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报告 >> 正文

中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8.65亿居世界第一位

2025年10月30日 11:26  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今日报道,第四届中国 IPv6 创新发展大会今天发布了《中国 IPv6 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我国 IPv6 发展点面结合深入推进,关键指标快速增长,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技术、产业、设施、应用和安全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态势不断向好。

IPv6 用户规模跨越式增长。截至 2025 年 9 月,我国 IPv6 活跃用户数达 8.65 亿,相较于 2017 年的 293 万,增长了 294 倍,在网民中的占比从 2017 年的 0.39% 提升至 77.02%,位居世界前列。

IPv6 网络流量大幅跃升。截至 2025 年 9 月,全国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总流量中 IPv6 流量占比达 34.02%。其中,移动网络 IPv6 平均流量占比达 69.02%,相比 2019 年底增长近 14 倍;固定网络 IPv6 平均流量占比达 30.63%,相比 2019 年底增长近 34 倍。2023 年 2 月,我国移动网络 IPv6 流量占比首次超过 50%,实现 IPv6 流量超越 IPv4 流量的历史性突破。

IPv6 地址资源储备充足。截至 2025 年 9 月,我国 IPv6 地址资源总量达 71590 块(/32),占全球已分配 IPv6 地址的 14.61%,位居世界第二,为未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报告还提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下简称“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全国骨干网、城域网和 4G 网络全面完成 IPv6 升级改造并开启 IPv6 承载服务,新建 5G 网络和千兆光网同步部署 IPv6,面向家庭用户和政企用户的 IPv6 网络服务能力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

全国 27 个骨干网直联点全部开通 IPv6,IPv6 网间带宽达 45.80Tbps,截至 2025 年 9 月,全部骨干网直联点 IPv6 流量占比达 28.25%。全国广播电视宽带数据骨干网及 25 个省份宽带数据网已支持 IPv6。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全部 41 个核心节点均已支持 IPv6,接入高校 2471 个,国内 IPv6 互联互通总带宽达 1.40Tbps。

截至 2025 年 9 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已开通 IPv6 国际出入口带宽 11.32Tbps,相比 2019 年增长超过 100 倍。CERNETIPv6 国际出入口带宽达 80Gbps,相比 2020 年增长了 3 倍。

IT之家注意到,自 2019 年起,市场上所有新申请进网的移动终端出厂默认配置 IPv4 / IPv6 双栈,主要手机品牌全部默认开启 IPv6 功能。苹果系统(iOS 12.1 以上版本)、安卓系统(Android 8.0 以上版本)和鸿蒙系统已全面支持 IPv6 协议。

报告还称,截至 2025 年 9 月,全国家庭网关 IPv6 开启率达 96.86%,定制家庭路由器 IPv6 支持率达 98.64%,支持 IPv6 的家庭智能组网产品数量超过 6 亿,互联网电视机顶盒 IPv6 支持率超过 85%。国内主要路由器企业新生产的家庭路由器默认开启 IPv6,截至 2025 年 9 月,支持 IPv6 的在网家庭路由器中超过 90% 已开启 IPv6。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中,已明确终端默认开启 IPv6 的技术要求。有线电视网络终端技术规范明确 IPv6 支持要求,新入网终端全面支持 IPv6。

截至 2025 年 9 月,国内用户量较大的 200 款 App 和 100 个商业网站 IPv6 支持率达 97.33%。200 款 App 客户端平均 IPv6 流量占比达 74.51%,其中 41 款 App 的 IPv6 流量占比超过 90%。

147 个“双一流”高校和 704 个省属高校门户网站 IPv6 支持率达 92.36%,新建省级教育专网同步部署 IPv6。16 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 436 家地方新闻网站 IPv6 支持率达 89.91%。金融机构累计完成超过 1 万个门户网站、客户端和应用系统 IPv6 升级改造,面向公众服务的互联网应用 IPv6 支持率达 95%。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
精彩视频
中国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绝地反击
快来解锁你的智慧家庭 让家庭业务全面A1+焕新升级!
与智者同行,与时代共振,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超燃瞬间
中国移动“移动爱购”上线暨数智生活商城生态联盟发布
精彩专题
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