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硅谷大厂相继宣布加强AI智算中心建设,“缩放定律”终结了吗?

2025年2月8日 09:12  第一财经  

北京时间2月7日,Open AI宣布,它正在评估哪些地区适合作为“星际之门”项目的数据中心所在地,表明Open AI正继续推进这项高达数千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在一次OpenAI面向媒体的电话会议上,首席全球事务官克里斯·莱恩(Chris Lehane)表示:“随着DeepSeek的消息传出,这表明这是一场非常真实的竞争,并且事关重大。这将决定未来世界的走向。”

OpenAI表示,星际之门的第一座数据中心已经落地美国德克萨斯洲,公司正在寻求在美国国内建设更多AI智算中心。有消息称,目前美国有16个州对星际之门项目感兴趣。Open AI在官方公告中指出,这项计划将在促进AI发展同时,创造数以千计的新增就业,并推动美国部分地区的再工业化。

星际之门宣布于2025年1月,是美国新上任总统特朗普支持的AI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该计划最初由OpenAI、软银和甲骨文三家公司向星际之门投资1000亿美元,此后4年将陆续投资共计4000亿美元,用来在美国本土建设AI基础设施。

不仅仅是星际之门项目正在持续推进中,近期微软、谷歌、亚马逊等云计算大厂依旧在2025年加大了公司的资本开支。谷歌预计2025年的资本开支增长超40%,将达到750亿美元;Meta的资本开支增长超60%,可能达到650亿美元;微软的资本开支增长超80%,达到800亿美元;亚马逊的资本开支增长超35%,达到1050亿美元。

硅谷云计算大厂不断升高的资本开支,多用于打造AI智算中心为代表的AI基础设施,这符合着追求大算力的缩放定律(Scaling Law)逻辑。

缩放定律是Open AI在2020年提出的观点,即AI大模型性能会随着模型参数量、训练数据量、计算资源增加而增加。随着模型参数增加,对训练数据量和计算资源的需求也呈现指数级增长。

近期,缩放定律正受到更多质疑。前Open AI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在一次技术峰会上表示,全球训练数据量正在耗尽,这可能意味着无法通过扩大训练数据量来大幅提升AI大模型性能。当可训练数据放缓或停止,即使增加计算资源和模型参数,模型性能提升也有限。这直接冲击缩放定律的假设。

同样挑战缩放定律的还有DeepSeek V3/R1的模型。DeepSeek模型具备低成本和高性能特点,它的V3模型训练成本不到600万美元,也让行业开始怀疑大规模投资算力,从而提升AI大模型性能是否有效。“DeepSeek的火爆出圈正让算力高企的门槛变得更加平滑。”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记者,“市场对算力的态度会回归相对冷静的状态。”

不过长期而言,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缩放定律依然有效。Arm CEO雷内·哈斯表示,DeepSeek对于AI产业链是一大利好,但是这还不足够。他接着评论道:“云计算大厂纷纷在2025年增加资本开支,表明我们这次还处于AI浪潮的早期阶段,更加强大AI所带来的革命性能力仍在孕育之中。”

这种观点受到多家业内券商机构回应。中信建投近期研报认为,尽管缩放定律受到技术、算力、数据影响遭遇瓶颈,但是强大的AI基础模型仍然是各厂商未来追求的主要方向。DeepSeek R1的技术报告同样强调了,更大AI基础大模型的价值:“更大基础模型所发现的推理模式,对于提升推理能力至关重要。”

不过,长期而言,Omdia分析师王珅认为,缩放定律代表的大算力训练出更好模型,进而拥有更多AI未来潜力的逻辑依旧成立。

同时,王珅表示:“DeepSeek代表着一个轻量、高性价比、专注深化AI能力的探索方向,星际之门代表着此前延续的高算力方向,两种方向在未来有何进展变化并不好判断,还需时间观察。”他认为,如果行业偏向于探索DeepSeek代表的方向,这会对原本高算力高投资的基础逻辑形成一些冲击,大规模AI智算中心建设将会减速。

编 辑:高靖宇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2024年度中国光电缆优质供应商评选活动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