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视频专题飞象趣谈光通信人工智能低空经济5G手机智能汽车智慧城市会展特约记者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破解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互通难题

2025年11月27日 11:25通信信息报作 者:林婉玲

据新华网报道,自然资源部日前公布了《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管理办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基准站是北斗系统落地应用的关键纽带。在政策引领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基准站“一张网”的互联互通难题正迎来破解之道。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应用广泛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它不仅在维持国家测绘基准、提升北斗高精度定位能力、促进北斗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传统测绘与国家战略领域,基准站是构建现代国家坐标框架的核心支撑。我国在南极长城站建设的北斗基准站,通过获取高精度观测数据,有效解决了南极地区北斗卫星数据处理及多源导航坐标框架衔接问题。

在灾害监测领域,基准站是守护安全的“预警哨兵”。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基准站的实时监测数据能提前数小时发出预警,为群众转移争取宝贵时间。

在新兴产业与民生领域,基准站的应用价值持续凸显:农业方面,新疆棉田依托基准站服务实现无人机精准播种施肥,每亩均节省了化肥成本;低空经济方面,珠三角地区基准站网络实现对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全程定位监管,确保复杂城市环境下的飞行安全。

重复建设、数据难以互通等问题突出

数据显示,我国基准站数量已从2015年的4000多座激增至如今的3.3万多座,其中商业化经营主体建设的站点占比已超过半数。建设主体多元化带来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催生了盲目建站的乱象。由于基准站服务具有利润高、回报快的特点,各类社会资本纷纷涌入,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忽视实际需求密集建站,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而比重复建设更棘手的是“数据孤岛”问题。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基准站采用各自的数据格式和采集规范。这种“各自为战”的局面,使得省级与国家级、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数据难以互通共享。

此外,备案不规范、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部分商业主体为抢占市场,未按规定完成建设备案手续,导致监管盲区;一些站点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未采取安全加密措施,存在地理信息泄露风险。

运营商主导构建融合互通网络底座

如果说政策是互通的“指南针”,那么技术创新就是互通的“发动机”。通信运营商凭借在网络建设、数据传输、服务运营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正成为基准站互通技术突破的主力军,其创新实践集中体现在“网络融合”“数据互通”“服务标准化”三个层面。

在网络融合方面,运营商将5G网络的低时延、广覆盖优势与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能力深度融合,构建了“天地一体”的基准站互通网络底座,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基准站覆盖有限、信号不稳定的问题。

在数据互通方面,运营商通过搭建统一的数据处理中心,实现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基准站数据的“一网汇聚、统一处理”。

在服务标准化方面,运营商通过提炼共性需求,推出标准化的定位服务产品,实现了不同行业应用的“即插即用”。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阅读

精彩视频

精彩专题

关于我们广告报价联系我们隐私声明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