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3 日,由深圳市互联网学会、万科创智云、天成盈泰联合主办,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工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一期 “会员交流日” 活动,在深圳创智云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 “交流赋能,携手共赢” 为主题,汇聚深圳本地企业家代表、行业专家及企业负责人,围绕 AI 应用落地、跨境出海实操、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本市场机遇四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并同步启动 “中国互联网科技新生态服务平台和2025深圳互联网科技年会” 筹备工作,为深圳互联网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嘉宾献策破痛点 多领域创新方案落地可期
行业嘉宾结合实战经验与技术前沿,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海外市场拓展、技术落地效率等核心痛点,分享可落地的解决方案,为参会者解锁产业创新路径。
战神数科副总杨财禄以 “AI 霸屏将成为企业转型” 为切入点,指出AI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战略。企业 CEO应在启动 AI 转型前需明确五大核心问题:战略定位需匹配业务目标、业务价值需锚定降本增效、数据基础需提前治理、组织能力需推动跨部门协作、风险管控需预判伦理与安全问题,“AI 转型本质是商业变革,脱离业务的技术升级难以持续”。企业在AI时代抢占先机,实现真正的转型与增长。

直播商学院执行院长张君聚焦企业出海难题,从选品、运营、本地化三方面给出实操指南:选品需结合目标市场消费趋势与平台流量逻辑,运营需优化直播脚本与主播话术,核心则是打造 “直播 + 本地化” 模式 —— 通过联合海外 KOL、搭建本地仓储,降低用户信任成本与履约周期,助力企业打开海外市场。

老子大会联络官靳媛平带来传统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新视角,提出将老子 “道法自然”“知行合一” 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与品牌建设,可优化组织协作效率、提升用户情感认同,为企业软实力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映目深圳负责人袁成彬则展示了数字化会务的降本增效价值:通过 “映目直播”“映目会务”“映目会拍” 三大核心服务,已帮助企业降低 30% 以上会务成本;同时透露,映目正研发 “现场问答客服智能机器人” 与 “现场智能拍摄机器人”,未来将进一步解放会务人力、提升体验。

文恺科技总经理裴朝波以 Thingsboard 物联网平台为例,介绍其 “开箱即用” 优势:支持 MQTT、TCP 等多类行业标准协议,可快速实现设备连接、数据处理与可视化管理,帮助企业屏蔽技术复杂性、专注业务开发,将物联网项目交付周期缩短 40% 以上。

中国电信讲师罗纪针对深圳中小企业 “订单波动、成本上涨、转型无门” 的困境,解读 “翼智企” 解决方案:以 “数据 + 算力 + 算法” 重构价值链,搭配 “三步法” 落地模型(需求诊断→方案定制→小步验证),可实现 “小投入快转型”。他举例,某 SMT 厂通过该方案年多接单 1.2 亿元;同时强调,企业数字化转型正迎来 18 个月政策红利期,天翼云提供华南本地云池保障数据合规,还推出 “云量贷”“上云补贴” 解决资金难题。

天成盈泰总经理王磊则围绕 “全球资本市场趋势与互联网科技企业机遇捕捉”展开深度分享,为参会企业搭建资本与业务的对接桥梁。他指出,当前全球资本市场呈现 “科技赛道聚焦化、区域政策差异化”特征:一方面,AI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成为资本投资热点,2025年全球科技领域融资规模预计同比增长 15%-20%,其中中国市场因政策扶持(如科创板 “硬科技” 定位、创业板“三创四新”、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为互联网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重要阵地,新消费赛道及生物医药行业今年上半年在香港上市较多;另一方面,深圳作为全国科创中心,依托 “20 + 8”产业集群政策,对科技企业的资本支持涵盖 “pre-IPO辅导补贴、上市后再融资便利、跨境资本流动简化” 等多个维度。针对企业关心的 “如何对接资本市场”,王磊给出实操建议:梳理业务核心竞争力,优先将 AI 落地案例、物联网技术壁垒等 “硬资产” 转化为资本认可的价值点;获取精准的投资人资源与融资方案定制服务;同时对于想上市的企业,要以终为始来提前规划上市的相关准备。“当前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估值逻辑已从‘流量导向’转向‘价值导向’,企业需平衡技术创新与商业变现,才能在资本助力下实现规模化发展,才有机会得到资本的青睐。” 王磊补充道。新生态平台启动,推动产业从 “单打独斗” 到 “协同共赢”
新生态平台启动 推动产业从 “单打独斗” 到 “协同共赢”
活动现场,深圳市互联网学会秘书长钟梓炎正式宣布两大核心筹备计划:“中国互联网科技新生态服务平台” 与 “2025 深圳互联网科技年会”,推动深圳互联网科技产业协同发展。
一、中国互联网科技新生态服务平台:破解资源壁垒,搭建协作桥梁
据介绍该平台依托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10 年产业服务积淀发起,核心目标是破解企业 “信息壁垒高、合作对接难、资源匹配散” 三大痛点,整合 “技术资源(AI、物联网、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市场需求(企业服务采购、跨境业务拓展)、资本力量(创投机构、政策补贴)” 三大核心要素,为企业提供 “政策解读(实时更新深圳及全国科技产业政策)、资源匹配(精准对接技术服务商与需求企业)、项目撮合(组织供需对接会、技术沙龙)、人才交流(搭建行业人才库、开展技能培训)” 一站式服务。

“深圳互联网科技产业已从 ‘个体突破’ 进入 ‘协同共赢’ 新阶段,单打独斗难以为继。” 钟梓炎表示,平台未来将准备邀请深圳头部企业制定行业服务标准,规范资源对接流程与服务质量;为加速生态共建,活动同步启动 “联合发起人” 征集,加入企业可享受三大核心权益:优先获取平台资源撮合机会(如政府项目申报、大型企业供应链合作)、参与平台规则制定(拥有议题投票权与服务建议权)、获得联合品牌曝光(在平台官网、活动物料中展示企业 logo)。截至活动结束,已有 10 余家企业(涵盖 AI 应用、跨境电商、物联网设备领域)表达初步合作意向,后续将通过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公众号、官网推进对接流程。
二、2025 深圳互联网科技年会:征集行业智慧,打造年度盛会
钟梓炎同时详细介绍 “2025 深圳互联网科技年会” 筹备规划。该年会暂定名为 “数字赋能・生态共荣 ——2025 深圳互联网科技年会”,预计于 2026 年 1 月底前在深圳举办,旨在打造深圳互联网科技领域的 “年度风向标活动”,集中展示产业创新成果、对接优质资源、预判发展趋势。
目前年会筹备已进入 “思路征集阶段”,面向深圳及大湾区互联网科技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公开征集三大方向内容:一是议题设置建议,围绕 “AI 规模化应用瓶颈”“跨境出海新赛道(如东南亚直播电商、欧洲工业软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控制”“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新要求” 等方向,欢迎企业结合自身痛点与实践经验提出议题;二是资源对接需求,企业可提交 “技术合作、市场拓展、融资需求” 等信息,年会将针对性邀请匹配资源方参与;三是特色活动策划,如是否增设 “科技成果展示区”“企业供需对接会”“青年科技人才论坛” 等环节,征集期为 2025 年 10月 24 日 - 11 月 15 日,企业可通过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网 “年会筹备专区” 或官方邮箱(web@isz.org.cn)提交材料。
钟梓炎透露,年会计划邀请 20 + 行业专家(含院士、头部企业高管、创投机构合伙人)、300 + 深圳互联网科技企业代表参与,同步联合新浪、搜狐、深圳特区报等 20 + 媒体进行全程报道,预计覆盖行业受众超 500 万人次。“我们希望通过征集全市行业智慧,让年会真正成为 ‘企业说了算、企业得实惠’ 的平台,助力深圳互联网科技产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抢占先机。”
多方联动见实效 产业协同发展再添动力
本次活动马曼瑜主持,同时得到咚咚找房、拓宽传媒提供媒体支持,新浪、搜狐、飞象网、百度百家等平台全程报道,覆盖超 100 万行业受众。参会企业代表反馈积极,某制造业企业负责人表示:“活动不仅学到了 AI、跨境直播的前沿知识,还通过交流找到数字化会务解决方案,现场与 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真正实现‘有干货、有对接’。”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将以 “会员交流日” 为载体,每季度策划 “AI 落地实操”“跨境出海专题” 等细分主题活动;同时加快新生态平台建设,计划 2026年一季度完成首批 200 + 企业、50 + 专家资源入库,二季度启动项目撮合,推动深圳互联网科技形成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的新格局。

创智云中心联合主办方和举办地,创智云中心一直致力于“服务产业、赋能企业”,通过打造一系列高质量交流平台,打破行业信息孤岛,让资源流动更高效、合作落地更务实,真正实现“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破难题”,为企业突破发展边界搭桥铺路。作为福田区重点科技楼宇,创智云中心也将持续聚焦产业创新与技术升级,携手更多优质企业,共同构建“研发+技术转化+精准服务”产业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