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知音”重磅上线 咪咕音乐以“AI+音乐”重塑星粉互动新生态
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渗透音乐产业的浪潮中,AI已从工具演变为重构内容创作、用户体验与商业模式的驱动力量。从Suno AI实现“一人即乐队”的创作民主化,到虚拟歌手登顶Billboard榜单,AI音乐正从实验走向主流。
作为音乐国家队、音乐平台科技创新公司,咪咕音乐正抢抓这一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机遇,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推动音乐文化建设数智化赋能、信息化转型。11月17日,咪咕音乐在北京首钢园举办以“智享音乐AI新声态”为主题的「咪咕知音」首秀发布会。咪咕音乐董事长、总经理朱泓出席并致辞,咪咕音乐副总经理付强发表主题演讲。发布会上,音乐人王铮亮作为首位入驻明星,与“AI小亮”展开实时语音等互动,并完成入驻签约,共同开启“实时对话、智能陪伴”的星粉互动新范式。据悉,“AI小亮”是行业首个获完整授权的商用音乐智能体,未来咪咕音乐将在AI明星社区“咪咕知音”邀请更多明星入驻,加速引领“AI+音乐”进入规模化、情感化、社区化的新阶段。
从“单向聆听”到“双向奔赴”,AI重塑音乐互动体验
对粉丝而言,“咪咕知音”意味着追星方式的彻底变革。传统互动受限于时空与资源,而AI技术让每一位用户都能拥有一位“能聊会唱、贴心懂你”的明星AI伙伴,实现全天候情感连接。
发布会现场,王铮亮与“AI小亮”的互动妙趣横生,展现了真人明星与AI之间的默契与温度。 “AI小亮”以四川话亲切问候、爆料王铮亮口味偏好等互动环节,展现出高度拟人化的交流能力。这种“声临其境”的体验,背后是咪咕音乐在音色克隆、方言合成、歌声生成、情绪识别等多项AI技术上的突破。AI小亮,是由王铮亮和咪咕音乐联合共创的,以王铮亮为原型打造的一位真正懂粉丝、陪伴粉丝的“数字知音”。通过原声复刻、人设建模与多模态交互,AI不仅能“说”会“唱”,更能“懂你”“陪你”,实现从“听音乐”到“聊音乐”的体验升维。
随着王铮亮作为首位明星正式入驻,平台同步开放明星闹铃、明星订阅号、明星壁纸等专属权益,将AI陪伴融入用户日常场景——从清晨问候到深夜关怀,从语音倾诉到歌曲清唱,实现从“流量运营”到“情感联结”的深度转化。


构建明星AI社区,开启音乐产业“共创共生”新生态
“咪咕知音”是中国移动灵犀智能体在音乐场景的应用,是咪咕音乐在AI+音乐产业生态布局的关键一步,它响应了《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关于技术赋能文化创新的号召,也体现了作为音乐国家队平台从“用户增长”向“价值深挖”的转型。
在发布会圆桌环节,行业嘉宾一致认为,AI正在重塑音乐产业格局,“咪咕知音”以“科技+情感”双轮驱动,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作为对这一共识的响应,咪咕音乐同步启动「AI星辰计划」,旨在通过已验证的明星数字分身技术,与唱片公司、音乐人、技术方共建下一代音乐互动生态。该计划将从内容、体验、能力三个层面系统推进:在内容层,从单点明星拓展至“咪咕知音产品矩阵”,未来甚至支持用户创建个人AI分身;在体验层,融合明星订阅号、闹铃等成熟业务,打造全场景陪伴服务;在能力层,逐步集成情感计算、长期记忆、多模态生成等标准化AI能力。

探索明星+AI+情感陪伴 迈向“AI驱动的音乐宇宙”
“咪咕知音”不止是一个产品发布,更是咪咕音乐升级构建“国风音乐主场”战略的重要板块。它不仅重新定义了星粉关系,更描绘出一个由AI连接创作者与乐迷的共治、共创、共生的音乐社区愿景——在这里,明星以数字分身实现无边界互动,音乐人借助AI工具释放创作潜能,用户从听众晋升为“AI泛音乐创作者”。
当前,数智化赋能已成为文化产业转型核心路径,新型文化业态成为增长新引擎。咪咕音乐既积极探索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在音乐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用科技手段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如此次“AI小亮”上线带来的沉浸式文化体验等;又同步落实创新数字时代文化市场监管政策,在推动技术赋能的同时,防范虚假信息、文化碎片化与浅表化、过度娱乐化等弊端,以“科技向善”为音乐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发展+监管”的双重指引。
未来,咪咕音乐将继续依托自身平台优势和技术积累,继续与产业伙伴共同推进“明星+AI+情感陪伴”的探索,共建、共享一个更加开放、繁荣、智慧的AI音乐新生态。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openEuler未来五年坚定拥抱超节点和AI 加速全球化为世界提供新选择
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华为操作系统大会2025期间,开放原子开源欧拉社区宣布正式推出openEuler全球首个面向超节点的操作系统openEuler 24.03 LTS SP3,可用于CPU、GPU、NPU等多种计算资源协..[详细]
下一代通信路径渐清晰 6G技术创新生态如何重塑通信未来?
当全球通信产业迈入 6G 标准化全面启动的关键窗口期,一场聚焦技术协同、生态共建的行业盛会正为6G发展锚定方向。在北京召开的6G发展大会上,传递出6G正从技术“蓝图”走向产业“实景”,更..[详细]
闻库:6G发展是持续演进、逐步上台阶的过程
11月13日消息,在“2025年6G发展大会”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发表演讲指出,6G发展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演进、逐步上台阶的过程。
..[详细]AI驱动世界,Gartner2026重要战略技术趋势里的三位新英雄
近年来,业界总是在谈论着AI改变一切,将其又一次奉为“工业革命”级别的技术。不久前,在Gartner发布的2026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中,与AI直接相关或以AI为核心的技术,达到了至少6项,包括:A..[详细]
天地织网:空天地网络里的强国路
当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走进人们的视野,这张网把天上的卫星、空中的无人机和地面的5G基站拧成一股绳,构建起一张覆盖全球98%区域的“通信天罗地网”。从极地科考到远洋航行,从应急救援到日常通..[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