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低空经济 >> 正文

固态电池商业化面临成本挑战 低空应用有望率先破局

2025年9月15日 09:0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 者:李嫒嫒

“近期,固态电池板块大涨,市场热度高涨,仿佛固态电池一夜之间就要走进千家万户。然而,固态电池真正走向产业化应用,仍有技术、制造、工艺等多道难题待破解,距离真正商业化量产仍有很大差距。”9月14日,有电池企业负责人在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固态电池发展现状。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国内固态电池正沿着多元技术路线协同发展,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装车应用,多家企业的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正加快建设,并明确了量产时间线。材料成本控制仍是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关键挑战。短期内,液态锂电池的基本盘仍然稳固。有受访专家表示,固态电池有望率先在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得到真正商业化应用。

● 本报记者 李嫒嫒

产业热度攀升

加速固态电池布局已成为国内外竞争的焦点,是全球电池产业竞争的新赛道。

“全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现有的电解液,从根本上消除电芯燃爆风险,具备高比能和高安全性,被行业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中汽新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长虹表示。

“目前行业固态电池处于固液混合状态即半固态电池,液态含量比例约7%-8%。”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杨彦鼎对记者表示。

近期,固态电池领域热度颇高,不仅迎来资本市场的青睐,更在产业层面实现了关键技术的接连突破。例如,日前,亿纬锂能(维权)“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为1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以及AI等高端应用领域。

杨彦鼎对记者表示,东风集团正在研发基于氧化物和聚合物的新型复合电解质半固态电池,大幅降低电池内阻、加快充电速率、提高效率,当前循环寿命达1200次,低温续航表现较为优异。同时,东风集团围绕固态电池搭建全链路测试体系,从材料到电芯再到电池包,全方位验证产品可靠性,目前已通过170℃热箱安全实验,远超液态三元电池130℃的水平,安全阈值大幅提升。

半固态电池兼顾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接受度,将逐步推动固态电池技术走向商业化。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介绍,蜂巢能源对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有明确的量产和开发规划。当前,蜂巢能源已完成第一代270Wh/kg方形电芯开发,建成2.3GWh的半固态电池产线,11月开始量产交付给车企;目前已收获某央企eVTOL半固态电池定点项目;今年年底将完成10Ah级全固态电芯体系开发,能量密度达400Wh/kg。

多重难题待破解

一位电池企业从业者对记者表示:“虽然近期固态电池市场热度非常高,但是如何攻克固态电池产业化难题,公司仍千头万绪。”

记者调研了解到,全固态电池真正走向产业化应用,仍有技术、产线制造、量产工艺、成本等多个难关要过。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芳表示,在现有的固态电池体系下,仍存在液态锂电池的“呼吸效应”问题,长期循环的体积变化会影响电池结构,致使电池突然失效,产生电解质断裂、枝晶蔓延等问题影响电池安全。因此,仍需要攻克固固界面的接触问题。

杨彦鼎表示,尤其是全固态电池的开发和产业化仍面临诸多难题,包括电芯制备工艺、成本问题和量产稳定性控制等。

杨红新表示:“近期,有企业宣称其推出适应全固态电池量产的设备,事实上,这些设备和工艺并没有固化,离量产还有非常大的差距。目前,全固态电池的成本比液态电池高得多,即使两三年后,可能还有5-10倍的成本差。因此,如何解决材料的成本控制问题,是面向量产的关键。”

不过,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艳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并不缓慢,各大企业都在全力推进,只是在技术突破过程中确实面临诸多挑战,无论哪条技术路线,都存在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最终肯定能够走通。

应用前景可期

杨彦鼎对记者表示,当前固态电池的热度很高,对于行业而言是一件好事,意味着行业正集中力量攻关固态电池产业化难题。事实上,从半固态电池走向全固态电池是一条渐进式的路线,目前,无论全固态还是半固态路线都在并行探索,两者都有其合理性。

“未来,希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强协同创新攻关,尤其是在底层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对于车企而言,可以将精力更多集中在集成与应用创新领域。”杨彦鼎说。

另外,有受访专家表示,固态电池应用场景多元,新能源高端车电量需求大且对快充和循环能力要求高,电池安全问题必须解决;eVTOL对电池安全性能要求极高;人形机器人市场预期很大,且使用场景特殊,更需要电池本征安全。

许艳华对记者表示,固态电池现阶段成本仍显著高于液态电池,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由于本身产品价值较高,对电池成本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更关注性能与安全性,因此,有望成为固态电池率先商业化应用的领域。

未来一段时间内,液态、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可能将处于共存的状态,适配于不同市场需求与细分场景。

杨红新认为,液态锂电池是当前绝对的主流产品,是支持技术创新的根基,仍有很多技术提升空间;半固态电池作为一种过渡产品,重点会在高端汽车领域和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快速普及,其技术路线处于多元发展阶段,仍没有找到快速实现商业化的解决方案;全固态电池是未来需要突破的技术,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解决方案。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共谱“AI+”时代华章
精彩视频
既熟悉又陌生的光博会,光学映射下的科技进化浪潮
j-fiber携尖端光纤解决方案重磅亮相CIOE2025
亨通光电:聚焦光电领域创新成果,以科技力量赋能千行百业
卓昱光子全系列A0C产品解决方案亮相CIOE2025
精彩专题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ICT产业2025年中业绩盘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