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通华方:一个新品牌的第29年,锚定中国智算“领军路”
当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中国智算产业正迎来“自主创新突破”与“AI生态共建”的关键时刻。在这样的产业进程中,一批承载着技术积淀与创新基因的企业,成为推动国产化升级的核心力量,软通华方就是其中一员。
软通华方自1997年从清华同方计算业务起步,一路见证中国 IT 产业发展全过程;如今又以“软通华方”新身份焕新出发,接过智算时代“自主可控、全栈智能”的接力棒。
那么,这份跨越近三十年的产业积淀,为何能在“软通华方”新品牌的框架下焕发新生?其规划的全栈智算路径,又将如何推动AI落地?怎样的生态协同,才能为数字中国建设凝聚持续动能?循着上述问题的脉络,我们对话软通动力集团执行副总裁、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总裁韩智敏,解码中国智算领军者——软通华方的成长逻辑。

一个新品牌的第29年,到底意味着什么?
面对“一个新品牌的第29年”这个话题,韩智敏没有绕开关键点,直接剖析了这一表述背后“传承”与“焕新”的双重内核。
他首先解读了“29年”的深层意义:29这个数字,是软通华方作为清华同方计算产品领域“唯一传承品牌”的身份印证。从清华同方1997年成立起,29年间沉淀下的不仅是深厚的专业实力,还有市场认可的“可靠”标签、庞大且稳固的客户基础,以及对中国IT产业发展脉络的深刻洞察。这份积累,是软通华方立足智算领域的“底气”,为其后续发展筑牢了根基。
而“新品牌”的“新”,则指向软通华方面向未来的战略突破与发展重构。2024年,在北京市政府的推动下,软通动力战略收购清华同方计算机业务板块,“软通华方”在京启航,标志着业务发展进入新阶段;到了2025年,更进一步以“FunAI³”新战略为指引,跳出传统计算产品的局限,以强大的“软硬融合”能力为核心,提供面向未来的智算产品及服务,同时构建全新的生态合作模式,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从1997年清华同方“用心做中国电脑”,到如今软通华方“华章智启,方心为AI”,构建全栈智能的智算体系,软通华方传承的不只是品牌,更是一颗“科技报国”的初心。
战略发力,让AI融入千行百业
在软通动力集团的全维度赋能下,软通华方精准锚定智算产业发展方向。
软通华方依托“FunAI³”核心战略,将聚焦于引领中国信创产业向智能化升维。 “I³”的第一个“I”是Intelligence(智能),聚焦 AI 核心技术的深度融合;第二个“I”是 Innovation(创新),代表持续自主的创新思维;第三个“I”是Industry(产业),指向最终的产业赋能目标,通过AI能力解决行业实际痛点,实现技术与产业的深度绑定。
韩智敏表示,“FunAI³”象征着软通华方致力于让AI更高效易用,助力千行百业轻松融入智能时代、悦享数字价值。其核心逻辑是“技术筑基—创新驱动—产业落地”的闭环,既强调技术的深度与自主创新的韧性,更注重产业价值的实际转化,帮助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轻松跨越AI应用门槛,实现数智化转型。
为了让FunAI³战略从理念落地为实效,软通华方同步规划了清晰的“三智路径”,形成战略到执行的完整链路。
一是“智算筑基”,深度融合软通动力AI大模型能力与清华同方硬件技术,推动从终端到企业级全栈产品向中国原生AI智算升级,构建安全高效、成本优化的AI基础设施;
二是“智聚生态”,以开放姿态广纳同路人,联动国产芯片、操作系统、软件伙伴及ISV等产业链上下游力量,共筑“基础硬件+基础软件+AI能力+应用生态”的自主创新全生态体系,让每一环紧密相连,驱动产业智变的蓬勃发展;
三是“智业深耕”,聚焦政府、教育、金融、通信、医疗、互联网、交通等重点行业,推出“AI+信创”场景化联合解决方案,推动国产化替代与智能化升级的深度融合,让 AI 技术真正成为行业转型的“加速器”。

布局未来版图,赋能数字中国
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韩智敏表示,软通华方致力于构建更强大的生态产品集群,同时开展基于中国原生AI技术的前瞻性产品布局。“我们会深度打造创新产品平台与互联互通的智能终端,最终实现从底层平台到上层应用的全面协同。”
在能力整合层面,软通华方的核心优势在于“软硬一体”。韩智敏介绍:“我们会全面融合软通动力在软件开发、AI中台、行业数字化等方面的软实力,将智能算法、场景洞察与软通华方的硬实力有机整合,形成真正的‘软硬一体’智能化解决方案。”
他强调,这种整合不仅能提升产品的场景适应性与持续进化能力,更能构筑起支撑各行业从技术赋能迈向业务模式创新的全栈智能底座,让智算不再是孤立的技术,而是能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
同时,扎实的服务保障,是产品服务落地的基础。“我们在全国布局研发与智能制造基地,建设万人规模的服务团队,确保为客户提供高效、本地化的技术支持和运维保障。”
软通华方的使命非常明确,就是“成为中国信创产业的领军企业”。在FunAI³战略指引下,软通华方这个“新品牌”,将带着29年积累的技术实力、客户信任与产业洞察,持续强化软硬协同、生态共建与自主创新三大核心能力,用“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为千行百业破解转型难题,全面助力各行业牢筑数字化根基,为数字中国的未来注入澎湃动能。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openEuler未来五年坚定拥抱超节点和AI 加速全球化为世界提供新选择
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华为操作系统大会2025期间,开放原子开源欧拉社区宣布正式推出openEuler全球首个面向超节点的操作系统openEuler 24.03 LTS SP3,可用于CPU、GPU、NPU等多种计算资源协..[详细]
下一代通信路径渐清晰 6G技术创新生态如何重塑通信未来?
当全球通信产业迈入 6G 标准化全面启动的关键窗口期,一场聚焦技术协同、生态共建的行业盛会正为6G发展锚定方向。在北京召开的6G发展大会上,传递出6G正从技术“蓝图”走向产业“实景”,更..[详细]
闻库:6G发展是持续演进、逐步上台阶的过程
11月13日消息,在“2025年6G发展大会”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发表演讲指出,6G发展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演进、逐步上台阶的过程。
..[详细]AI驱动世界,Gartner2026重要战略技术趋势里的三位新英雄
近年来,业界总是在谈论着AI改变一切,将其又一次奉为“工业革命”级别的技术。不久前,在Gartner发布的2026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中,与AI直接相关或以AI为核心的技术,达到了至少6项,包括:A..[详细]
天地织网:空天地网络里的强国路
当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走进人们的视野,这张网把天上的卫星、空中的无人机和地面的5G基站拧成一股绳,构建起一张覆盖全球98%区域的“通信天罗地网”。从极地科考到远洋航行,从应急救援到日常通..[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