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飞象原创 >> 正文

AI大模型交付业务培育见成效,亚信科技高念书解读半年报

2025年8月11日 17:58  CCTIME飞象网  作 者:高靖宇

飞象网讯(高靖宇/文)8月4日,亚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信科技”或“公司”,股票代码:01675.HK)公布了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8亿元,同比下降13.2%;毛利7.83亿元,同比增长6.1%;毛利率达30.1%,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公司预计下半年净利润持续回升,全年利润优于上年。

在财报媒体线上沟通会上,亚信科技高管对上半年ICT支撑业务下滑、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以及如何应对行业转型等方面做出具体解读。

ICT支撑业务下滑 拖累业绩表现

2025年上半年,亚信科技在传统业务领域仍面临挑战。亚信科技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高念书表示,从业务层面看,上半年下滑最大的原因是通信运营商的成本的压降带来的影响比较大。其次是个别的大单签合同的时间周期比较长,导致结收比较晚。而非通信运营商业务基本上进入比较高速增长的通道。

亚信科技采取更为积极的策略应对通信行业成本压降影响,通过运用AI工具提升效能、强化集中采购以及搭建一站式公务消费平台、优化人员结构等系列降本增效举措,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高念书透露,亚信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优化人员主要集中在ICT传统业务。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个领域的业务量在缩,所以必须要有更高的效率,才能保证利润。通过运用AI工具提升效能、强化集中采购以及搭建一站式公务消费平台、优化人员结构等系列降本增效举措,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原来干这个活可能挣10块钱,现在干这个活只能挣8块钱了,那就必须用更少的人,利用一些AI工具更高效地去完成。另外,传统的ICT业务人员进行精简,同时还要引进一批更懂AI的专家,更懂5G专网的,更懂数智化运营的专家补充到新业务里面来,通过投入相匹配的资源,来保证公司的利润率。”

高念书表示,展望下半年,亚信科技将延续稳中求进的发展策略,除了ICT领域还会受运营商的成本压降的影响,但是公司会把签单的节奏进一步的提快,希望将全年降幅控制在个位数以内。另外,公司在大模型方面会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全年2-3亿的订单量。5G专网方面,全年公司是4亿以上的订单目标,也是整体保持不变的。“年初亚信科技做的目标指引依然保持不变,公司都有一些举措来保证全年业绩水平优于去年上半年。”

大模型业务爆发式增长 新业务培育见成效

2025年,AI大模型行业应用迎来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公司已签订单金额约为人民币7,000万元,同比增长78倍。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0.26亿元,同比增长76倍。

高念书介绍,公司已成为阿里云AI大模型星河计划合作伙伴,累计共同建设近百个项目,在能源电力、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打造众多标杆案例。“我们建立了一套包含工具集、方法论和专业团队的大模型交付体系,目前专门从事交付和工具开发的人员已达400人左右。”

亚信科技副总裁、云事业部总经理傅葳表示,在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方面,亚信科技具备三大优势:一是深厚的客户场景理解能力积累,基于亚信科技过去30多年的行业沉淀,具备对客户复杂应用场景的深度理解能力。这一能力是大模型作为新质生产力与客户现状结合并产生价值的关键前提,也是其在业内领先的核心基础;二是与阿里合作的经验与工具沉淀,通过与阿里多年合作的近百个项目实践,积累了关于大模型理解、使用、预期效果评估及调优的丰富经验,并形成了系统的方法论与工具集,为高效交付提供技术支撑;三是跨行业交付经验与降本增效能力,自前年大模型项目初期即率先布局,覆盖政务、能源、交通、制造、零售及大型国央企等多行业,沉淀了可跨行业复制的交付经验(如电力等封闭行业的突破)。同时,通过工具集、方法论降低交付成本,并依托大型企业运营能力(系统连接、安全管理、规则制定等)及平台能力,持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亚信科技其他业务板块也不乏亮点,其中5G专网与应用业务已签订单金额约8200万元,同比增长51.7%。公司预计全年订单目标4亿元以上,下半年将加速推动订单转化,实现高速增长。另外,亚信科技数智运营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4.08亿元。虽然受运营商成本控制影响整体收入同比下降8.8%,但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按结果及分成付费收入比重达33.4%,同比增长6.7个百分点。

高念书表示,现在看来AI大模型交付、5G专网、数智化运营这三个业务很大程度上能对冲掉传统业务下行的风险,并能保持公司总体的业务量还有一个上升的空间。“我们预计下半年业绩将显著优于上半年,全年利润将优于上年。”

编 辑:高靖宇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柯瑞文: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
精彩视频
华为史振钰:智能体从办公走向生产,AI成为生产力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构建具身智能的免疫系统,从安全服务到人机共生的新范式
广汽副总经理閤先庆: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石
IDC中国副总裁钟振山:未来的市场趋势是从单一智能体产品逐步转向智能体集群
精彩专题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2025 MWC 上海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