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视频专题飞象趣谈光通信人工智能低空经济5G手机智能汽车智慧城市会展特约记者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在南昌开幕

2025年11月7日 15:31CCTIME飞象网

2025年11月6日上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在江西南昌开幕。

本次大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产业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为主题,聚焦提升科技供给质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构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质量科技园区、健全科技服务体系等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键议题展开研讨,旨在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多维度交流合作平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高东升、江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秦义、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高世文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付梦印作专家报告,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长马煜洲主持大会开幕式并作城市推介。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南昌市及全国地方有关单位、有关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头部企业代表和媒体记者1000余人次参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 高东升

在致辞中,高东升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高质量创新成果供给根基不断筑牢,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持续激发,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大量创新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高东升指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强化基础、抓住关键、完善机制,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江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秦义

秦义在致辞中表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当前江西持续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现代化,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强化科技资源统筹。

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高世文

高世文在致辞中对莅临参会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南昌市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度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03%,总量占全省近四分之一。近年来,南昌市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126项。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3600家,增幅超50%;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52家,占全省26.1%。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付梦印

在专家报告中,付梦印聚焦“锚定科技创新前沿  筑稳产业强国之基”谈到,创新就是以产业为目的,才能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服务国家社会发展。付梦印强调,要高度重视通过推进制造业中试能力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采购中心)主任 刘爱民

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刘爱民发布《中国市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能力研究报告》,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领域进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市域能力总体评价与案例研究,以及面临挑战与对策建议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市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现状,全面评估了市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能力与趋势,为政策制定和城市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长 马煜洲

会上,马煜洲在城市推介中指出,南昌是兴业之地,产业基础坚实、创新动能澎湃。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制造业占全市GDP比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连续4年获评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设区市,南昌作为工业大市获工信部点名表扬。已形成4大千亿级产业链,电子信息全产业链营收突破2700亿元,规模居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首位;汽车及装备全产业链营收突破2200亿;新材料全产业链营收突破1200亿;医药健康全产业链营收超千亿。南昌市成功入围“全球科研城市百强”“科技集群百强”,国家创新城市排名30位。

科技服务与成果产业化创新发展联合体成立仪式

产业创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科技创新成果项目签约仪式

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采购中心)牵头组建科技服务与成果产业化创新发展联合体,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核心目标,整合科技与产业资源,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与产业化。12个项目在会上正式签约,包括6个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和6个产业创新合作项目,充分展现了大会在推动创新要素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方面的实质性成果,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泰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黄代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于跃斌、招商局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俊毅、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黑湖科技合伙人、副总裁刘崇明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智能技术研发应用等热点议题展开交流研讨,分享了前沿观点与实践经验。

大会期间,同步举办了提升科技供给质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构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质量科技园区、健全科技服务体系等5场专题活动,以及专题研讨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等2场特色活动。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深化了各界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路径的认识,搭建了多方交流合作、协同创新的平台,促成了一系列务实合作。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阅读

精彩视频

精彩专题

关于我们广告报价联系我们隐私声明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