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破界而生 一步FreeGo首款量产AI出行机器人引爆2025CMEF

2025年4月9日 10:13  CCTIME飞象网  

2025年4月8日,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创新科技品牌一步FreeGo携首款量产级AI出行机器人FreeGo X5重磅亮相,凭借颠覆性前沿技术与沉浸式互动体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行业经销商、专家及投资机构代表驻足,一举成为展会首日焦点。

【体验狂潮:安全、交互、美学的三重颠覆】

上午9时,一步FreeGo创始人吴书林在全场瞩目中揭开了产品帷幕。 FreeGo X5标志性的一体化环抱式“超级扶手”与科技材质的曲面机身自然衔接,银色流线型座舱与贯穿式流光LED灯带交织出极具未来科技美感的时尚轮廓,这一彻底颠覆传统出行工具的视觉表达引发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这不仅是出行工具的迭代,更是一场从安全基因、交互空间到设计美学的系统性革命!”吴书林的开场宣言掷地有声。这位曾引领百度、华为数次实现业务跨越式增长,并推动创新技术在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智能交通和云计算领域应用的科技领袖,向全球观众阐述了他的愿景:“一步FreeGo致力成为全球AI出行机器人的创新领导者,让出行从此变得更安全、更简单、更精彩!”

随着沉浸式环形试驾区的正式开放,现场气氛被推向高潮,等待试驾的队伍蜿蜒至相邻展位。产品独创搭载的FreeGo Co-Pilot人机共驾双重安全系统,凭借毫秒级风险预判及精准辅助能力,点燃了众多观众的热情。现场展示中,FreeGo X5连续完成穿越狭窄门框、蜿蜒道路、高台坡道、平地跟随、自主回充等任务,全程保持了零碰撞的安全记录。来自德国的经销商在试驾后惊叹表示:“这种体验前所未有,比我驾驶过的任何设备都更简单舒心。它能迅速预判风险帮我带到正确位置,转向时的动态平衡也让人非常安心,完全无需反复调试角度避免碰撞,整个过程丝滑到令人难以置信。”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首日开放的试驾名额在开场2小时内即被抢订一空。其中,集成个性娱乐、情感陪伴与安全守护三大功能的AI Space成为了众多观众的打卡热点: 当体验者说出“我有点紧张”,舱内灯光即刻切换为 Calming Blue 模式,AI助手以用户定制的亲友声线温柔回应;不仅如此,远程监护、健康监测、虚拟宠物互动、机器人舞蹈秀等多样化的个性体验也纷纷引发了打卡和分享狂潮。

为满足高涨的体验需求,一步FreeGo团队将试驾场次加密至每5分钟一批。据统计,开展首日超320人参与试驾预约,单台设备最高持续运行9小时,工作人员笑称“连充电间隙都被观众围着咨询”。

这场科技盛宴也引发了行业的深度思考。养老服务业联合会部长评价:“一步FreeGo将冷冰冰的机械结构转化为有温度的服务载体,极简的操作模式也实现了零障碍学习成本,这种“科技人性化”理念强势定义了AI技术在微出行领域的全新高度。” 多家投资机构指出,其“人机共驾”创新模式解决了用户独立出行的安全焦虑及智能设备接管过度引发的心理抗拒,有望在五年内撬动百亿美金级AI辅助出行市场。

【硬核团队:技术基因铸就创新底气】

引发全球瞩目的产品背后,是一支深耕智能科技十余年的精锐团队。

一步FreeGo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聚焦三公里生活圈场景,专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开发与应用的人工智能企业。在创始人吴书林的领导之下,一步FreeGo汇聚了众多华为、百度的行业精英。团队在计算机视觉、AI、多模态大模型等领域的量产落地拥有多年深厚的研发积淀和市场经验,并对行业前沿科技持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力。

“我们不做功能的堆砌者,而是用户需求的洞察者——安全要像北斗般精准,体验要像家人般温暖,出行要像呼吸般自然,这才是FreeGo X5打造的创新哲学。”吴书林描绘了更宏大的蓝图,“下一步,一步FreeGo还将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预计2026年在欧洲、北美搭建区域服务中心。”

在传统出行工具竞争激烈的当下,一步FreeGo凭借敏锐洞察力与强大实力,开辟出AI出行机器人这一全新赛道。FreeGo X5引发的热烈反响,不仅代表了行业对产品创新价值的高度认可,更反映出消费者对更安全、智能、便捷出行方式的迫切需求,一举成为AI赋能出行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展望未来,一步FreeGo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化,加速推动AI出行机器人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应用,引领行业迈向智能化、人性化的全新AI时代。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算力筑基、 AI 启智,共迎数智化新纪元
精彩专题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