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2025高效能智算中心与液冷技术峰会在京成功举办,共建液冷产业繁荣生态

2025年9月16日 16:26  CCTIME飞象网  

2025年9月11日,由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推进工作组(AI Infra Initiative)与中国IDC圈联合主办的“2025高效能智算中心与液冷技术峰会”在北京民航国际会议中心酒店成功举办。本次峰会汇聚了液冷产业链的政府部门领导、技术专家与学者,聚焦液冷技术规范化发展、部署实践案例分享、超流体技术应用等热点方向,全面探讨了液冷技术在高效能计算时代的核心价值、技术路径与产业实践。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先进测量工程中心主任武彤在开幕致辞中指出,随着AI算力呈指数级爆发与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液冷技术正实现从“程度的提升”到“范式的更替”的根本转变。液冷技术在设计、运维及生态等多维度发生深刻变革,逐渐成为连接算力、能源与治理的新型基础设施底座,从“可选项”成为“必选项”。

英特尔首席工程师陈羿函与技术应用经理吴佳鸿博士介绍了英特尔超流体技术的路线图与解决方案,通过系列测试与数据分析指出,SuperFluid技术有效提升了冷板和浸没式冷却的性能。他们表示,英特尔将继续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优化冷却液性能,以支持超过TDP 2000W的散热需求,同时开发基于SuperFluid CDU系统的机架级精确控制技术,并探索液态金属散热器(HSK)在液冷领域的创新应用。

 

国内电信运营商分享了智算中心建设中的液冷技术创新解决方案。中国移动聚焦服务器与机柜解耦交付,中国电信在主推冷板式液冷的同时积极探索浸没式液冷技术,中国联通则展示了面向AIDC建设的液冷全栈产品解决方案。润泽科技通过“试点-规模化-迭代升级”的三步走策略,实现了数据中心液冷部署中平面规划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液冷测试验证研发组长张伟与助理研究员邓川子分别阐述了液冷测试验证体系及液冷数据中心的评价逻辑与认证体系,为液冷技术发展与数据中心构建提供了可靠支撑。

 

安擎计算机技术中心副总林韦成与英业达处长张家玮围绕超流体技术,分别介绍了其在Water-Less AI液冷伺服器系统与高密度服务器产品中的创新实践与应用。

在创新技术分享环节,传承光电总经理刘兴德、柏斯托(Perstorp)业务发展总监曾伟铨、正恒科技集团合伙人兼首席品牌官王昱珩、元山科技集团总经理刘贤文、蔡财元鸿呈VSO顾问等嘉宾,分别就光模块、冷却液、线缆等关键组件在液冷环境下的材料兼容性、信号完整性与可靠性挑战分享了最新解决方案。

峰会期间举行了一项重要仪式——DITC LCSIG(Liquid Cooling Special Interest Group,液冷焦点组)正式成立启动。仪式邀请到来自学界、产业界与标准机构的十位嘉宾共同上台见证,包括: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先进热管理技术实验室主任 长聘教授李骥、DITC中国区秘书处代表刘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液冷测试验证研发组长张伟、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认证一处项目开发部业务经理许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中心设备运维部专责贾涛、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总经理王亚飞、安擎计算机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林韦成、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吴鹏、正恒科技集团创始人兼CEO赵佑铭、柏斯托业务发展总监曾伟铨。嘉宾们共同启动DITC LCSIG,标志着液冷技术迈向更多创新突破与产业协同的新阶段。

此外,峰会通过启动视频宣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推进工作组(AI Infra Initiative)正式成立,进一步推动液冷行业走向规范化发展。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液冷测试验证研发组长张伟发起了《智算中心液冷流体连接器技术规范》与《数据中心可持续运行和维护管理指南》两项产业标准的制定与征集工作,推动行业走向规范、健康的生态化发展。

峰会现场设立了液冷技术与解决方案展示区,集中呈现了超流体浸没式冷却系统、冷板式冷却系统、全浸没AI算力一体机、液冷散热机柜与监控分配主机等大型设备,以及先进光模块与缆线、浸没式冷却线缆、创新电容解决方案、CDU液冷循环泵等前沿产品,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交流。

2025高效能智算中心与液冷技术峰会虽已落幕,但液冷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刚刚进入加速期。面对AI驱动的算力爆发时代,液冷不再只是一项散热技术,更是重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推动算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未来已来,液冷已至。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共谱“AI+”时代华章
精彩视频
移起向青 智绘高原 青海数智化主题探访活动
记者探馆光博会:寻找隐藏在生活中的“科技之光”
既熟悉又陌生的光博会,光学映射下的科技进化浪潮
j-fiber携尖端光纤解决方案重磅亮相CIOE2025
精彩专题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ICT产业2025年中业绩盘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