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ISC.AI 2025胡振泉:360将开放“以模制模”创新框架 共建AI安全生态

2025年8月7日 13:04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 “AI在落地过程中面临的安全挑战已远超网络与数据安全的原有边界,360提出‘以模制模’新范式,以四大智能体筑牢AI安全防线。” 在ISC.AI 2025未来峰会上,360数字安全集团总裁胡振泉直击AI安全痛点,系统阐释了360在AI安全防护的核心逻辑与实践成果,为智能时代的AI安全防护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AI安全进入“高风险期”内忧外患亟待破局

随着大模型技术加速落地与智能体的规模化应用,AI已从实验室全面渗透至千行百业。然而,在技术红利持续释放的背后,AI安全风险正进入“集中爆发期”,呈现出“内忧外患”的复杂态势。

胡振泉分析到,从内部来看,AI存在与生俱来的“四大基因缺陷”:一切皆可编程、一切皆可模仿、一切皆可生成、一切皆可调度。从外部来看,一方面,针对AI系统的攻击将变成大国博弈的关键;另一方面,黑灰产利用AI批量制造攻击武器,甚至部署“黑客智能体”,传统安全防御体系难以应对。

“这些风险交织,使得AI安全的复杂程度远超传统范畴”。胡振泉强调,AI安全既涵盖网络、数据等传统安全问题,也涉及AI内容安全、应用安全及未来场景安全。广大政企机构在AI落地过程中面临的安全挑战,已远远超出网络与数据安全的原有边界,亟需一套系统性的创新解决方案。

“以模制模”落地:四大智能体构建AI全链路防护

当前,传统安全企业因缺乏对AI技术的深度理解,在应对AI安全问题时往往“盲人摸象”;而大模型企业则因安全技术积累与攻防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作为企业中的数字安全及AI国家队,360凭借“懂AI更懂安全”的跨领域优势,创新提出“以模制模”新范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身优势对抗AI安全风险,并打磨出360大模型安全卫士,聚焦解决AI的“可靠、可信、向善、可控”四大核心问题。具体而言,360大模型安全卫士通过四大安全智能体形成闭环防护体系:

内容安全智能体:作为AI内容“守门人”,通过幻觉抑制、安全风控等专用模型,实时审核输入输出内容,拦截违法违规信息,抑制虚假生成,为党政军企等场景筑牢内容安全防线。

AI Agent安全智能体:聚焦智能体执行安全,通过异常行为识别、权限管控及人工审核,防范数据泄露与越权操作,确保 AI“行动能力” 可控。

软件安全智能体:扫描AI软件漏洞与配置缺陷,排查开源组件风险,从源头保障AI系统供应链安全。

安全风险评估智能体:以实战化模拟攻击(如注入攻击、数据窃取)提前暴露系统短板,帮助客户发现多项关键隐患。

胡振泉强调,这四大智能体协同发力,形成从内容生成到任务执行、从开发上线到风险评估的全链路防护,真正实现用AI思维解决AI安全问题。

“天生优势”奠定技术壁垒 360引领AI安全升级

胡振泉表示,随着360大模型安全卫士在客户侧的不断落地,愈发清晰地认识到:AI安全是一个门槛极高的技术领域,做好这件事必须具备四大必要条件:

一是AI领域的深耕积淀,需深刻理解AI技术特性与发展规律;二是安全行业的实战积累,对传统网络与数据安全有深入实践;三是自身 AI业务的安全实践,通过大规模场景“自用自证”持续迭代产品;四是AI安全语料的长期积累,拥有大量高质量的内容安全与网络安全语料,为模型训练提供核心“生产资料”。

胡振泉指出,360通过自身大规模AI业务场景验证产品能力,形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迭代闭环,同时沉淀了海量安全语料,构建起了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胡振泉呼吁,AI安全需要全行业协同发力。360将持续开放 “以模制模”的技术框架与实践经验,与产业链各方共建AI安全生态,为智能时代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编 辑:高靖宇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柯瑞文: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
精彩视频
华为史振钰:智能体从办公走向生产,AI成为生产力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构建具身智能的免疫系统,从安全服务到人机共生的新范式
广汽副总经理閤先庆: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石
IDC中国副总裁钟振山:未来的市场趋势是从单一智能体产品逐步转向智能体集群
精彩专题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2025 MWC 上海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