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机器人双龙头均胜电子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意味着均胜电子向港股上市迈出实质性一步。
此次赴港上市,均胜电子拟发行不超过2.83亿境外上市普通股,将为其深化“汽车+机器人Tier1”双轨战略提供重要资本支持,机器人业务也将进一步拓展公司估值逻辑。
机器人“第二增长曲线”,战略转型迈向新阶段
均胜电子成立于2004年,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双龙头,属于全球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早在2011年,均胜电子在上交所上市,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和汽车安全系统等上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并逐步将汽车业务优势延伸至机器人领域。
2025年起,均胜电子正积极向“汽车+机器人Tier1”战略定位转型。这一转型基于汽车与机器人在技术架构、生产工艺和产业链方面的技术同源和生态协同性。2025年4月,均胜电子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构建起完整的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产品矩阵。
今年9月,均胜电子正式发布了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机器人AI头部总成、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以及新一代机器人能源管理产品。
据悉,均胜电子最新推出的机器人全域控制器,其AI算力高达2070 TOPS,是上一代Orin芯片的7.5倍,能效比提升3.5倍。这一突破性产品能够支持百亿级参数大模型在机器人端侧实现实时推理,为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应用提供了强大的算力保障。
机器人业务进程加速,头部客户合作取得突破
均胜电子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已从技术研发阶段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在国内市场,均胜电子与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开展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10月16日,智元发布工业级人形机器人新品精灵G2,当天智元精灵G2线下公开亮相的同时,即开启与均胜电子过亿元采购合同的首批交付商用,这意味着交互式具身智能技术正式落地汽车零部件制造场景。。
此外,均胜电子还与银河通用等客户保持合作关系。
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均胜电子已成功为某知名机器人公司批量生产机器人后脑勺、颈部、肩部、膝盖及手指等关键部件,并正在深入探讨下一代头部显示方案和头部总成的供货事宜。
同时,均胜电子与瑞士机器人公司RIVR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其物流配送机器人提供域控制器和新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这一合作不仅展现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为后续开拓更多海外客户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6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4%,其中服务机器人增速最快,预计CAGR达22%。这一广阔前景为均胜电子的转型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此次登陆港股市场,不仅将为均胜电子提供国际化的资本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将助力公司在“汽车+机器人Tier1”的双轨战略下,加速培育机器人第二增长曲线。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公司能够更好地对接全球资源,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为长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