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台AI服务器的耗电量相当于一个小型居民区,散热就不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在单机柜功率密度从10kW向100kW迈进的今天,传统风冷散热已触天花板,液冷技术正成为破解能耗困境的唯一钥匙。
在这条高成长性赛道上,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高性能液冷铜排产品,正以其卓越的导热性能和可靠的品质,帮助数据中心运营商实现大幅节能降本,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推手。
“液冷方案可将PUE从1.4以上降至1.1以下,这意味着一个10兆瓦的数据中心每年可节省电费超千万元。”一位行业专家如此表示。而液冷铜排作为液冷系统的“血管”与“神经”,其性能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散热效率和可靠性。海亮股份深耕铜加工领域二十余年,凭借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和精密制造工艺的持续积累,成功开发出系列液冷铜排产品,在导热效率、密封性和寿命等关键指标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经第三方测试,海亮液冷铜排的导热系数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15%以上,可支持单机柜50kW以上的散热需求;产品通过高达2倍工作压力的密封测试和10万次脉冲循环试验,确保在极端工况下的零泄漏可靠性。这些性能指标转化为客户的实际收益——某大型互联网公司采用海亮液冷方案后,其数据中心PUE值从1.42降至1.12,每年节省电费超过30%,同时设备故障率下降25%,综合运维成本显著降低。
能够取得这些成绩,与海亮股份持续的技术投入密不可分。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和CNAS认可实验室拥有者,公司建立了从材料研发到产品测试的全流程创新体系。特别是在铜材纯化、流道设计、焊接工艺等关键环节,海亮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确保产品在高效导热与长期可靠性间的完美平衡。
市场拓展方面,海亮股份采取与头部企业深度绑定的策略。目前公司已进入维谛技术、英维克等主流液冷系统集成商的供应链体系,产品最终应用于多家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和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中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美国布局的生产基地年产9万吨铜管,不仅规避了高额关税壁垒,还为公司赢得了包括维谛技术在内的北美客户订单。
随着AI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液冷技术正从数据中心向储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加速渗透。海亮股份敏锐把握这一趋势,正在开发新一代芯片级铜排产品,旨在为GPU提供直接散热解决方案,进一步挖掘技术潜力。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扩大产能,预计2025年液冷铜排产能将达到4000吨,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有分析师指出,液冷行业尚处于爆发初期,拥有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的企业将获得超额增长红利。海亮股份凭借其扎实的产业基础、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前瞻的市场布局,已在这场散热革命中占据有利位置,未来有望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