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五五”规划看我国人工智能发展

2025年10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系统擘画了未来五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在《建议》中被多次提及,成为“十五五”时期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数字中国的关键支撑。结合《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精神、202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人工智能发展与监管的集体学习精神以及“十五五”规划《建议》内容,我国人工智能呈现出更加清晰的战略布局和发展路径。
战略地位全面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凸显了人工智能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建议》在多个章节明确人工智能的战略地位:第十四条“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中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第五十条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安全能力建设范畴;第二十四条将其列为“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领域。
这些部署表明,人工智能已从技术范畴上升为贯穿数字中国、国家安全与对外开放的综合性战略要素。
“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建议》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这与《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一脉相承,也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的“突出应用导向”。“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其核心在于实现三个层面的深度融合:首先是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金融、医疗、文化、治理等领域深度融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其次是引领科研范式变革,以大模型、智能计算等重构科学研究与工程开发路径;第三是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治理升级,在健康、教育、城市管理等场景中提升公共服务精准性。
强化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这种体系化布局,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建议》第十一条强调“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在第十四条中具体部署“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这意味着“十五五”期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从“跟跑”向“并跑”乃至“领跑”转变,重点包括:
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优化原始创新环境;
攻关核心环节:聚力开发大模型、高端芯片、算法框架等关键软硬件;
构建自主技术体系:强化算力、算法、数据协同,提升技术链自主可控能力。
建设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数据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建议》第十四条提出“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这与《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的部署高度一致。通过建立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机制,推动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训练、推理、应用中高效流动与价值释放。这些部署将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和算力基础,确保我国在数据资源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转化为人工智能发展优势。
完善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建议》第十四条明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治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第五十条则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安全能力建设范畴。这意味着“十五五”期间,我国将在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同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治理体系。
拓展国际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中国贡献”。《建议》第二十四条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人工智能被明确列为合作领域之一。商务部王文涛部长指出,中国将“拓展绿色、数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推动技术、标准、产业、市场的双向开放与协同发展。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技术标准共建共享,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将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寻找增长点,同时也为全球数字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结语
“十五五”规划对人工智能从技术突破、产业融合等多维度系统部署,展现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定决心。未来五年,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全面落地、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加快建设、以及科技伦理与安全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有望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为数字中国与现代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本文作者

徐静
战略发展研究所
分析师
就职于中国电信研究院,长期从事用户需求调研、互联网产品研究,近来专注人工智能领域。

宋杰
战略发展研究所
资深分析师
博士,高级经济师,就职于中国电信研究院,长期从事通信产业与市场研究,近年来专注于数据要素、数字化转型等领域。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智能IP广域网成为筑牢智算产业发展根基的关键一环
随着国家加速推动智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网络支撑能力已成为产业进阶的核心抓手,而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的智能IP广域网,正凭借其在算力调度、数据传输中的核心作用,成为筑牢智算产业发展根基的..[详细]
大中华区市场失守 苹果寄望AI驱动未来增长
苹果公司公布的2025 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全球营收1024.66亿美元同比增长 8%,净利润274.66亿美元同比激增86.4%,毛利率攀升至 47.18%。但作为第三大市场的大中华区却成..[详细]
你好,6G
6G是什么?是比5G多1G的通信技术吗?在“十五五”规划里,6G和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核聚变这些“黑科技”并列,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它就像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未..[详细]
集采频现、部署提速,G.654.E与AI浪潮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G.654.E集采的消息不断。7月,中国移动于官网发布2025年至2027年G.654E光纤光缆产品集中采购项目中标信息,从采购量上看,集中采购约2.29万皮长公里,折合313.86万芯公..[详细]
更多、更快、更强:曙光存储以先进存力支持中国移动智能算力建设
随着中国数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各行各业涌现了大量创新的数字化、智能化业务,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海量数据,而数据在各个平台上高速流转,并借助先进的大数据、AI等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