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变与不变”的英特尔,围绕“芯、新、心”的坚韧与雄起
飞象原创(魏德龄/文)“重庆是一座充满活力与坚韧精神的城市,这种精神激励我们在充满挑战的未来不断创新、合作前行。”身为重庆人的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稚聪,在2025英特尔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大会的演讲环节的最后说出了这句话。
面对更多“不确定性”未来的世界,当英特尔选择在重庆举办这样一场年度大型活动的时候,或许也与这座城市中的种种“坚韧”答案遥相呼应,从面对人口问题的清朝移民入川,再到第一艘实现川江航行的轮船到来,以及耸立在繁华商区中间的解放碑,面对世界的变化,重庆在历史长河中以“变”来保持着自己“不变”的魅力。
“我也想教大家一句重庆话:面对未来的不确定,面对各种挑战,我们仍要继续‘雄起’!”王稚聪还巧妙地以重庆的诸多知名标签与英特尔的技术相联系,比如李子坝轻轨穿楼如同18A的剖面结构,九宫格老火锅又好似正在转向的Chiplet设计。
王稚聪的演讲主题更是用“芯、新、心”这三个字相串联,而在这场英特尔中国年度大型活动中,围绕这三个字所喊出的口号、产品的展示、细节安排,也的确向外界展示了一个正在经历着“变与不变”的英特尔。
新变化下的“心”
外企CEO录播会议发言视频不新鲜,开篇说上一句“大家好”或“早上好”也已司空见惯,但通篇使用中文发言却实属罕见。尽管出生于马来西亚华人家庭的陈立武,会简单说两句中文并不奇怪,但通过视频不难发现,长时间的专业性中文演说对他来说,难度其实不小。他在发言中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在全力打造一个更强大、更聚焦、更具执行力的英特尔。”
陈立武用十分努力又并不流利的中文在整场活动的开头表达了最大的诚意。而这也是首次英特尔CEO全程采用中文的演讲。据相关人士透露,陈立武在多次内部讲话中不断提及要“服务好客户”,这一点也体现在了会场的细节变化升级中。
在今年的演示区开场介绍环节,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郭威的第一句话便是主动对台下的厂商合作伙伴、嘉宾与媒体说:“大家,随便吃,随便喝”,示意不必拘谨,可以继续享用的简餐与饮料,因为演示区的活动与上午主题演讲无缝衔接,即便是对付两口也十分匆忙。反观去年该环节中,在演讲区前食用简餐却并不合适。
实际上,这一“西冷简餐+展台”在国外很多展览活动中十分常见,但受限于场地环境,对于喜欢煎炒烹炸的中国胃来说,展台型简餐一般并不太合口味。不过本次活动的简餐区可谓大排长龙,原因就在于还引入了一道中国特色冷餐:冷锅串串。
从会场发言到餐食安排不难发现,英特尔正在把“服务好客户”落实到“执行力”。与此同时,在主题演讲的表达逻辑上,也带来了围绕“芯”的全新叙述表达。
围绕“芯”的全新叙述
抛开所谓的领导讲话与致辞,以往英特尔演讲一般可粗略分为三个部分:消费电子、数据中心、物联网。可令人容易觉得混乱的地方在于,两款明星产品酷睿与至强在各部门的案例中极容易略显混乱地交织在一起。这种侧重于事业群的表达方式有多么难以被外界理解呢?当时就连英特尔中国同办公楼里其他企业的同行,在冷不丁听到CCG这个词时,也要再问下到底CCG代表了什么具体产业形态,这个缩写意味着什么。
而在本次活动的演讲中,这两款明星芯片真正成了一切场景、案例、硬件产品的叙事核心。
酷睿Ultra第三代处理器Panther Lake正在被外界所期待。很大原因正在于它所基于的Intel 18A制程,引领进入埃米时代,其中两大核心技术是RibbonFET全环绕栅极晶体管技术和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RibbonFET让半导体晶体管开关控制变得更高效快捷。PowerVia正如重庆的魔幻建筑间楼梯与穿楼列车,充分利用立体空间,通过背面供电技术来解决多电路层所带来的挑战。
据悉,Intel 18A与上一代制程相比,在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超过15%,在相同性能下功耗降低25%以上。晶体管密度提升了30%。在更小面积上集成更多晶体管,也为更好的成本优势创造了条件。
“Intel 18A制程将成为我们未来三代PC和数据中心产品的基石。”以“新技术、新产品、新范式、新思路、新机遇以及新合作”作为开场白的英特尔副总裁兼中国区软件工程和客户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高嵩表示。
基石之上的酷睿与至强
Panther Lake作为英特尔AI PC平台的第三代旗舰产品,将于明年1月的CES上发布,融合了英特尔酷睿Ultra 200V系列(Lunar Lake平台)的高能效,与200H系列(Arrow Lake)的高性能和扩展能力,在核心性能、图形性能、能效和AI体验各方面都实现了新飞跃。在相同功耗下,Panther Lake的多核性能提升50%。这得益于三种CPU核心——Cougar Cove性能核、Darkmont能效核以及低功耗能效核的协同工作。图形性能比上一代提升50%以上,功耗降低多达40%。在正被日益关注的AI算力方面,Panther Lake平台的整体AI算力高达180 TOPS。CPU、NPU和GPU构成的XPU,为领先的端侧AI体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新产品的Panther Lake,也带来了新未来与新思路。AI PC的发展正从“AI增强型PC”向“AI原生PC”演进。“未来的AI原生PC,其软件、硬件与应用都将深度融合AI算法与数据,让智能变得随心所用。这一转变的核心是让PC从冰冷的工具,进化为拥有多模态感知能力的伙伴。”高嵩表示,有了新的制程与产品,更要思考如何迎接AI时代的新未来,如何让每一份算力都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端侧智能和卓越体验。
在硬件层面,英特尔XPU为AI提供了强大的综合算力。在软件层面,英特尔在稀疏注意力(Sparse Attention)、推测解码、KV Cache压缩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的创新,充分释放了硬件潜能,让端侧智能体变得真正强大、可用。例如,在本次活动展区,不少在线会议场景演示正在依托酷睿平台的AI能力,带来新的多模态智慧能力,智慧会议助手能够实时分析音频、视频与讲稿等多模态信息,并在会议结束后3分钟内自动生成结构清晰、要点完备的会议纪要与待办事项。
能够做到“性能不妥协,续航更持久”的酷睿,也打开了PC产品的新视角和思路,“AI高静游戏本”应运而生,成为AI PC中的“六边形战士”,满足性能、温度、静音、续航及AI体验的全方位需求,真正为玩家带来了超越期待的游戏新体验。
智能边缘也正在迎来新机遇,例如英特尔与CVTE的合作,正在从过去聚焦OPS的合作,深化为AI解决方案层面技术、生态、商务的全方位合作。助力该客户在今年已部署超过1万套生成式AI智慧教室解决方案。
全新至强6全系列产品正致力于为中国的客户与合作伙伴构建更强大、更灵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设施。至强6在内存带宽和IO上的显著提升,能够让数据在数据中心快速传输。
至强6围绕存储场景进行大量优化设计,包括在单路最高支持136条PCIe 5.0通道,双路系统可搭载32块以上PCIe Gen5固态盘;通过内置的QAT和DSA引擎,高效执行数据压缩、加密、传输和转换操作,释放CPU核心资源,有效降低数据访问延迟。帮助客户打造更高端的存储服务器。英特尔率先提供内存介质——MRDIMM,显著提升了全球环境模式(GEM)与全球预测模型(GDPS)的预报精度和模拟速度。
“每一个GPU服务器里面也有CPU,CPU做什么决策?我觉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队友,好队友通常有什么特性?好队友的标准是什么?传球要快,够稳定,还能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恰当的位置,把球送到你面前。至强6就是这样的‘神队友’。”英特尔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陈葆立表示,至强6的超高速传输、显著降低时延特性,能够让让数据像精准的快传一样在系统间奔跑,传得更多、更快、更稳。
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英特尔还将推出新一代至强6+处理器产品,采用最新制程工艺,带来更高性能与更低功耗。作为首款基于Intel 18A的服务器处理器,专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云服务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打造,帮助企业扩展工作负载、降低能源成本,并驱动更智能的服务。
英特尔的“变”与“不变”
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郭威专门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如今英特尔的“变”与“不变”,以及通过这些“变”与“不变”,如何更好地服务合作伙伴。
在组织方面,英特尔正在不断进步和演进。一是组织扁平化,由下而上;二是进一步弘扬英特尔工程师文化,更专注客户和产品。
在战略方面,一是保持更稳健的运营状态,确保公司能将足够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投入、最值得投入的战略方向。二是作为最核心价值与资产的X86生态,覆盖从性能到软件,再到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以及最终用户。三是坚持发展代工业务。英特尔是唯一一家既设计芯片、又制造芯片的公司,同时能够利用英特尔庞大的IP,帮助客户共同生产芯片。
在AI方面,英特尔将继续发展完善AI战略,提供更多产品满足市场需求。AI将广泛渗透到数据中心、边缘计算乃至端侧等各个层面,并在行业中也有大量落地。
在技术和产品方面,致力于持续提供好的技术产品,以解决客户最关键的问题和挑战。
在市场方面,英特尔继续深耕现有市场,在PC、边缘和服务器等不断演进的业务领域服务好客户与市场,并从中不断发掘新的业务机会。同时,积极拓展并投入新市场,例如机器人和面向消费者的应用,以及AI在各行业中端到端的落地。
不变的是英特尔始终坚持推动的四大发展方向: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全球化。
首先是数字化。中国市场在数字化浪潮中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无论是行业还是个人,数字化无处不在。
其次是智能化。正是得益于坚实的数字化基础,中国市场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行业,都在加速向智能化发展。
第三是融合化,包括产品融合与行业融合。作为提供底层算力基座的公司,英特尔的解决方案也能够精准顺应这一趋势,满足行业的发展。
最后是全球化。全球化是重要机遇,坚持全球化,将更好的产品推向海外,让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好。
“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和全球化,这‘新四化’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坚持。英特尔将持续提供更多技术支持,以服务好我们的客户。让我们一起聚芯,创新,同心,携手共行,心芯相印,启新共赢。”郭威在演讲最后表示。
经历各种好消息与坏消息层出不穷近一年的英特尔,随着在英雄城市的盛大亮相,展现出了一个正在经历着“变与不变”的全新英特尔,这是一场围绕着“芯、新、心”所构建起的坚韧精神,以及一颗“雄起”的决心。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无线技术持续突破创新,成为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全球科技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创新驱动已成为推动经济稳健增长、重塑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信通院发布的《无线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5 年)》(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无线经济作为新经济形..[详细]
简化流程、提升体验,将成为全球eSIM服务目标
当不少人抱怨国内运营商的eSIM激活方式过于死板的时候,已经在全球市场发展了8年的eSIM业务目前正在简化办理流程、提升灵活性上不断发展。eSIM激活方式的体验好坏正在成为全球电信运营商或虚..[详细]
中国6G领跑全球!三大核心逻辑掀了谁的桌子
当我们还在惊叹5G速度时,中国6G已经悄悄完成了30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专利申请量占全球40.3%稳居第一!6G不再是简单的通信技术与传输模式的升级,当前中国不仅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更颠..[详细]
openEuler未来五年坚定拥抱超节点和AI 加速全球化为世界提供新选择
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华为操作系统大会2025期间,开放原子开源欧拉社区宣布正式推出openEuler全球首个面向超节点的操作系统openEuler 24.03 LTS SP3,可用于CPU、GPU、NPU等多种计算资源协..[详细]
下一代通信路径渐清晰 6G技术创新生态如何重塑通信未来?
当全球通信产业迈入 6G 标准化全面启动的关键窗口期,一场聚焦技术协同、生态共建的行业盛会正为6G发展锚定方向。在北京召开的6G发展大会上,传递出6G正从技术“蓝图”走向产业“实景”,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