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消息,科技巨头亚马逊(AMZN.US)正快步踏入AR眼镜赛道的竞争,正在开发两款配备单眼显示屏的AR眼镜,分别面向于消费者以及物流司机。

正在开发两款AR眼镜
其中一款代号为“Amelia”的眼镜面向电商巨头的送货员,主要用来辅助分拣和投递包裹;另一款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代号为“Jayhawk”,外观更加时尚,屏幕为全彩,产品有望在明年年末或2027年初上市。
亚马逊其实很早就已经在开发智能眼镜相关产品,其2019年曾推出了纯音频眼镜Echo Frames,产品没有摄像头,支持听音乐、播客、Alexa AI助手等,目前产品已经迭代了3代。

亚马逊的最新动向,也象征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正在押注AR眼镜产品正处于进入主流消费市场的关键节点。
智能眼镜产业“加速跑”
恰逢行业领跑者Meta(META.US)即将在下周发布新一代AR眼镜,显示出这条赛道的竞争正变得愈发拥挤。除了亚马逊和Meta外,谷歌(GOOG.US)正拉着三星(SSNGY.US)等合作伙伴捣鼓“安卓XR产品”。

此外,苹果(AAPL.US)公司也在默默开发类似品类,并有希望在明年底前发布一款不带显示屏的AI眼镜,但消费电子巨头正在被AI开发进度拖住手脚。
技术升级与生态完善的双轮驱动下,AR眼镜市场自2025年以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中国消费级AR眼镜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取得了显著的增长,正迎来发展新阶段。

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AI/AR眼镜销量达26.2万台,同比增长73%,其中无屏AI眼镜增速高达463%;预计今年出货量将突破90万台,未来三年行业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级别。
对此,银河证券研报称,通过技术突破+生态整合+市场下沉,AR眼镜厂商正在推动AR眼镜从“小众极客玩具”迈向“大众智能终端”。并且,随着AI+AR技术的成熟,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微美全息角力新一代智能眼镜
资料显示,微美全息(WIMI.US)是全球领先的AI+AR全产业链企业,拥有原创技术、核心专利,构建扎实的技术内容保障体系,核心优势包括底层技术支撑(如全息显示、光波导等)、双芯片架构优化功耗与续航、AI引擎支持多模态交互(视觉、语音、触觉),以及实时环境感知与动态画面分析能力的持续优化,为规模化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同时,微美全息通过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与生态合作,积极扩产提效,推动智能眼镜在跨界生态与场景应用中的突破。例如,通过与产业链伙伴合作,可在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实现场景深耕,以及结合全息内容打造沉浸式培训或远程协作解决方案,未来,其推进智能眼镜从工具属性将向“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的核心入口”升级。
结语
当前,智能眼镜市场呈现“百镜大战”态势,科技巨头与硬件厂商竞相布局。而未来基于AI和空间计算中的深度融合、光学与算力瓶颈的进一步突破,AR眼镜在未来3-5年有望从专业玩家市场扩展到大众消费市场。那么,不妨一起期待AR眼镜的的“iPhone时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