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固定一 >> 正文

千通科技梁红彬:聚焦核心网技术突破与6G预研,推动通信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

2025年9月29日 07:13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易欢)9月25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期间,飞象网专访了深圳千通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梁红彬,他向我们分享了公司在核心网领域的业务发展、技术优势、市场应用以及未来规划。

据介绍,千通科技成立于2015年,核心团队拥有20年以上通信行业经验,是业内少数能够提供完整移动通信核心网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目前,千通科技已在专网场景中成功部署。公司推出AI-Native NWDAF与AIOps平台,助力网络智能运维与算力协同,业务广泛覆盖东南亚、太平洋、非洲、南美等地区,并为国内能源、矿业及工业互联等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通信解决方案。

在梁红彬看来,移动通信的核心是解决连接问题,未来新应用场景将推动通信与产业进一步融合,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千通科技也将持续推动核心网能力开放标准的推广与落地,积极跟进6G技术演进,探索通信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路径。

以下是访谈全文,经飞象网记者整理:

问:想先了解,千通科技公司目前能达到较高行业水准,是以什么样的产品为基础的?

梁红彬:千通科技具备专网核心网的全面自主研发能力,产品体系完整覆盖2G/3G/4G/5G核心网、IMS系统、短信网关、信令网关及安全网关等网关平台。我们严格遵循3GPP标准,产品具备卓越的跨网互操作能力,且4G/5G核心网已获得工信部入网许可。凭借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场景实践,我们能为客户提供历经考验的“可靠、稳定、易用、智能”的核心网解决方案,业务遍及国内及各海外市场。

问:本届展会上,公司有推出什么新产品或新技术吗?

梁红彬:我们一直在跟随5G技术演进,重点呈现5G切片、RedCap、5G LAN及后路由等关键能力的标准化与开放。通过构建统一API接口,将网络能力封装为可灵活调用的服务,帮助企业按需部署资源、快速对接第三方平台,实现业务敏捷创新。

针对5G与卫星互联的热门方向,特别推出轻量化NTN(非地面网络)5G核心网方案,支持与卫星通信系统协同部署,可在海岛、偏远地区、应急救援等场景中快速上线,突破地理限制,真正实现“全域可达”。

问:这些新技术有哪些经典应用案例可以介绍?

梁红彬:在工业互联领域,我们的5G方案在应对复杂组网需求时展现出显著优势。传统工厂依赖有线网络,难以适应柔性制造中设备频繁移动和产线重组的需求。我们通过无线化核心网部署,实现了网络的灵活重构,完美匹配柔性工厂的动态变化,使网络部署更快捷。。

问:关于核心网技术,公司有哪些独特技术或专利积累?

梁红彬:我们的技术根基源于核心团队自2G到5G的全程技术实践,并已转化为驱动产品创新的核心优势,全程见证技术发展。目前,云化部署、自动运维、DVE DBS(开发与部署贯通)等技术已应用于核心网研发,还实现了自动测试流程贯通。同时,我们在AI与核心网融合方面有深入探索,借助3GPP定义的NWDF(Network Data Application),收集终端、基站、核心网侧数据,通过大模型分析网络运行状态及用户体验,给出网络优化和运维部署建议,形成运维闭环,这也是行业内的热门方向。

问:AI既能为核心网赋能,也能反哺其发展,公司在这方面有什么部署或进展?

梁红彬:我们始终前瞻性地跟进3GPP在核心网智能化的标准演进,从R16、R17阶段就开始关注核心网与AI的结合,R18阶段后相关规范已基本定义,我们实时跟进规范,目前原型网元已落地。下一阶段的战略重心,是将AI与专网业务场景进行深度融合。例如,在煤矿等高价值场景中,我们正致力于将核心网与设备数据、视频监控等业务模型深度结合,让核心网在管道作用之外,参与到应用侧的端到端运维中。

问:智慧煤矿、智慧工厂等场景依赖底层技术支撑,公司在这方面有哪些积累或案例?

梁红彬:国内专网业务初期我们定位为“管道”角色,仅搭建网络。后来发现客户在IT与CT融合的运维上存在困难,便将客户应用引入MEC平台,实现核心网与客户应用的联合部署。比如钢铁、煤矿等场景的端到端应用,都可部署在我们的通用平台上,后续还能逐步融入视频分析等AI技术

问:公司在下一代技术研发上有什么规划?

梁红彬:在移动通信向6G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千通科技明确自身定位:我们致力于成为未来网络生态的关键构建者与赋能者。公司坚持深度跟踪3GPP标准并开展前瞻研究,同时,作为GSMA Open Gateway倡议的成员单位,我们正积极推动核心网能力开放标准的统一与落地。正在积极推动核心网能力开放标准的推广与落地,通过统一的API使行业应用能无缝调用网络能力,让应用无需应对复杂的多源接口,从而实现产业的高效协同与创新。

问:“一带一路”政策下,公司海外业务中哪些区域开拓更顺利?

梁红彬:在太平洋岛国市场,我们的产品匹配度较高,凭借中小容量网络解决方案,可全面满足当地从2G到5G的全制式网络建设需求。非洲市场方面,需求持续旺盛,我们已于去年成功部署一个用户规模达155万的网络,具备成熟的交付能力;目前市场拓展主要受资金条件制约,若能纳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将更有利于项目落地。而在南美、巴西地等人口大国,通信需求潜力较大,我们正协同终端、基站等产业链伙伴,以生态合作方式共同推进市场拓展。

问:通信行业代际更替快,5G投入尚未收回,6G又将到来,企业该如何应对?

梁红彬:面对通信技术的快速代际更迭,我们始终秉持“平滑演进、持续增值”的发展理念。从5G的部署经验来看,独立组网与非独立组网路线的并行,已充分验证了基于现有网络设施进行能力升级的可行性。对于未来的6G,产业共识正趋于一致:核心网架构将延续演进式发展,通过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智能复用与按需增强,实现能力升级,而非颠覆性重建。

问:作为资深从业者,您对未来技术演进和场景应用有什么憧憬?

梁红彬:移动通信的核心是解决连接问题,未来会与各类应用深度融合,终端形态也可能发生巨变,比如手机或可替代多种终端。场景创新往往来自通信行业外,比如抖音的爆发,未来新应用场景将推动通信与产业进一步融合,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千通科技也将持续积极跟进技术演进,探索通信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

编 辑:路金娣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精彩视频
你少做,它多做,在2025骁龙峰会 中国站找寻下一场终端变革的神秘元素
中国信科集团精彩亮相2025通信展丨空天地一体,全域智联未来
中国信科集团精彩亮相2025通信展丨全栈算力解决方案支撑多行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信科集团精彩亮相2025通信展丨C-V2X“智“新方案 助力智能交通升级
精彩专题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