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象原创(源初/文)每年的PT展是信息通信行业的盛会,聚焦尖端科技,汇集行业精英,引领ICT行业发展趋势。从上游解决方案到您手中的智能潮品,我们完整贯穿ICT产业链,邀您参与信息通信技术在各行业和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万千赋新,让万物生长。
其中数智技术创新是重要的看点之一,代表了通信行业的未来技术演进方向,也能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方式,来畅想未来的科技世界样貌。今年的PT展上,面向未来的新连接、新智能、新伙伴携手亮相。
新连接:5G-A、毫米波、6G
本次PT展,围绕5G-A、6G、毫米波的展示自然值得关注,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项目,而是一个以点带面,串起通信迭代的链条。
5G-A的技术迭代也正在为6G的发展铺路,例如5G-A正在开启AI融入RAN侧的新时代,提升网络与终端的性能和效率,也引出了6G的关键目标,即让AI成为网络的“DNA”。6G还将继续沿用5G的空口基础,并重点改善覆盖范围、频谱效率和容量,适用于现有的FDD、TDD频段以及新的频谱资源。6G的Giga-MIMO技术将利用6-15 GHz的新高端中频段频谱,提供额外的广域容量,并复用现有3.5 GHz宏基站和回传网络。演进到全双工通信将带来更好的覆盖与灵活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需求。5G-A的通感一体研究也将成为6G网络中的一项重要功能,该功能还能与定位功能互补,使无线网络更高效,并为生态系统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身处在这一演进过程中,也能感受频谱资源使用的全新拓展。有报道称,今年预计会有更多企业获得毫米波专网频率许可,将会涵盖港口、制造业、电网等多个垂直领域,26GHz毫米波5G专网应用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6G还将进一步实现频谱的拓展,低于2 GHz FDD频段将助力实现无处不在的连接,面向6–8 GHz高频中频段将实现容量的提升。
从5G向6G的演进将显著提升无线连接能力,改善覆盖、容量、性能等核心指标,同时支持AI、感知、数字孪生等新服务。6G将针对AI驱动的智能设备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进行优化,目标是在2030年左右实现部署,高效支持“智能计算无处不在”,并在网络边缘创造新的价值。同时,从5G向6G的过渡将重新定义无线通信格局,带来远超速率和连接性的进步。
新智能:通感一体、人工智能、边缘智能
通信行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大潜力在于,不仅能够通过连接来提供“大脑”,还能依靠无所不在的连接来实现对世界更真实的感知。同时,还能通过将智能下沉至RAN侧的方式,为使用者提供反应更快、安全更有保障的边缘智能。PT展上围绕智能的展示项目同样不少。
例如,随着AI+大模型快速迭代,智能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中国移动创新推出AI+智算中心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以标准化架构重构为基石,全面整合空间、电力、制冷、算力全维度技术要素,夯实智算发展基础。“三位一体”Mini智算模方大幅提升模型训练效率,元泉解耦型冷板式液冷机柜实现架构解耦与双重兼容,AI+物理模型双引擎数据中心智慧运维平台深度优化能效。通过搭配特色EPC一体化交付的端到端服务,中国移动充分发挥统筹规划、敏捷交付、技术引领优势,有力推动数据中心向绿色化、集约化、高密化、智能化加速转型。
中国电信全面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发挥云网融合优势,把握智能化发展方向,在AI领域积极谋划,打造“1+1+1+M+N”人工智能体系,包括1个智算云底座,1个通用大模型底座,1个数据底座,M个内部大模型,N个行业大模型,不断推动云、网、AI能力赋能全社会的智能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电信从“Network for AI”和“AI for Network”两大方向发力,赋予了“AI+网络”新的内涵。其中,中国电信在业界率先提出通过长距无损智算网构建分布式智算集群的创新方向,构建了首个基于800G的广域智算中心互联网络,夯实智算业务发展基础;加速推动AI RAN商用落地,研发“智慧内生基站”,实现AI与无线接入网络(RAN)的深度融合,并完成机械导盲犬实验,首次实现IMS网络自智示范应用;中国电信网络大模型赋能云网运营全流程全场景,实现网络优化和运维的智能化、自动化,助力故障处置效率和业务交付效率双双提升30%。
中国联通加快建设智算基础设施,在AIDC、AI算力、AINet、AI调度平台的基础上融合创新,横向联网,纵向汇能,打造“全域供给、全栈自主、全局调度、全场景服务”的“新型一体化智算基础设施(AI Infra)”,推进算网融合新生态。同时,中国联通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构建了“多模共生、普惠速成、数智融合、场景深耕、安全自主”的元景大模型体系,不但包含联通自研的30多个不同参数和模态的元景大模型,还引入了100多个业界主流模型。
新伙伴:具身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
具身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与通信之间有着紧密的协同关系:具身智能让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在真实世界中感知、决策与行动,而数字孪生则将物理对象和系统映射到虚拟空间,形成精确的镜像环境;虚拟现实为人类与智能体提供沉浸式交互界面,使信息与体验得以直观呈现;而通信技术则是连接这一切的基础桥梁,保证真实世界、虚拟世界与智能体之间的数据能够实时、低延迟地流动,从而构建出一个虚实融合、智能协同的整体生态。
也就是说,曾经位于云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助手、虚拟世界,如今将在通信的助力下,拥有具体的形态,可视化的情绪表达,甚至人类也能戴上虚拟现实设备,走进曾经那个一屏幕之遥的世界。例如,通过融合方案的模组,就让普通机器人深度融合端侧智能与云端大模型优势,赋予机器人接近人类的“思考”与“倾听”能力。有效攻克了AI模型定制、轻量化部署及低延迟交互响应等关键挑战,推动机器人从“机械执行”跃升为“主动感知、智能思考、自然交流”的AI智能体。
本次PT展上,观众同样可以通过现场体验项目,来与机器人进行互动,或是参观数字孪生项目如何赋能现实产业,还能亲自戴上XR设备体验虚拟与现实的交互。
在PT展,感受新连接、畅想新智能、牵手新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