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业界新闻 >> 正文

AI智变!中兴通讯举办AIR DNA未来网络发布会

2025年3月5日 08:17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 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MWC25巴塞罗那 当地时间3月4日上午),中兴通讯隆重举办了AIR DNA未来网络发布会,正式推出基于AI驱动的全新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AIR DNA。该方案以AI为核心引擎,深度重构移动网络的基因与架构,重新定义未来网络的智能化形态,开启了智联万物新篇章。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张万春表示,AIR Solution涵盖全栈AI底座、端到端智能网络的重构以及新网络驱动下的价值重塑三部分。其中,全栈AI底座包括开放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训推平台以及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全系列星云大模型;智能网络包括从专用走向异构的AIR RAN,从云原生走向AI原生的AIR Core以及从辅助智能走向自主智能的AIR Net;端到端的网络升级将持续推动移动体验、业务生态以及服务范式的重塑,全面赋能移动AI的发展。通过全面升级移动体验、赋能业务生态与服务范式的深刻变革,AIR Solution将为全球智能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开启人机共生的智能未来新篇章。

中兴通讯副总裁李晓彤发表了题为《AIR RAN for Ubiquitous Intelligent Connectivity》的主题发言,强调公司积极推进AI和RAN深度融合,率先迈向通算智融合,先后推出业界首个NodeEngine算力基站(2020年)、all-in-one超融合设备UniEngine(2023年)和基站智算引擎AIREngine(2024年)。

中兴通讯针对AI和RAN进行双向赋能探索。AI for RAN方面,借助AI重构了无线站点和运维管理系统,打造“射频All-in-one,基带通算智融合、基础设施全线上闭环管理“的数智化站点,并通过数字孪生和大模型的加持助力网络迈向高阶自治,带来体验、效率、成本的全面优化。“RAN for AI”方面,RAN不仅提供连接,还为AI应用提供按需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数据,助力AI普惠。会上,中兴通讯还发布了《AIR RAN解决方案白皮书》,深度剖析AI与RAN融合的机遇与挑战,分享探索成果与未来洞见,希望携手产业界迈向智能新未来。

中兴通讯副总裁陈新宇发表了题为《AIR Core, Evolving form Cloud Native to AI Native》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核心网作为网络的大脑,始终站在拥抱最新技术的前沿。在云时代,云原生赋予了弹性、敏捷和自动化的网络,进入AI时代,核心网将持续演进,从云原生升级到AI原生,AI驱动网络全面迈向智能化,推动网络向意图驱动、智能体和高阶自智网络转型。Core与AI就像DNA螺旋,互相融合和赋能。一方面,AI for Core,通过多模态通信、大语言模型和数字孪生等多样化的AI能力,AIR Core在业务智能方面提供极致的用户业务体验,在连接智能方面创造新的连接价值,在运维智能方面构建高韧性网络。另一方面,Core for AI,核心网可以为AI提供一站式的泛在智能算力、开箱即用的模型和高效网络。同时,他在会上发布了《中兴通讯AIR Core技术体系白皮书》,该白皮书分析当前核心网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提出AIR Core来实现移动AI时代的业务创新和网络降本提效,对核心网未来演进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发布会上,中兴通讯副总裁郑鹏发表了“AIR Net:价值驱动 AI 创新,开启自智网络新时代”演讲。他指出,中兴通讯长期致力于高阶自智网络演进,推动AI技术与运营商运维深度融合,助力运维模式从“面向设备”向“面向业务”的智能化 “Agentic Operation”转型。中兴通讯全新升级的AIR Net高阶自智网络解决方案,基于大数据、AI大模型和数字孪生三大引擎,对基础设施、单域和跨域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开放解耦,打通运维流程的断点、堵点,实现端到端自动化变革。同时,分层注智与跨域协同助力运营商实现从点状自智到端到端智能化升级,加速省时、省钱、省人的商业成效。此外,中兴通讯通过构建价值体系与案例,推动高阶自智演进及商业闭环的实现。目前,中兴通讯在网络节能、变更、故障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赢得运营商认可。此次发布会还发布了《自智网络白皮书2025》,探讨自智网络未来发展趋势与关键创新方向,分享高阶自智网络智能体应用实践,为行业提供参考。

未来,中兴通讯将立足AIR DNA,持续深化与全球产业伙伴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探索新价值,建设开放共赢的新生态,为人机共生的文明转型贡献力量,拥抱“最好的(BEST)”未来世界,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注入新动能。

编 辑:孙秀杰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