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视频专题飞象趣谈光通信人工智能低空经济5G手机智能汽车智慧城市会展特约记者

晶科电子上市周年:锚定“LED+智能视觉”与全产业链布局,抢占三大高价值赛道

2025年11月7日 16:16CCTIME飞象网

2025年,香港股市持续反弹,基准恒生指数年内已累计上涨29%,超200家企业排队 IPO,港股流动性大幅提高,凭借背靠内地、连接全球的独特优势,正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新经济资产的首选阵地。2025年11月8日,晶科电子(2551.HK)将迎来上市一周年节点。过去一年,恰是全球经济波动加剧、LED行业加速高端化转型的关键周期,而Mini/Micro LED、车用LED等高附加值赛道则成为产业破局的核心方向。在此背景下,晶科电子以“LED+智能视觉”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汽车智能视觉、新型显示、高端照明三大领域差异化突破,完成向高端智能视觉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深化。

深耕“LED+智能视觉”技术内核,是晶科电子穿越行业周期的核心底气。作为国内最早量产大功率倒装LED产品的企业之一,公司多年沉淀的倒装LED 技术、先进白光封装光转换技术、先进LED集成封装技术等,已形成跨领域协同优势:既支撑ADB像素大灯的多芯片集成,又推动Mini LED COB领域实现整板良率超95%、显著提升Mini LED显示产品的色域与色彩还原度,更在植物照明、特种照明等高端场景中实现高光效、大功率突破。底层技术共通、应用场景分化的研发逻辑,让公司在汽车、显示、照明三大领域均具备技术话语权。车规级LED器件以高亮度、大功率、耐腐蚀性强、寿命长等特点,覆盖自动驾驶(ADS)指示、前尾灯交互等核心需求;新型显示领域建成多条行业领先的Mini LED背光产线,实现多款新型显示产品批量交付;高端照明板块的植物照明产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LED器件-模组-系统”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则为晶科电子构筑强大的竞争壁垒。在汽车智能视觉领域,从车规级LED器件、前灯驱动控制器(LDM)、ADB透镜模块,到智能前后组合灯、AR HUD系统,可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此前与车企合作仅用12个月便完成车尾灯设计量产,较行业惯例大幅缩短周期;产能端,广州领为视觉大湾区总部项目稳步推进,达产后将形成年产70万套智能前灯系统、70万套智能尾灯系统及20万台车载 HUD 的规模,进一步强化规模降本与快速交付能力。这种整合优势,不仅让公司成功切入吉利、广汽、奇瑞、马瑞利、海拉等20家国内汽车主机厂及一级供应商体系,更稳居海信、TCL、三星等头部显示企业的核心合作伙伴,市场认可度持续夯实。

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力,使晶科电子在行业调整期显现增长韧性,具备较强的市场抗风险能力。汽车智能视觉作为核心增长引擎,尽管受行业竞争加剧及价格下行压力影响,整灯业务短期承压,但车规级器件与模块实现销售额大幅增长,业务进入快速增长期;新型显示领域借势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及Mini LED电视渗透率大幅提升,公司大尺寸Mini LED背光产品需求持续释放;高端照明板块则聚焦植物照明、户外特种照明等高附加值场景,存量市场翻新需求与智慧照明升级共同拉动增长,海外业务占比稳步提升。

站在上市一周年的新起点,晶科电子将继续秉持研发、制造、市场三端的前瞻布局。研发端,公司将重点攻坚万级高像素高清智能投影式前灯、AR-HUD系统、Micro LED在 AR+AI眼镜的应用等前沿技术,深化三代半导体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制造端,通过AI技术打造汽车智能视觉智能体集群平台,覆盖研发、生产、质检全链路,提升制造一致性与良品率;市场端,持续开拓海外市场,聚焦高增长领域及车用LED国产化深化。

此外,记者注意到,近期公司控股股东及核心管理层宣布拟增持不超过500万股H股,以真金白银锚定长期价值,显示了管理层对公司战略及未来预期的长期信心。

从一年前初登资本市场,到成长为智能视觉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晶科电子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和高端高增长赛道,抵御行业波动、夯实发展根基。公司以“LED+智能视觉”技术为引擎,持续推动光电产业与汽车智能化、显示高端化、照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加速实现从光源到系统的价值跃升。

当前,新质生产力正在驱动全球产业变革,高端制造与国产替代步伐加快。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科技创新企业,晶科电子始终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以自主创新夯实国家战略支撑。

面向未来,晶科电子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与创新协同优势,积极融入广深港科创集群,加强与香港、澳门科研机构及高校的深度合作,汇聚资源、联合攻关,进一步提升第三代半导体及智能视觉核心技术水平。公司将继续以创新引领、以科技赋能,为投资者、客户与行业创造长期价值,为全球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中国智造”动能。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阅读

精彩视频

精彩专题

关于我们广告报价联系我们隐私声明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