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汛研究院编者按:
从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到情趣赛道创业先锋;
从“行业羞耻”到“行业责任”,她带领蕉耳科技,重新定义“陪伴”的意义。
我们与蕉耳科技创始人陈静展开一场关于女性情绪、产品美学与长期主义的深度对话——
看她如何用科技,温柔叩响一个时代的心门。

海汛研究院:陈总您好,很多人好奇,您为何从大公司毅然转型,选择进入一个长期被污名化的行业?
陈静:大家好,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这个赛道? 其实在我看来,我不是选择了‘赛道’,而是选择了一种未被看见的人性需求。
我们之前看到一组数据:中国情趣用品市场规模已超1700亿,年增速超15%,线上渗透率达60%,Z世代女性成为消费主力,增速35%——远高于男性。
但目前市面上的产品是否能真正契合她们的情感与审美需求?然后我抱着好奇去跑了一圈,发现市场上到处充斥着使用低端TPE材料的仿真产品,不仅存在潜在的健康隐患,而且设计美学严重缺失。好不容易有些有故事的产品但体验又泛泛。
所以我告诉自己,是时候了——我要做一款真正为女性设计、懂情绪的产品。
海汛研究院:所以您提出“从情趣到情绪”,蕉耳如何实践这一理念?
陈静:蕉耳从不用“情趣”定义自己,我们要做的是“情绪科技”,它建立在三个维度之上:AI算法、精密硬件、东方美学。
比如我们即将推出的“欢戏”系列,灵感源自川端康成“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的意象。那是一种非常东方的情绪——寂静、自我、觉醒。我们要把这种情绪,通过AI,结合东风美学,转化成可触摸的陪伴产品。
在产品层面,我们死磕细节。光是产品马达我们就迭代了七十多次,测试超160种材料。我们要的不是“震感”,是情绪共鸣。很多人说你们太慢了,我说,好产品急不得。
如果不能比用户更懂她的情绪,就不配做她的陪伴者
海汛研究院:行业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蕉耳科技作为一个新入局者有什么样的绝活来搅局?
陈静:自2017年亚马逊这样的线上渠道开始爆发,市场需求激增。2020年后,疫情加速了行业研发节奏,产品多样性爆发,色彩美学升级,马卡龙色、蒂芙尼蓝等流行色系进入市场,行业开始“去色情化”,更偏向年轻化与时尚化表达。2023-2024年,行业涌入了一批新人,一边是价格愈发内卷,另一边专利保护意识增强,AI技术开始深度赋能产品创新一些高价值的产品萌芽出现。
而蕉耳科技也基于此做出战略决策,不仅仅死磕单纯的情趣产品,而且延展到影响用户心智的情绪产品。为此找来了法国设计,3C大厂的供应链,互联网运营,金融界财务管理团队组建了一只特混舰队。
海汛研究院:女性消费群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蕉耳如何回应这些变化?
陈静:这一代女性正在经历一场“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买情趣用品,正像买手机壳、瑜伽垫一样自然。小红书上“情趣好物”年笔记增长217%,B站测评涨120%,“悦己”话题阅读量破亿——说明她们不再隐藏,而是分享。
也因此,蕉耳一方面努力打造出极具美感的产品,同时极其重视用户体验与隐私保护。
在产品设计上,我们有获得大奖的法国专业设计师团队,在硬件配置上有专业的3C硬件工程师,还有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团队在首款产品上耗时13个月,测试超160种材料,迭代马达调校七十多次。“我们要的不是‘震感’,是情绪共鸣。
隐私保护上,我们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推出“隐私退货通道”,用户无需开箱验货,退回商品直接进入独立消杀销毁流程,全程无人工直视环节——这不是成本问题,是尊严问题。
蕉耳在数据安全上的投入甚至高于硬件本身:所有用户数据本地加密,AI学习仅在端侧进行。我们宁可少收集十项数据,也不滥用一个字节--这是蕉耳的底线。
海汛研究院:对于拥有千亿规模市场的情趣用品市场,您怎么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陈静:当前行业已走到关键分水岭:低端价格战没有未来。真正有价值的公司必须同时具备三种能力:硬件能力、AI算法能力、以及心理洞察能力。
西方产品注重生理效能,东亚用户更需要情感细腻度。蕉耳定义的‘东方美学’,不仅是外形设计,更是这种含蓄、精准且尊重的情绪理解。未来,国内情趣用品行业必将迎来从“情趣”到“情绪”的范式转移。
蕉耳搭建的国际化特色团队,并不是为了‘国际化包装’,而是尽量整合全球资源解决一个问题:人如何更有幸福感。这就是蕉耳科技的终极的愿景--解决人的情绪问题。
海汛研究院-张三:您会如何定义蕉耳?
陈静:首先,我们是家科技公司,从硬件到软件我们有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标准。智能硬件、智能制造、AI应用是我们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其次,我们做的是一个事业,有自己主打的品牌,我们不仅孵化自己IP,我们还联合一些设计师来打造她们的个人IP。
第三,我们要生存,所以电商、尤其是海外电商也是我们很看重的点。我们很务实的一个一个市场一个一个平台去经营。
海汛研究院:有人“闷声发财”、有人“大胆出圈”,蕉耳却提出“长期主义”,在如此浮躁的行业环境中如何坚持?
陈静:说实话,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就是把它当作一个正常的创业,我想的更多的是我的产品能不能被用户接受,我的利润够不够养活跟我一起奋斗的小伙伴,我不会刻意将自己打造成什么,也不会给自己贴什么标签。顺其自然吧!
很多人一窝蜂做低价、搞噱头,我们说“不”。我希望蕉耳被记住,不是因为卖得最多,而是因为最懂用户。
海汛研究院:如果时间能够快进,你希望看到10年后蕉耳科技是什么样子?
陈静:十年后,我脑海中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画面:我看到一个她,她可以非常自然地向她的朋友推荐蕉耳,就像推荐一款好用的健身APP或一个美味的餐厅一样,没有顾虑,只有分享的喜悦。
我更希望看到,蕉耳的产品能‘读懂’它主人最细微的情绪变化,并在最需要的时刻,提供一种恰到好处的安慰、共鸣或快乐。 它不仅仅是一个硬件,更是用户生命历程的一个见证者和陪伴者。到了那一天,我们就真正实现了‘从情趣到情绪’的初心,那会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最后,也希望所有的同行,所有创业路上的人共勉:
第一,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第二,要做长期主义者;
第三,要做自己核心竞争力,并尊重他人的努力成果。
---
海汛研究院手记:
访谈结束时,已近深夜。
蕉耳科技的实验室依旧亮着灯,工程师正在调试某款新品的传感器响应曲线。
墙上贴着一句标语: “情趣是入口,情绪是归处。”
或许这就是陈静与蕉耳最真实的写照——
在偏见与创新的裂缝中,选择一种更理性的浪漫、更科技的诗意。
而她相信,这条路,虽远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