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行业首例|墨甲机器人成功完成"自主开车门"操作

2025年7月29日 10:27  CCTIME飞象网  

近日 AiMOGA墨甲机器人墨茵(Mornine)在真实4S店环境中成功完成"自主开车门"操作,成为业内首个实现此项复杂物理交互任务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更为服务型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部署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在机器人行业中,看似简单的"开车门"动作,实则对机器人感知、规划与控制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墨甲团队在不断的工程试错与算法迭代中,攻克了感知融合、全身控制、上下肢协同等多个技术难点,最终让墨茵具备了在非结构化场景中,自主识别车门、调整站位、协调动作、拉开车门的能力。

墨茵自主打开车门

打破"预设指令"边界,实现端到端闭环控制

传统机器人执行任务常需依赖分步骤指令或远程操控,而墨茵采用端到端闭环控制架构,实现了隐空间层面的"感知-规划-执行"的流畅融合。以3D激光雷达、深度相机、广角相机等多模态传感器为基础,辅以视觉基础模型(Visual Foundation Model),构建起完整的环境与自身状态感知模型,并借助Chery大模型进行语义理解与任务生成。

当面对不同车型门把手或突发阻力时,墨茵能实时调整路径、姿态和发力方式。这种仿佛"本能反应(System 1)"的执行机制,使机器人真正具备了面对动态环境的即刻决策与动作调控能力。

强化学习赋能,自主识别"门把手"目标

此次"开车门"能力并非靠人工示教,而是通过数百万次虚拟训练迭代完成。在训练中,机器人仅接收到"成功抓住门把手"这一奖励信号,却在反复试验过程中自主聚焦了门把手区域。

"我们其实从未明确告诉机器人‘门把手'是什么,但它最终靠自己学会了抓住目标。"研发人员表示。这种能力,正是端到端强化学习在真实世界中的落地体现。

注意力热力图

强化学习训练后模型自发聚焦门把手区域

上下肢协同,打造"拟人式"动作链条

为应对车门阻力与抓握稳定性挑战,墨茵采用"flow-based motion(流动式动作机制)"。在开门过程中,机器人不仅由手臂发力,更通过腿部与腰部姿态调整形成全身配合,模拟出类似"太极推手"的发力结构。

项目初期团队尝试过仅靠上肢发力拉门,但机器人经常被车门"拽走"。最终通过强化手部结构、增加脚底防滑、设定合理姿态与站位精度要求,并同步优化控制模型、增强动作执行过程中的数据反馈机制和策略更新能力,逐步实现稳定开门动作。"从失败无数次,到第一次拉开车门,那一刻我们知道这事成了。"研发团队成员回忆道。

Sim2Real迁移,构建从虚拟到现实的落地闭环

训练完成后的模型通过Sim2Real技术平滑迁移至实体机器人,使虚拟世界中形成的策略能够真实应用。部署过程中,机器人还能收集环境反馈数据,回流训练系统用于模型增强,形成数据闭环。

这一"预训练-现实强化-端到端控制"的完整路径,被广泛认为是当前机器人行业中最具通用性与可扩展性的技术范式。

机器人墨茵使用VLM模型和广角摄像头实时判断车门打开状态

落地4S店,服务真实用户场景

目前,墨茵已在奇瑞多家4S店试点部署,承担智能接待、产品讲解、递送物品等工作。"开车门"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其作为"智能销售助理"角色的核心能力。

未来,墨甲将继续在汽车场景中深耕数据积累,优化模型泛化能力。面对不同门把手、环境光照、开关阻力等变量,机器人将不断进化,实现分钟级生成新动作策略,极大降低新任务研发周期。

"我们今天在4S店打开的是一扇车门,未来希望能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打开更多场景的‘服务之门'。"从构想到现实,从实验室到真实商业空间,墨甲墨茵以"开车门"为标志,完成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商业化的重要跳跃。行业首例的全自主物理交互,不仅展现了墨甲在多模态感知、上下肢协同、端到端控制等方面的深厚积累,更为"人形机器人+汽车"的融合应用开启了新范式。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智联共生 数实融合
精彩视频
中国电信总经理刘桂清:星辰智惠,共治共享,赋能产业变革新未来
中国电信柯瑞文: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动态防护体系,构建共创、共治、共享的产业生态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才艺比拼、技能比武!机器人“大显身手”
青蓝对话|通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拼图
精彩专题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2025 MWC 上海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