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将被纳入统一监管,明年 1 月起实施
11 月 18 日消息,自然资源部今天公布了《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管理办法》(后简称《办法》),从明年 1 月 1 日起,将对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等全链条工作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办法》所称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指对卫星导航信号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通过通信设施将观测数据实时或者定时传送至数据中心的地面固定观测站。
《办法》规定,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坚持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自然资源部负责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
IT之家查询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已由最初的 3363 座基准站整合扩充到 6951 座,日定位服务次数超千万。《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管理办法》如下:
第一条为了规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指对卫星导航信号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通过通信设施将观测数据实时或者定时传送至数据中心的地面固定观测站。
第四条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坚持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五条自然资源部负责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引导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已有站点资源,避免重复和无序建设。
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第七条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相关建设标准。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前,建设单位应当对观测环境、地质构造、安全防护等条件进行评估。
建设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需要办理用地手续的,应当按照土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应当统筹建设配套数据中心,用于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
第八条建设单位依法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运行维护并提供服务,也可以委托承建单位进行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委托运行维护单位进行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运行维护并提供服务。
进行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的单位和提供测绘基准服务的运行维护单位应当具备大地测量甲级测绘资质。提供其他社会服务的运行维护单位应当具备大地测量乙级以上测绘资质;但是,仅为本单位提供专业监测、科学研究服务的除外。
第九条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开工建设时,建设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建设多个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且跨两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的,应当向自然资源部备案。
第十条建设单位应当通过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提交下列备案信息:
(一)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及其数据中心的地址、数据传输网络类型、数据中心安全方案等信息;
(三)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观测墩类型、设备型号、站点用途、数据中心软件等信息。
备案信息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涉密信息管理要求提交。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向备案机关提交完整规范的备案信息。备案信息不完整、不规范的,备案机关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通知建设单位补充完善。
备案机关收到备案信息后应当组织对备案信息开展核查,并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出具备案文件。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备案机关应当在备案文件中提出改正意见。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改正并更新备案信息。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及其数据中心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开展备案信息核查。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备案后,备案信息发生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告知备案机关。其中,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变更,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及其数据中心搬迁,数据传输网络类型、数据中心安全方案发生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重新提交备案。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或者数据中心不再运行的,建设单位、运行维护单位应当按照测绘成果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或者销毁相关测绘成果,并在十个工作日内告知备案机关;备案机关应当注销相关备案信息。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当对备案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并按照备案信息有关内容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运行维护。
建设单位、运行维护单位应当对卫星导航信号观测设备进行校准,对定位精度和可用性等服务性能进行测试,保障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第十三条各类测绘活动应当使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服务。
自然资源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托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立统一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提供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服务。
提供其他社会服务应当以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服务为起算依据,并及时更新。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运行维护单位、使用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数据的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数据安全保密责任。
建设单位、运行维护单位、使用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数据的单位应当建立数据安全保障制度,依法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密措施等,对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的数据进行全流程数据安全保护。建设单位、运行维护单位还应当定期对数据安全开展风险评估。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运行维护单位提供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观测数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坐标等涉密数据的,应当按照涉密测绘成果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对外提供涉密数据的,应当依法履行对外提供涉密测绘成果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数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自然资源部制定目录,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观测数据、实时差分服务数据等重要数据实行重点保护。传输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观测数据的,应当采用有线专网或者商用密码等手段实行加密保护。提供实时差分服务数据的,应当对用户进行实名注册。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的,应当按照国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自然资源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推进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数据资源共享利用。
建设单位可以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相关数据产权登记、流通交易等活动。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采取书面审查、实地核查等方式对本行政区域内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相关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是否履行备案手续、是否按照备案信息有关内容进行建设和运行维护、是否落实相关安全保密措施等。
建设单位、运行维护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九条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单位未报备案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未取得测绘资质证书擅自从事相关测绘活动的,超过测绘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从事相关测绘活动的,未经审批对外提供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涉密数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运行维护活动违反国家保密、数据安全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违反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测绘基准服务是指自然资源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面向各类测绘活动提供的坐标起算、基准传递等服务。
其他社会服务是指其他单位和社会机构面向各行业或者社会公众提供的,除测绘基准服务以外的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专业监测、科学研究等服务。
建设单位是指组织建设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单位。承建单位是指受建设单位委托,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运行维护单位是指受建设单位委托,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运行维护、服务提供的单位。
第二十二条陕西省、黑龙江省、四川省、海南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分别由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具体承担。
军事部门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按照军队测绘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openEuler未来五年坚定拥抱超节点和AI 加速全球化为世界提供新选择
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华为操作系统大会2025期间,开放原子开源欧拉社区宣布正式推出openEuler全球首个面向超节点的操作系统openEuler 24.03 LTS SP3,可用于CPU、GPU、NPU等多种计算资源协..[详细]
下一代通信路径渐清晰 6G技术创新生态如何重塑通信未来?
当全球通信产业迈入 6G 标准化全面启动的关键窗口期,一场聚焦技术协同、生态共建的行业盛会正为6G发展锚定方向。在北京召开的6G发展大会上,传递出6G正从技术“蓝图”走向产业“实景”,更..[详细]
闻库:6G发展是持续演进、逐步上台阶的过程
11月13日消息,在“2025年6G发展大会”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发表演讲指出,6G发展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演进、逐步上台阶的过程。
..[详细]AI驱动世界,Gartner2026重要战略技术趋势里的三位新英雄
近年来,业界总是在谈论着AI改变一切,将其又一次奉为“工业革命”级别的技术。不久前,在Gartner发布的2026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中,与AI直接相关或以AI为核心的技术,达到了至少6项,包括:A..[详细]
天地织网:空天地网络里的强国路
当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走进人们的视野,这张网把天上的卫星、空中的无人机和地面的5G基站拧成一股绳,构建起一张覆盖全球98%区域的“通信天罗地网”。从极地科考到远洋航行,从应急救援到日常通..[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