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智能体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如何加速商业应用与大规模部署?

2025年8月22日 07:32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易欢)当前,人工智能创新正进入应用落地的重要机遇期,智能体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的重要载体和热点方向,已成为高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对促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智能体的创新是一个涵盖多环节、多产业的复杂系统工程,究竟目前智能体的发展现状如何,下一步又如何继续加强智能体的生态构建与产业实践,在不久前举办的“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智能体创新推进论坛”上,我们也找到了一些答案。

智能体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商业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

一年以来,伴随“人工智能+”行动的纵深发展,智能体技术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也高度重视智能体发展,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

在“人工智能+”行动和系列强有力政策“东风”推动以及业界共同努力下,智能体产业正加速驶入发展快车道。今年1月召开的“2025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原主任邬贺铨院士指出,互联网正迈向“Internet of Agents”时代,2025年将成为“智能体创新应用元年”。截至目前,国内企业积极在智能体的生态拓展和应用市场开拓方面持续探索,开发出多种产品,场景覆盖政务、金融、电信、工业等多个重点领域。

“尽管智能体的应用场景不断延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需注意到我国智能体的商业化应用和大规模部署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存应用生态亟需完善、伦理法律有待考量等多维度的课题。推进智能体创新应用需贯通产业上下游,融通千行百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亟需产业链深度合作。”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陈家春在“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智能体创新推进论坛”上指出。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科技发展处王正也强调:“人工智能加速迭代演进,具备感知、思考和行动三重能力的智能体技术成为近期产业发展的热点,从技术的角度看,智能体正在从专用型向通用型升级,范围逐渐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逐步突破,从应用角度看,代码智能体、检索智能体等通用型智能体逐步繁荣,而且面向具体行业的金融智能体、政务智能体等专业智能体逐步走深向实,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一批大型企业,重点在底座模型、开发平台、通信协议等各类产品方向加大投入,创业创新类企业聚焦发力场景智能体和生态服务,智能体的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智能体现在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未来也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比如智能体的规划协同等关键技术还有待突破,相关的应用场景还有待拓展,特别是商业模式也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多方协作,积极推进智能体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智能体产业发展,陈家春呼吁搭建“技术开源、标准互通”的产业协同生态。“智能体产业的繁荣,离不开一个开放、协同的底层生态。作为行业的连接者、服务者与倡导者,协会倡议,头部和先锋企业能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关键技术的开源共享,降低创新门槛;协会呼吁,全行业共同参与构建互联互通互访互用的标准体系,让不同的智能体可以在同一个舞台上无缝协作,共同释放赋能价值。”

此外,需要打造“以应用场景为驱动”的需求对接平台。技术创新的价值,最终要由市场和应用来检验,智能体的价值应兑现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和对产业发展的实际推动上。为此,协会将携手政产学研各界,发起“智能体创新推进计划”。协会呼吁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交流,共同挖掘智能体的应用潜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协会诚邀技术提供方、需求方结合产业实践需求,共同解决行业痛点,让好的技术加速赋能对的场景需求,推动智能体从“实验室”真正走向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她呼吁凝聚“以人为本”可信可控的智能体发展理念。坚持智能体向善、可用、可信、可控发展,是我们必须共同肩负的行业责任。“协会呼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全过程,强化智能体在安全规范、伦理准则等方面的标准研制和行业治理,让智能体成为更值得信赖的生产力伙伴。”

对此,王正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智能体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积极推进智能体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具体而言,推动智能体技术突破。通过高质量专项、揭榜挂帅等渠道,突破智能体开发平台、多模态大模型等几处关键技术,夯实发展基础,打造自主智能体通信协议,加速各类软硬件工具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融合进程。打通智能体应用堵点和难点,培育一批赋能应用服务商,弥合技术与业务的鸿沟,组织AI智能体深度行活动,加强供需对接,持续组织开展典型案例的征集,打造智能体领域的标杆解决方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还要优化智能体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快智能体总体架构互联互通等急需标准的研制,用好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产品。此外,应用智能体应对智能体安全风险挑战,密切地跟踪和关注智能体新技术衍生出的数据泄露、越权操作等系列风险,积极构建智能体的安全测评能力,加快制定人工智能科技伦理相关的管理服务办法,保障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柯瑞文: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
精彩视频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十大名场面燃爆全场
“移起向新 数智兴农” 广西媒体行
现场直击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机器人也太会整活了!跟随中国联通,打卡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精彩专题
2025中国算力大会
专题丨ICT产业2025年中业绩盘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