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视频专题飞象趣谈光通信人工智能低空经济5G手机智能汽车智慧城市会展特约记者

MIT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取代美国11.7%的劳动力

2025年11月27日 11:22华尔街见闻官方

麻省理工学院(MIT)周三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人工智能已经能够替代美国劳动力市场的11.7%,这相当于金融、医疗保健及专业服务领域最多1.2万亿美元的工资规模。

这项研究使用了一种名为“冰山指数(Iceberg Index)”的劳动力模拟工具,由MIT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ORNL)共同开发。ORNL是位于田纳西州东部的能源部研究机构,那里坐落着用于大规模建模的Frontier超级计算机。

冰山指数可模拟全美1.51亿名劳动者之间的互动方式,并评估他们会如何受到人工智能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冰山指数提供了一个前瞻视角,展示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美国劳动力市场——不仅在沿海科技中心,而是覆盖全美每一个州。

对于正在筹划数十亿美元再培训与技能提升投资的美国立法者而言,冰山指数提供了一张详细的地图,指出哪些地区正出现潜在的结构性冲击,细致程度甚至精确到邮政编码(ZIP code)。

研究共同负责人、ORNL所长Prasanna Balaprakash表示:

本质上,我们正在为美国劳动力市场创建一个数字孪生系统。这个指数可以运行人口层面的实验,在就业变化真正发生之前,就揭示AI将如何重塑任务、技能与劳动力流动。Balaprakash作为田纳西州人工智能咨询委员会成员,也与州长团队和州AI总监分享了州级结果。他表示,田纳西州的医疗、核能、制造业与交通运输等核心行业仍高度依赖体力工作,因此相对不易受到纯数字化自动化的冲击。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利用机器人和AI助手等新技术增强这些行业,而不是削弱它们。

冰山指数将1.51亿劳动者视作独立个体代理,每个人都带有自己的技能、任务、职业与地理信息。它将32000多项技能映射到923种职业、3000个县,然后评估现有AI系统能够执行哪些技能。

研究人员发现,外界可见的“冰山一角”——例如科技、计算与IT行业的裁员与岗位转变,仅占总工资暴露的2.2%(约2110亿美元)。真正隐藏在水面下的,是总额高达1.2万亿美元的工资暴露,其中包含人力资源、物流、金融及办公室行政等日常性职能,这些领域常常被传统自动化预测所忽略。

研究人员强调,冰山指数并不是一个预测具体“何时、何地会失业”的工具,而是旨在呈现一个“基于技能的快照”,展示当今的AI系统已经能够胜任哪些技能,从而帮助政策制定者在投入资金和立法之前,有结构地探索各种“假设场景(what-if scenarios)”。

研究团队与美国州政府合作,提前进行模拟。田纳西州、北卡罗来纳州和犹他州使用其州级劳动力数据验证模型,并开始基于该平台制定政策情境。田纳西州率先行动,在本月发布的官方《AI劳动力行动计划》中引用冰山指数。犹他州准备发布一份类似的、基于冰山建模的报告。

与MIT密切合作的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DeAndrea Salvador表示,吸引她的是该研究能揭示传统工具无法捕捉的影响。最有价值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深入到地区层面的数据:

你可以看到县级甚至普查区块的具体数据,了解当前有哪些技能在发生,然后将这些技能与其可能被自动化或增强的概率进行匹配,并评估其对当地GDP以及就业变化的影响。这类模拟在各州纷纷成立AI专责小组及研究小组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冰山指数还挑战了一个普遍假设——即AI风险将主要集中在沿海科技中心的技术岗位。模拟显示,被AI暴露的职业遍布全美50州,包括那些常常被排除在AI讨论之外的内陆与农村地区。

为弥补这一缺口,冰山团队打造了一个互动模拟环境,让各州可以尝试不同政策杠杆——从调整劳动力预算、优化培训项目,到探索技术采纳变化会如何影响当地就业与GDP。

报告指出:“冰山计划帮助政策制定者与商业领袖识别风险热点,优先规划培训与基础设施投资,并在投入数十亿美元实施前对干预措施进行测试。”

目前,团队将冰山指数定位为一个“沙盒”(sandbox),供各州提前为AI对劳动力的影响做好准备。目的就是让大家能够开始动手,尝试不同的情境方案。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阅读

精彩视频

精彩专题

关于我们广告报价联系我们隐私声明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