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讯 (计育青/文)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每个角落,由此产生了不断高涨的智慧算力需求。事实上,智慧算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资源和竞争焦点。中国从各级政府到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智慧算力的建设和布局,截至2025年3月,国内算力标准机架总数达到1043万架,智算规模达74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为各行各业的数智化探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召开前夕,记者跟随“算力中国行”媒体调研行活动参观了山西省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不仅了解了我国算力产业发展的现状,也感受到了各行各业用“算”、用“智”的热情,同时实体经济也因此爆发出了更强的活力。

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比翼齐飞
山西紧邻京津冀经济发达地区,有充裕的煤电能源供应,还有众多大型工矿企业作为潜在智算客户,因此是打造先进算力集群的理想之地。据山西省工信厅介绍,近年来山西积极引进抖音、秦淮、中联、百度等领军企业,建成以大同为核心的环首都算力集群,形成了“通算+智算+超算”的多元协同算力供给体系,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等特点。目前全山西省共建成51.4万标准算力机架,智算规模达到32EFLOPS,算力中心平均PUE仅1.2,多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山西省不断加快算力产业生态建设,以产业链、专业镇等平台为抓手,重点建设了太原数字产业集群、大同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阳泉“数智新城”产业基地、长治信创产业基地、“数谷吕梁”大数据产业基地、晋城光机电产业集群等。山西还着力打造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产业链、小店数字经济专业镇,培育引进百信、曙光、宁畅等服务器制造企业,发展壮大云时代、联通产互、科达自控等一批数字服务企业,使得算力设备制造、基础设施、算力服务和融合应用等产业生态不断壮大。2025年上半年,全省算力中心收入增长69.5%,计算机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9%,算力产业总体成长趋势非常好。
山西有众多工矿领域的龙头企业,本身就是智算的重要需求方,当地政府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累计培育建设16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6个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0座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289座智能化煤矿。由于本地市场需求旺盛,华为特意在太原成立了油气矿山军团全球总部,在这里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全球首个“5G+一键炼焦”项目。
据山西省通信管理局介绍,通过多年的努力,山西已经建成了高质量的算力、存储和算网体系。据统计,山西省算力规模位居全国第8,总存力全国排名第9,其中先进存力占比约3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网络运力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山西省光缆线路总长度为242万公里,位居全国第14位;综合接入节点光传输网络(OTN)覆盖率92.41%,位居全国第3;万兆(10G)端口规模高达76.3万个。此外,山西城区内重要算力中心间时延不高于1ms、省内城市间3ms,山西到京津冀枢纽节点5ms、到其它枢纽节点20ms,网络平均时延、平均丢包率等指标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移动:算、网、AI多管齐下
在山西省的智算版图中,中国移动是至关重要的算力供给者、能力汇聚者、服务运营者和发展咨询者。多年来,中国移动持续推进在山西的数据中心、先进光网建设,建起了一张泛在融合的高品质算力网络。
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移动在山西部署了2座省级数据中心、3个枢纽节点、10个地市节点以及按需配置的大量算力边缘节点,目前通用算力规模有53PFLOPS,智算规模达到500PFLOPS。其中包括2025年中国移动投产的山西省最大的国产化训推一体节点,算力规模达68PPFLOPS;2024年在长治建设的智算中心,规划智算能力350P,目前已投产140P。

为确保算力能够顺畅服务于全省乃至全国客户,中国移动围绕山西省数据中心构建了先进的算力输送网络。2024年,中国移动在山西打造了全国唯一的“算力光网-400G骨干网”,该项目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在先进网络的支持下,中国移动实现了太原、大同经济圈1ms时延,全省城市间3ms时延,山西省全域、华北大区域内5ms时延,山西省到全国枢纽节点、集群20ms时延,为山西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承接京津冀算力需求外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人工智能时代,人人都想获得最佳的AI体验,中国移动面向个人用户开发了“灵犀智能体”、“云电脑”等AI、云网产品,面向行业客户提供从AI模型开发、应用集成等全流程服务。中国移动还在大同、运城、阳泉、忻州等地推出了“信创政务专属云”,支持当地政府的政务系统上云、数据共享;开发“三甲医院全系统云化项目”助力阳泉市建立统一的市级医疗影像云平台,打破了医疗信息的“数据孤岛”。此外,中国移动在智慧矿山、智慧教育等领域为上百家政企单位提供了专业大模型服务和稳定的云算力支撑。
中国移动自身的经营活动也在主动向AI靠拢,包括建立数字员工拟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覆盖了财务、采购、人力、审计等15个业务领域,累计有超过6.0万个数字员工上岗,应用场景多达2.2万余个,成为山西数智化建设名副其实的铺路者、急先锋。
中国联通:通算、信创、智算同步推进
山西省在地理、气候、产业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多年来中国联通围绕这些优势投入资源,形成了以通算、信创、智算为核心的算力体系,为山西的数智化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通用算力方面,中国联通专注于构建云算一体化能力体系,打造了“国芯+国算+国模+国盾”的四位一体创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一代绿色低碳“智・云数据中心”。据统计,目前中国联通云资源已覆盖山西全省11个地市,算力总规模达20万核VCPU,存储规模达到100PB,为超过2万家企业提供了云计算服务。中国联通还承建了山西省医疗数字影像云平台、太原市政务云等重点项目。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立足国产技术、构建可信可靠的云算基础设施是必由之路。从2017年起,中国联通在山西逐步参与地市政务云建设,2023年又启动了信创替代工作,先后已建成了阳泉、晋中等8个信创政务云池,VCPU总量达7万核,打造安全可靠的政务云体系,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在智能算力方面,中国联通将其“1+N+X”智算布局与山西省数据中心体系融合升级,在山西已建成智能算力363PFlops,目前平均利用率约67%。与此同时,中国联通还打造了晋云山西煤炭工业互联网智算平台、山西未来智能算力中心等标杆项目,为山西省煤炭、交通等行业的数智化探索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
百信:打造可信可靠的算力基础设施
在太原市南郊的晋中火车站西侧,坐落着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百信信创产业基地。据工作人员介绍,百信是中国信创领域的领军企业,主要向市场提供国产计算机、工控设备、算力服务器和AI服务器四大类产品,并面向政府、金融、电信、能源、教育、医疗等行业提供云、边、端全场景覆盖的解决方案。百信同时也是华为的核心整机伙伴,与华为结成了“鲲鹏 + 昇腾”双引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百信在国内服务器市场居于领先地位,2024年合同金额突破50亿元,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突破60亿元。此外,百信是工信部信创工委会首批成员单位,并已获得全部信创资质,曾首批获得工信部服务器供应链成熟度最高等级(M4)认证。
百信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当前百信的算力基础设施已经获得了诸多关键行业的信赖,为政企客户的数智化转型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金融领域,百信的服务器被用于信贷风险评估,帮助金融客户将欺诈识别率成功提升至99.3%。在智慧城市领域,百信与相关部门合作,基于其算力平台共同开发大数据分析与隐患识别系统,通过深度挖掘城市安防数据,为公共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全栈国产,强力赋能
在太原市正阳街与唐槐路的交叉口旁边,几组高大的玻璃幕墙建筑错落有致,构成一个颇具艺术气息的整体,这里就是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在中心宽敞的接待大厅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由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与山西大学共建,2022年通过科技部验收,纳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序列。

太原中心的总体技术水平位居世界领先。据了解,中心采用了科技部E级原型机系统架构设计,主机“太行一号”基于全栈国产设备打造,双精度浮点算力300PFlops、半精度AI算力峰值800PFlops,存储容量300PB,总体计算能力处于全国第四。为提高能效,“太行一号”还创新地采用了全浸没相变液冷技术,实现单机柜200kW高密度、全覆盖、无死角散热,核心计算机房PUE值突破性降至1.04,达到了全球顶尖水平。
依托强大的算力和高效的存储性能,太原中心与合作伙伴联手向客户提供一站式计算服务平台,先后建立了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工业仿真、生命科学、生态环境、地球科学六个先进计算平台。其中人工智能平台支持业界主流的人工智能开源框架,可以适配百度、商汤、华为等商用框架,兼容业内主流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支持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Al For Science等应用。
投产至今,太原中心已经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支持了化学、物理、气象、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科研项目,包括陈十一院士的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周成虎院士的数据星球平台项目,吴光辉院士牵头的C929翼型优化计算项目,以及中国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科研项目。此外,太原中心在建成投产后,来自人工智能、金融投资、精准医疗、清洁能源、智慧城市、资源勘探、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研发团队也纷至沓来,借助中心的算力实现技术突破与高效发展。比如科大讯飞利用太原中心的算力训练其星火认知大模型,北京源晖投资公司利用中心基础设施研发金融投资决策系统,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在中心支持下研究如何提高煤炭能源利用效率,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利用中心算力分析国土卫星数据等等。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未来太原中心将继续拓展超算应用服务与超算生态建设,为全国各行各业提供高品质、高水准的算力服务。
双雁生物医药产业园:智慧工厂新样板
穿过大同市古色古香的大街小巷,绕过绿意盎然的文瀛湖生态公园,双雁生物医药产业园安静地伫立在道旁,一点也看不出这里有一个大型药厂。
走进园区智能工厂管控中心,迎面是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屏幕上实时更新着生产流程、物料追踪、设备状态等信息,生产线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原料进厂、生产管理、能源管理到仓库管理,园区全流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可以确保制药过程的高质量、高效率。整个系统基于最新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业务数据的融合以及控制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经营系统和多元生态系统之间的实时协同。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整个生产线上到处都是机器在井井有条地运作,现场基本看不到工人,只有技术人员在控制室监控着系统的运作情况。现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采用智能工厂系统之后,很多需要人工负担的重复劳动都由人工智能接管,整体生产效率、故障率、产品质量等都有了显著提高。据测算,系统投入应用后人工成本下降了40%左右,能源成本下降了15%以上。
据了解,山西双雁药业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成品制剂等产品,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双雁药业持续加大数智技术投资,打造国际一流的智能工厂,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后续双雁药业将继续推进“智能制造+算力底座+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以双雁生物医药产业园为创新引擎,引领医药产业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东风里数据服务基地:筑巢引凤,成效斐然
为推动当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大同市在2022年9月挂牌成立了东风里数据服务基地。目前基地已引进7家数据型企业,包括和瑞洲、景烁、灵波微步等,汇聚了近2000多位数据呼叫标注人才,成为了大同市数字经济版图中的北部重镇。

据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和瑞洲是“滴滴出行”旗下企业,2023年初入驻东风里数据服务基地,主要向AI应用开发商提供车辆标注、语音标注等服务。大同景烁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则是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研发企业文远知行的分公司,现有员工500多人,主要服务于人工智能产业,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标注和地图服务。灵波微步在山西、山东、重庆、江西等地共布局了8家AI基础数据服务产业基地,位于大同东风里数据服务基地的分公司是其中重要一环,主要向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企业提供高安全、高密保等级需求的大模型文本、内容审核等服务。
2023年8月,国家语音及图像识别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大同)实验基地也宣告入驻东风里数据服务基地。该中心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权的国家级第三方AI检验检测机构,中心的大同实验基地主要提供具有本地化特色、与周边产业联动的人工智能数据集、智能语音产品、图像识别产品服务。记者看到,实验基地里设有质量控制室、语音检测室、图像检测室,配备有专业的智能音像采集和监测设备。实验基地成立以来,还承担了十多次人工智能产品的功能、安全性测评工作,充分保障人工智能产品的健康发展。
中联绿色云谷产业基地:构建高性能、绿色数据中心样板
阳高县位于大同市东北方向,这里地势平缓、河流纵横,是传统的农业区,境内铁路、公路交通发达。近年来,一些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商看中了阳高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这里投资建起了大型数据中心,让这个传统农业区一跃成为了数字经济的重要节点。
在阳高县南部,山西中云智谷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了中联绿色云谷产业基地项目。山西中云智谷主要从事云数据中心的研发、建设和运营等业务,为互联网、金融以及政企等单位提供算力服务。中联绿色云谷产业基地项目规划占地1000余亩,建设14栋机房楼,总装机规模超过10万个高密机柜,规模宏大。目前基地的1-9号机房楼都已投产运营,共建成高功率机架3.5万架、部署服务器32万台,2024年营收达到18亿元。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中联绿色云谷产业基地连续三年被列入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名单,目前是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超大规模定制化数据中心基地,算力、网络、供电等技术设施都位居全球领先水平。比如在供电方面,基地创新地采用了“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将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技术与智能充电站相结合,实现谷期充电、峰期放电的智能调度,有效减少了数据中心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过去五年间,山西数字经济一直呈现高速成长趋势,众多省内外企业投巨资建设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积极拓展AI大模型研发、场景化AI应用等市场,为各行各业的数智化升级提供支撑。如今山西不但成为了通算、智算的产业聚集地,培育了大量行业化、场景化数智解决方案,还有诸多省内企业借助先进智能化技术实现了提质增效,为后续长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