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通信路径渐清晰 6G技术创新生态如何重塑通信未来?
飞象原创(高靖宇/文)当全球通信产业迈入 6G 标准化全面启动的关键窗口期,一场聚焦技术协同、生态共建的行业盛会正为6G发展锚定方向。在北京召开的6G发展大会上,传递出6G正从技术“蓝图”走向产业“实景”,更清晰地勾勒出一幅6G发展的新图景。

协同创新:“6G+AI”打开想象新空间
在 6G 的众多技术演进方向中,“6G+AI” 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公认的核心路径,为通信产业带来从 “连接” 到 “智能” 的根本性变革,成为 6G 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在大会上强调,6G 时代将实现 AI 与网络的双向赋能。当前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已积极开展,但 AI 技术迭代迅速,其发展将持续影响 6G 的架构设计与标准制定,这也是 6G 标准难以一步定义完整的关键原因,必须为 AI 带来的不确定性留出弹性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则从终端视角进一步阐释了 “6G+AI” 的融合价值。他指出,6G 成功与否既要看网络能力,更要看终端表现,而 AI 终端将成为 6G 时代的核心亮点。从 1G 模拟终端到 6G AI 终端,移动终端与网络能力相互促进,而 5G 终端计算与业务生成能力滞后于网络带宽的问题,将在 6G 时代通过 AI 技术得到解决。
在终端生态层面,“6G+AI” 的融合正让终端创新生态具象化。以 AI 手机、智能体手机为核心,搭配眼镜、耳机、XR 设备等智能外设的协同模式,正重新定义人机关系,有望成为 AI 时代移动通信的主流范式。邬贺铨认为,面向6G的智能体终端将孕育并催生全新的操作系统,成为数字世界互动的新入口,带来更丰富的应用体验。6G与AI的深度融合将推动移动终端进入智能体新时代,引发应用模式的创新变革。他建议业界以终端创新为核心抓手,共同构建6G发展新生态。
多技术融合:构建“空天地一体”全能网络
6G 的终极愿景是实现 “万物智联、全域覆盖”,这一目标的达成离不开通信、卫星、感知、计算等多领域技术的跨界融合,其中 “空天地一体化” 网络构建成为最受关注的技术方向之一。
“通过卫星与地面网络一体化组网实现全球覆盖,是6G的重要方向之一。”闻库表示,近年来,我国在此领域进展加快,然而,在我国卫星发射能力、网络部署运营等方面仍有短板,亟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补齐短板,强化频率保障,提升整体产业能力,加快天地一体化网络布局。
GSMA 大中华区总裁斯寒则强调了频谱资源对 6G 发展的重要性。她指出,未来五年全球移动流量将以每年 15%-20% 的速度增长,2030 至 2040 年,为满足高密度区域连接需求,平均需新增 2 至 3GHz 中频段频谱,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地区频谱需求甚至可能达到 4GHz。2027 年在上海举行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7),将审议 7-8GHz 等中频段用于 IMT 系统的可行性,并推动手机直连卫星相关频谱落地,这将为 6G 多技术融合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车联网作为 6G 多技术融合的重要应用场景,也展现出丰富的技术内涵。邬贺铨详细介绍了智能网联车机模组的五大核心功能:支持 LTE、5G C-V2X 等多体制和多模态感知技术;集成先进框架模型,内置 500TOPS 算力,大幅提升决策速度;实现车路云毫秒级交互,端到端延迟低于 100ms,定位精度达毫米级;采用国密算法 + PKI 保障数据传输与身份认证安全;提供丰富外设接口,支持二次开发与设备扩展。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将推动汽车从交通工具向移动无线枢纽转变。
技术储备:300余项关键成果筑牢6G发展根基
在技术协同与多技术融合的背后,是我国扎实的技术储备和全产业链协同发力的强大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大会上透露,近年来我国体系化推动 6G 系统设计、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等创新研究,广泛开展 6G 技术征集,已形成超 300项6G关键技术储备。
这些技术储备的形成,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努力。目前我国已汇聚国内外百余家单位合力,组织全球主流设备企业全面参与 6G 技术试验,协同推进创新发展。同时,6G 推进组与欧洲 6G-IA、韩国 6G 论坛等国际组织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 6G 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探索,为全球 6G 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作为 6G 标准化研究全面启动的关键之年,当前 6G 发展正处于技术创新加速演进、产业方向愈发清晰的重要阶段。张云明表示,面向未来,要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融合技术方案研究,一体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试验验证、应用培育等工作,为6G标准化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深化移动通信产业和关联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强化资源集聚和产业协同;发挥应用牵引作用,前瞻布局和培育6G融合应用产业生态。
张云明提出,应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6G发展动力和需求的差异,着力形成新业务新场景新模式发展共识,共同维护全球标准统一和产业协同,实现发展利益最大化;加强6G技术、标准、频谱等重要问题协调,深化标准制定、产业推进、建设应用等方面合作。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下一代通信路径渐清晰 6G技术创新生态如何重塑通信未来?
当全球通信产业迈入 6G 标准化全面启动的关键窗口期,一场聚焦技术协同、生态共建的行业盛会正为6G发展锚定方向。在北京召开的6G发展大会上,传递出6G正从技术“蓝图”走向产业“实景”,更..[详细]
闻库:6G发展是持续演进、逐步上台阶的过程
11月13日消息,在“2025年6G发展大会”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发表演讲指出,6G发展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演进、逐步上台阶的过程。
..[详细]AI驱动世界,Gartner2026重要战略技术趋势里的三位新英雄
近年来,业界总是在谈论着AI改变一切,将其又一次奉为“工业革命”级别的技术。不久前,在Gartner发布的2026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中,与AI直接相关或以AI为核心的技术,达到了至少6项,包括:A..[详细]
天地织网:空天地网络里的强国路
当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走进人们的视野,这张网把天上的卫星、空中的无人机和地面的5G基站拧成一股绳,构建起一张覆盖全球98%区域的“通信天罗地网”。从极地科考到远洋航行,从应急救援到日常通..[详细]
全球人工智能标准加快提速,多重挑战仍需破局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全球产业格局,人工智能标准化成为全球治理与技术协同的重要抓手,重要性日益凸显,但部分亟需关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