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讯 (计育青/文)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一条扁担兼顾信息制造业、互联网产业,切实推动信息技术融入人们生活工作。在“5G+”大潮中,中国移动一条扁担兼顾拉动投资、促进消费,不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从消费侧向生产侧全面渗透。
如今“AI+”时代来临,中国移动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要求,积极发挥新的“扁担效应”,在赋能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升级中承担更大责任、展现更大作为。在近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移动宣布进一步整合资源,一条扁担兼顾AI核心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致力于以优势AI全栈能力服务行业数智化转型。

“九天”基础大模型迎来3.0版
作为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探索丝毫不弱于任何专业企业。2013年中国移动成立人工智能研发团队,2017年“九天”人工智能平台首次公开,2023年推出“九天”行业基座大模型,2024年推出“九天”自然语言交互大模型,每一代“九天”大模型的技术水平和性能表现都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在此次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九天”基础大模型推出了最新的3.0版本。
新版“九天”众擎语言大模型创新地采用了MoE架构,能够以更灵活的计算负载分配模式来扩展模型规模。在语言大模型的基础上,中国移动还推出了面向辅助编程的九天代码大模型、面向数学推理的九天数学大模型等。新版“九天”善智多模态大模型则具有更强的生成可控性与理解能力,既能生成高质量图像、视频,又可以通过多轮对话进行精确编辑操作。在各种权威测评中,“九天”基础大模型3.0版本都表现优异,图文、影音理解能力达到了全球顶尖水平,同时具有快慢思考融合、模型长短期记忆、受控内容生成和视频时空推理等特色能力。
与很多商业AI模型不同,“九天”基础大模型及其评测体系、评测数据集都是开源的,人们可以从焕新社区、Github等开源平台上直接下载。这是中国企业对全球AI生态持续发展的巨大贡献。
多模型和智能体聚合引擎MoMA
不同厂商开发的大模型、智能体各有特点,有的擅长文本制作、辅助编程、图片和视频生成,有的专精数学推理、专业知识问答等。对于用户来说,最好能用一个操作界面连接所有模型,使得不同类型的问题都能由擅长的大模型给出最佳答案。在此次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移动展示了其原创的多模型和智能体聚合服务引擎MoMA,其背后汇聚了业界优质模型和智能体,能够根据需求自动匹配、调用最优专家模型和专用智能体。
MoMA采用了标准化接口,能够自动感应和探索各类模型、智能体和工具,基于动态路由、智能规划、精准调度等技术,为客户提供高准确、高安全、高可靠、高效能的大模型推理服务。目前MoMA已应用于中国移动的灵犀智能体2.0,可以在办公、生活、出行、家庭、通信等多元化场景中向客户提供特色服务。MoMA还将成为中国移动平台级MaaS服务的中枢引擎,根据用户的应用场景需求,自动匹配及调用最优专家模型和专用智能体,解决行业客户大模型技术选型难、使用成本高、替换难度大等问题。
实话实说,虽然人们已经习惯了为文字问答、编程、制作文档、文生图/视频等不同任务而调用不同的AI大模型,但这本身就很不方便、很不“智能”。多模型和智能体聚合服务引擎MoMA解决了这个痛点,对广大用户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整合资源,促进AI科技和应用创新
人工智能的应用方向越来越广,核心科技研发和产业转化逐渐进入深水区,这些都要求有专业的机构和团队来推进。为此中国移动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宣布成立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暨九天人工智能研究院,吸引、汇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促进AI原创性技术突破和应用拓展。
据记者了解,中移九天的前身是中国移动研究院的“九天”人工智能团队,2023年打造了全模态、全尺寸、全场景的“九天”基础大模型,团队曾获得2024年度“央企楷模”荣誉,底蕴深厚。新成立的中移九天一方面要承担下一代大模型架构与训推范式、大模型技术等基础前沿技术研发任务,另一方面要承担中国移动“AI+”战略落地的重任。包括为中国移动自身管理、运营的全面数智化转型提供大模型、专业算法,支持中国移动个人、家庭等领域产品的AI化升级,面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与行业开发全系列大模型、人工智能平台等解决方案、服务,探索AI原生产品与应用、培育AI服务新形态与新模式等。
此外,中国移动还新组建了主动机器人产业的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专注AI安全和监管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研究中心、聚焦工业智能的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等机构,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产业力量,共同推动AI科技和应用创新的持续、健康发展。
联手打造AI产业开放合作生态
当前AI虽然正在加速向各行各业渗透,但AI产业总体上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从核心技术到场景化应用方案都需要不断完善,因此AI生态链各个环节应长期坚持开放合作策略。
中国移动是AI生态合作的重要驱动力量,2024年专门成立了中国移动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利用其技术和基础设施优势向合作伙伴提供“应用孵化、训推资源、模型调用、人才培训、创新环境”等综合服务,先后汇聚了上百家生态伙伴,为数十家央企、行业龙头企业提供了服务。
在此次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基地的升级规划,未来将新增江苏、浙江、江西、河南、广东、陕西六个基地,完善区域产业布局;打造仓储运营管家、长江防汛通等标杆应用,实现应用体系升级;构建“星环”AI+能力图谱,推动全栈能力开放共享;升级产业创新实训基地,培养全链条自主创新人才;依托GTI等国际合作平台,与生态伙伴联手拓展AI产创出海。
针对科研领域的AI需求,中国移动发布了AI4S科学试验装置暨“智拓未来”合作计划。中国移动AI4S科学试验装置于2024年启动建设,目前已形成1个运营区、1个试验区和4个省级节点的布局。中国移动还面向多个学科方向打造了AI4S Station科学工作站,向科研院所提供一站式开发、分布式断点续训、专业科学智算套件等服务。“智拓未来”合作计划的目标是吸引科研机构共享数据、共研模型、共创科学应用,促进“AI+科研”的发展。
为加快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中国移动发布了具身智能产业合作计划,重点面向四足、轮式、轮臂、双足等品类机器人,联合生态伙伴共同研发核心零部件、汇聚行业数据、完善模型智能、构建运营体系等,加速技术产品化、产业化、规模化。
在此次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国家相关部委指导、国务院国资委统筹推进,中国移动牵头建设、发布了AI开源开放创新平台“焕新社区”(https://aihuanxin.cn/)。焕新社区汇聚了多样化国产AI算力、开源基础模型、特色行业模型、高质量数据集、丰富的智能体应用、AI开发工具链等优质资源,通过分享技术和经验,全方位促进中国自主AI技术及产业生态成熟。中国移动将通过中移九天为焕新社区提供千卡高性能国产算力、九天系列通专大模型、通信行业特色数据集、AI4S科研平台等资源。
从基础大模型到新技术架构、产业创新基地、开放生态策略,中国移动此次不仅展示了多年来取得的AI建设成果,也向人们描绘了未来数智化生活的发展蓝图。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一方面通过升级“齿轮”实现功率、稳定性等性能的显著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杠杆”进入工厂制造、铁路运输等多个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带动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升。AI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如今正处在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全面落地的重要拐点,中国移动携手各界,打造“AI+”时代的“新齿轮”和“新杠杆”,共闯AI技术无人区、共育产业创新试验田、共建碳硅共生新秩序,谱写着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以信息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