度、运动过程的跌落,同时搭配花岗岩板(模拟厨房、洗手间地面)、沥青板(模拟马路地面)、木质地板(模拟客厅、卧室地面)等不同接触面,确保手机在各种跌落场景下都具备足够的耐摔强度。

实验室的防水测试不仅覆盖IPX标准场景,更延伸至用户可能遇到的极端情况。IPX1-2测试模拟雨淋场景;IPX3测试中,喷头在近180度范围内向样品喷水10分钟,模拟水龙头或淋浴喷水;IPX4测试则通过喷头旋转至最大角度,实现近乎360度的喷溅测试,同样持续10分钟;而IPX8测试则通过加压水箱,分别模拟2米、4米、6米水深环境,每种环境下浸泡30分钟,现场演示的6米水深测试后,手机无进水情况。

此外,实验室还开展超越标准的泼液实验与浸泡实验:用咖啡、可乐、橙汁、洗洁精等液体泼溅样品,测试密封性与耐腐蚀性;将样品浸入自来水槽、游泳池、海水、浴缸等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中,确保产品在这些真实场景下仍能防止液体入侵。

  产品分析实验:洞察产品“内在健康”

如果说可靠性测试是对产品“外在性能”的检验,那么产品分析实验室的CT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则是对产品“内在健康”的深度探查,为产品研发优化与质量把控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Apple 首席运营官 Sabih Khan 与 Apple 大中华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 葛越 在 Apple上海应用研究实验室

CT实验室配备行业先进的高精度CT设备,其核心价值在于“非破坏性透视”——类似医院胸部CT扫描的原理,可在不损坏样品的前提下,深入产品内部结构,提前发现潜在缺陷,确保产品进入量产阶段后性能与质量稳定。在产品开发阶段,原型机经过跌落测试确认基础功能正常后,实验室会通过CT扫描排查可能导致未来故障(如无法开机)的内部损伤。测试中,原型机需完成约360度旋转,扫描仪捕捉每个角度的二维数据,再经计算机整合生成三维体积数据。现场对iPhone 17 Pro原型机的扫描分析显示,其主板(MLB)、电池、摄像头等核心部件无明显异常,印证了产品的耐用性。CT技术还在产品设计优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早期原型机经极端跌落测试后,CT图像曾发现屏幕玻璃破裂;通过进一步CT扫描与断口分析,实验室在断裂面识别出高密度异物,并精准获取其几何结构与周边环境信息,结合其他分析结果优化生产流程,最终提升了量产机型屏幕玻璃的耐用性。

  TEM实验室:原子级观察,赋能“新材料研发”

CT技术聚焦“内部结构”,射电子显微镜(TEM)则专注于“表面与材料微观分析”。实验室配备的6台先进电子显微镜中,TEM是新材料研发的核心工具——其原理是用20万伏电压加速的电子(家用电压仅220伏),穿透100nm以下(约头发丝千分之一厚度)的薄片样品成像,分辨率可达0.1纳米,能清晰观察到原子排布。

这种超高分辨率能力,成为iPhone 17系列与iPhone Air超瓷晶面板2研发的关键:超瓷晶玻璃的多层纳米结构、成分构成,以及表面层与基体的结合情况,均需通过TEM进行分析。此外,TEM还可用于金属、陶瓷、塑料等不同材料的元素构成分析,为苹果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不可替代的数据支持,成为基础材料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先进设备。

  苹果制造创新的新驱动力

从十亿投入的实验室布局,到覆盖“外在性能-内在结构-材料微观”的全维度测试与分析,Apple应用研究实验室展现了苹果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这里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更是用户体验的“守护者”——每一项实验数据、每一次测试优化,最终都转化为用户手中“经久耐用”的产品,而这正是苹果持续为全球用户驱动创新价值的核心逻辑。

对产业链而言,深圳和上海两处应用研究实验室,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术成果与产业效率。实验室配备的失效分析、可靠性测试等五大专业模块,形成了从材料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支撑能力。CT 设备可快速完成 VC 均热板的散热效能检测,原子力显微镜能捕捉材料表面的纳米级缺陷,这种 “研发 - 测试 - 迭代” 的闭环模式,成为苹果制造创新的新驱动力。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精彩视频
快来解锁你的智慧家庭 让家庭业务全面A1+焕新升级!
与智者同行,与时代共振,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超燃瞬间
中国移动“移动爱购”上线暨数智生活商城生态联盟发布
中国移动“点亮百城”量子试验网启动暨量子生态联盟发布
精彩专题
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