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Soul 兴趣主理人:在世界的褶皱中寻找自我

2025年10月24日 11:25  CCTIME飞象网  

在浩瀚的网络里,旅行内容常见——从五分钟速通欧洲的“特种兵”攻略,到滤镜厚重的“网红打卡地”,但其千篇一律,让人觉得好像很难再看到旅行本身那种粗砺、真实、甚至有些笨拙的原始魅力。

然而,总有一些人,他们行走的轨迹与主流背道而驰,他们记录的方式并非为了迎合算法。李升和Ada,这两位在社交平台 Soul App 记录旅途的“兴趣主理人”便是这样的存在。一位是深入混乱之地、以冒险确认存在价值的自由灵魂;另一位是在精密规划中汲取能量、将旅行视为多巴胺引擎的都市精英。

他们的故事,勾勒出“旅行”二字所能承载的深邃与广袤,并试图回答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当旅行从消遣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它究竟如何重塑了我们与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从小镇青年到世界游民:

李升的旅行故事从18岁开始。在此之前,他的世界半径局限于家乡的巷道——一个他口中“重庆的小县城”。闭塞的小镇按压住他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与渴,“就像一个弹簧,被压缩得太久了”,所以大学后的第一个假期,他立马背着包,开启自己的“穷游”生涯。

18岁的这次尝试既是对世界的向往,也是一场青春的自我证明。站在高速路口,比出大拇指,期待陌生车辆的接纳,这对于一个内向的年轻人来说需要巨大的勇气,“第一次在高速路口站着的时候,我墨迹了一两个小时,才敢去做出(搭车)这个动作的。”

如今30岁的李升,独自行走在混乱的中东与魔幻的东南亚,作为旅行博主,他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土地的荒诞与温情,他幸运地将兴趣变成事业,在一次次旅途中,获得存在的自我确认。

Souler@李升在路上 喀布尔电视塔山

印度之行

以旅行为生的念头,源于一次关键的启蒙。在21岁那年,李升遇到了他旅行生涯中的“灯塔”——著名旅行家“背包客小鹏”。通过小鹏组织的活动,他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次出国机遇——前往印度,参与一部旅行纪录片的拍摄。

印度之行的意义,远超一次简单的出游,它让李升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如果没有印度这次行程的话,我后来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旅行爱好者,按部就班地上班,过着寻常的生活。”

在印度,他不仅亲眼验证对文明古国的想象,更重要的是技能的启蒙和视野的颠覆——他看到成为一名旅游博主的可能——在 2014 年,成为一名全职视频博主是很先锋的职业选择,但他知道,这是他梦想中的生活。于是他买了第一台相机,回国后,开始慢慢学习拍视频与剪辑,成为一名颇受关注的视频博主。

而更让他备受鼓舞的,是他的偶像小鹏在其著作《背包二十年里》将李升摘录进了书中,“有一种被偶像写进书里的认可感。”这种认可像是遥远的回音,肯定了李升在2014年的决定。

去往世界的褶皱处

自此,李升的旅行地图开始向世界那些隐秘的褶皱处延伸。阿富汗、巴基斯坦、亚美尼亚、伊朗……这些在常人眼中与“危险”挂钩的目的地,成了他镜头下的常驻。

他的选择标准明确——“不是那种热门目的地”。这种偏好,既有对独特性的追求,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享受那种脱离现实框架的“抽离感”。他描述从伊朗陆路进入阿富汗的感受:“过了海关,感觉就在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纪……感觉像在中古游戏,或是电影场景中”。

但“冒险”并非鲁莽。当被问及安全问题时,他显得异常清醒,强调“要有防范意识,规避这些风险的种种可能”。他的勇气,来源于一次次出行积累的经验和“多长个心眼”的谨慎。但他的冒险故事里,也并非只有硬核和危险,还有旅途中不期而遇的温暖人情。他分享在亚美尼亚的一段经历:路上卖肉的大哥,热情邀请他们一行人回家烧烤,并叫上朋友一起开派对。在交流中,对方称赞道“非常有素质,也代表着你们的国家非常好”。

还有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山上,又是一位当地的大哥,护送他们回家,建立萍水相逢的友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还经常短信问候。这些瞬间,化解了旅途的孤独与艰险,让他感受到超越国界的人性善意。

如今的李升依然在路上。他现在正在拍摄“带4万元走遍亚洲48个国家”专题视频,他享受当下的状态,即便从事旅游博主已经十数年,但他从未厌倦,“现在的状态是我最喜欢的状态。”

李升的故事,是一个关于逃离、寻找自我确认的故事。旅行于他,是一条通往更广阔世界和更真实自我的道路,也是一场从 18 岁开始的的青春远征。

用路书测绘未知

李升的旅行是随性的呼唤,“可能今天我还在老挝,本来准备去泰国,但突然看到中国的仪仗队在越南参加阅兵,好,我会马上订第二天的机票去越南”。

和李升相比,Ada的旅途就是“理性”的浪漫。2013年,还在英国就读建筑专业的她,开始在欧洲各地游学,在智能手机和导航尚未普及的年代,她靠着手持地图探索欧洲,建筑的外立面折射过她的视线,有一种徐霞客式的古典。

即便多年后她已经不再从事建筑设计,但这种横平竖直的规划似乎已经成为本能——目的明确、计划周详,Ada旅行哲学的体现,是她精心制作的“路书”,这不是简单的行程单,而是一份厚达十几甚至二十页的PDF文档,细致程度堪比项目企划。

“格鲁吉亚算做得少的,大概只有六页。像埃及、乌兹别克斯坦,我应该都是做了十几页二十页。”路书里,包含了她对目的地人文历史的研究、城市攻略、汇率换算、详细路线,甚至还有她的手绘地图。

她享受成为旅行团中“中枢大脑”的角色——“其他人什么事情都不要管,我做好功课,我开车,我制定行程……你们人跟着我走就可以。”

规划之外的珍贵礼物

尽管追求细致的规划,但令 Ada 旅途中最印象深刻的,恰恰是那些计划外的“意外插曲”——

在西班牙,她遭遇朋友将护照锁在民宿内的窘境,原本的出行计划被 8 小时的焦灼等待替代,然而正是这 8 小时,让他们遇到了那位热情、时髦的本地老太太。老太太也放弃了原本的买菜计划,帮助他们联络备用钥匙事宜,邀请他们到家中喝茶,对方的英语不算娴熟,他们的就依靠着肢体和翻译软件“手递手”地交流。

“我们在他家吃了一些当地小食,最后还拍照留念了。8个小时的等待过程,一开始其实挺煎熬的,但是后来碰到一个很好心的邻居后,反而觉得这个经历还蛮有意思的”。虽然语言不通,但这种无保留的善意和解决问题的热心,让整个下午充满了戏剧性的温暖。

冰岛之行的“翻车”也是字面意义的翻车。同行的两个香港男生因为开车过野,车辆侧翻,所幸人身安全并无大碍,但 Ada 计划的行程却被彻底打乱。但来自世界各地的陌生旅行者自发停车,拿出各种工具试图帮忙拖车。“我们最后和那些帮助我们的挪威人、美国人一起在路边分享了巧克力和热茶”,这种“人类共同体”的互帮互助,反而让这场原本的意外,有了一种共患难的轻松和幽默感。

完美的路书可以带人去往目的地,但真正让目的地变得鲜活的,往往是那些计划之外的人和事。Ada学会在规划中接纳一丝弹性,她知道,自己具备化解这些意外的能力和心态,而它们最终都会成为“比较有意思的回忆”。

旅行,是多巴胺引擎

旅行的快乐来于何处?Ada给出了她很个人的答案:就像永远不缺新鲜感的恋爱。

旅行不会每天问你“在干嘛”“吃了吗”这样的无聊问题,旅行不会每周和你去重复的餐厅,旅行不会有意无意地试探……旅行有的是永远新鲜的经历。

她笑称自己从前期制作路书开始,多巴胺就开始分泌,“旅行是非常能刺激到我情绪的,能一直让我保持心情很嗨的状态,跟陷入热恋期的那种状态有点类似。”对她而言,旅行提供了一种纯粹、高效且可控的情绪价值,胜过人际交往中的不确定性。这种“新鲜感”,是她持续探索世界的核心驱动力。

作为一名高能量的J人,Ada对不同社交平台的功能有着清晰的“分区管理”,她在笔记平台发布实用性攻略,字斟句酌;将视频平台作为云盘,保存素材;而Soul对她而言是树洞,在这里她可以轻松分享,最真实、最即时的感受,无需精心修图,也无需顾虑现实中的职场人设,在Soul上,她不必是一丝不苟的外企经理,可以只是一个为美景欢呼、为美食陶醉的旅行者。

Ada 的下一个计划,是在春节和母亲一起出游。尽管从2013年开始旅行,但和母亲一起确实是头一遭,因为她们性格相似,“两个控制欲强的人在一起,计划难免冲突。”所以,这无疑又将是一场对她规划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考验,是未来旅行故事中值得期待的新篇章。

Souler@Ada爱旅行 埃及

平行线下的交汇点——Soul作为真实的发生地

尽管风格迥异,李升和 Ada 却在某处上产生了奇妙的交汇:他们都选择在Soul App记录自己的旅途。

对于李升而言,Soul是一个纯粹的展示窗口,让他可以分享那些不那么主流、甚至有些冒险的经历,连接真正对小众旅行感兴趣的同好;对于Ada,Soul则是一个可以卸下职场面具、无需进行精致形象管理的后花园。在这里,她可以更随意、更真实地表达自我,而不必担心熟人的目光。

在Soul App,无论是李升充满野性的冒险,还是Ada高度精致的规划,都能以其本来的面貌被记录和看见。它不刻意追求流量的最大化,而是尊重每一种独特的兴趣和生活方式,这正与两位“兴趣主理人”追求内在真实的价值观念不谋而合。

在这个信息过载、选择过剩的时代,他们的故事或许告诉我们:真正的兴趣,不是浮于表面的消遣,而是打开一扇通往更多可能性的门,通往更丰富、更真实的自我。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
精彩视频
中国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绝地反击
快来解锁你的智慧家庭 让家庭业务全面A1+焕新升级!
与智者同行,与时代共振,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超燃瞬间
中国移动“移动爱购”上线暨数智生活商城生态联盟发布
精彩专题
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