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在社交媒体平台X发布消息称,目前全球已有12人植入Neuralink设备,累计使用设备2000天,使用时间超15000小时。
据了解,该公司自2024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许可后,便开始对脑部植入物进行人体试验。Neuralink表示:“我们期待与所有参与者继续探索神经接口的各种可能性!”

脑机接口业务版图迅速扩张
前不久,Neuralink刚向投资者展示的一份内部文件披露,文件提到,Neuralink计划在未来六年内运营五家大型诊所,并至少推出三个类型的脑机植入设备。
可以说,创立于2016年的Neuralink,寄托着马斯克对“人机共生”时代的畅想。而这份灵感,正是来源于《神经漫游者》等科幻电影中描绘的人与机器深度融合的未来画面。
整体来说,Neuralink的初衷既有短期医疗目标(治疗行动、神经系统等疾病),也有长期愿景(增强人类能力、探索深层意识),让人类在面对技术飞速发展奇点时,仍能保持未来竞争力。

行业催化不断
从业界关注度来看, 用意念玩游戏、靠想法来打字……曾经科幻电影里的“意念控制”桥段,如今正逐渐走进现实。这背后都源于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突破,对人类本质可能产生的根本性改变,已然拉满大家期待。
在医疗领域,脑机接口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涵盖神经康复治疗、脑控假肢操控以及情绪调节管理,同时还涉及癫痫、帕金森病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此外,脑机接口可解读患者 “抬手”等运动意图,转化为机械臂、康复机器人等设备的控制指令,通过重复性训练促进神经重塑与功能恢复。
另一边,数据显示,脑机接口的全球市场高速增长,将为这个领域打开了向上的通道。2025 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计达 19.5 亿美元。其中,消费级应用(如睡眠监测、专注力训练)和医疗康复(如卒中后外骨骼控制)成为主要增长极。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脑机接口技术加速发展,产业政策日趋明晰,一些企业加速推进脑机接口的创新技术研发,产业链中上游的技术进步带来下游应用端不断突破,以及国内脑机接口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并向产业化目标迈进。
微美全息构建脑机产业发展基石
公开资料显示,微美全息(WIMI.US)作为脑机接口领域的重要参与者,长期聚焦非侵入式与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开发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的脑控机器人技术,实现操作员通过脑电信号控制协作机器人完成组装任务,效提升了人机交互效率,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同时,微美全息以技术研发为核心,进一步整合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资源,加速技术攻关,已申请包括全息脑控机器人系统在内的数百项专利,全力推进脑机接口与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的融合,构建脑机+量子计算+机器人多元技术生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人机交互时代。
总结
整体来说,脑机接口这项技术具备显著的创新性、交叉性与前沿性,是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精准医疗、智能交互、人机融合等前沿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从当前市场进度来看,脑机接口技术已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在解码、控制与调控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正在成为引领未来产业方向的关键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