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徐工汉云张启亮:聚焦AI+工业互联网,开启美好智造未来

2025年5月24日 14:31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 2025年工业互联网大会期间,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启亮接受了飞象网的采访,阐述了徐工汉云如何聚焦“AI+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全球化的历程,并向全球展示了这家中国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的雄心与实践。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巨头徐工集团孵化的科技先锋,徐工汉云不仅承载着传统制造业的厚重基因,更以“AI+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全球化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智造正在重新定义工业的未来。

行业浪潮中的战略锚定:从数据互联到AI驱动

当前,工业互联网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和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工业领域也迎来了“数据+AI双驱动”的拐点。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工业互联网的启蒙期,那么2025年将是‘AI+工业互联网’真正落地的元年。”徐工汉云总经理张启亮的这一判断背后,是徐工汉云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传统工业软件已难以应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挑战,而AI大模型与工业机理的融合,正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

早在两年前,徐工汉云便敏锐捕捉到AI技术的潜力,率先启动工业场景的AI应用研究。2025年初,随着DeepSeek大模型的发布,徐工汉云迅速构建了“大模型+专业模型”协同架构,打造出多模态数据分析智能体。

这一技术不仅能够处理设备故障预测、工艺优化等复杂问题,更在工程机械、汽车制造、交通基础设施等行业中实现了规模化应用。比如在某大型工程机械企业的维护场景中,徐工汉云的AI模型让设备故障识别准确率获得极大的提升,同时还降低了维修成本,真正让数据从“沉睡的资产”变为“流动的价值”。

张启亮强调,徐工汉云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三位一体”的差异化布局:智能装备互联、垂直行业Know-How与场景化AI模型。依托徐工集团在工程机械领域数十年积累的工业机理,徐工汉云构建了覆盖工艺优化、智能供应链、机场施工等场景的AI解决方案库。

这种“从设备到场景,从数据到决策”的全链条能力,让徐工汉云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也证明了工业互联网的主战场不在实验室,而在车间、工地和港口。只有真正懂行业痛点的企业,才能让技术落地生根。

全球化扩张:破局数据合规与本地化适配

当中国工业互联网企业迈出国门,“全球化”便成为一场充满挑战的远征。这样的挑战就包括东南亚的湿热工地、欧洲严苛的生产检验数据合规要求、南美市场对本地化服务的迫切需求……

每一个海外战场都考验着企业的战略定力与应变能力。对此,徐工汉云的回应是:以徐工集团的全球化布局为根基,构建“硬实力+软生态”的双重护城河。

在此过程中,徐工汉云深知,全球化不是简单的市场复制,而是生态的再造。徐工汉云已依托徐工集团全球14个海外大区,部署了9个海外数据节点和14个运营中心,覆盖193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整合全球300余家经销商、2000余个服务网点和6万台设备的实时数据,汉云构建了7*24小时的智能服务体系。

面对数据跨境流动的合规难题,徐工汉云选择“主动出击”。其打造的跨境数据中台已获得欧盟CE、美国FCC等19项国际认证,率先成为通过全球主流市场数据合规认证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

同时,汉云实现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的透明化管理。这一系统不仅支持售后服务与二手机交易,还为金融保险、残值评估等生态伙伴提供了数据基石。

面对全球化扩张的大趋势,张启亮表示,徐工全球车联网正在引领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能力建设,推动市场出海、制造出海、设备出海、服务出海、增值出海,助力中国智造全球产业生态链构建。

未来三年:深耕场景化AI与全球生态协同

站在工业互联网成熟期的门槛上,徐工汉云对未来三年的规划清晰而坚定。张启亮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了企业的战略重心:场景化AI、数字底座强化与国际化跃迁。未来三年徐工汉云将把重点聚焦在三个方面。

首先,徐工汉云将持续强化HANYUN OS工业级数字底座能力,为全场景应用提供中台支撑。持续聚焦智能车联网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施工大系统、新能源补能领域,深度应用于机场建设、道路施工、露天矿山、市政管理等场景。持续深耕智能制造的工业物联网、智能供应链、制造运营管理系统,深化市场应用推广。

其次,徐工汉云深化“AI+工业互联网”场景,持续在工程机械的设备预测性维护、智能供应链、智能制造控制塔等领域构建核心竞争力。推进工业大模型与AI智能体的深度场景化,将大模型从“通用能力”转化为“工业专家”。

第三,徐工汉云将继续加大在国际化方面的投入。基于全球车联网资产数据化、数据资产化的双向循环增值能力,助力徐工实现海外营收持续提升。

徐工汉云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化服务与边缘智能的云边端协同体系,破解跨国设备管理的实时性、安全性难题。同时徐工汉云也希望可以通过不断的投入和技术突破,打破国际市场的行业壁垒,加速“中国方案”向“全球标准”的跃迁。

编 辑:孙秀杰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数智赋能 共拓中拉合作新路径
精彩视频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 深化赋能 工业互联网产业成果发布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 六大重要成果发布 产业变革再添“强引擎”
工业互联网发展也太给力了!走,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中国信通院赵爽:加快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 护航新型工业化行稳致远
精彩专题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