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固定一 >> 正文

2025年PT展观察:数智融合构建智慧生活、生产新图景

2025年9月24日 18:08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易欢)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数智融合应用已成为推动各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盛大启幕,作为亚洲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信息通信盛会之一,它将全面展示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及产业融合的成果,与此同时,这次展会也为我们洞察数智融合应用的现状与趋势,提供了绝佳契机。

数智融合提升智慧生活新体验

如今,数智融合应用的触角已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重塑着我们的世界。在智慧生活领域,5G消息让沟通更加便捷高效,数字人走进人们的日常,带来新奇的交互体验;云VR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紧密相连,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开启奇妙的探索之旅;智慧教育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数智融合沉浸式智慧教育系统,利用投影、雷达等设备搭建沉浸式智慧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让学生牢记知识点 ;智慧医疗借助远程诊疗、智能诊断等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及时、精准的医疗服务。

具体而言,在个人场景层面,“人人都有智能体” 正逐步成为现实 。智能化应用持续迭代升级,消费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朝着多维化方向发展,业务模式也在加速向多模态智能体交互转变。运营商携手华为,在云、网、智、业全域进行协同创新,为消费者带来了卓越的 AI 体验,能够基于个人的习惯和喜好,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个性化辅助。目前,运营商与华为联合打造的云智手机类产品,在集成强大 AI 功能的同时,还大幅降低了使用门槛 。

此外,在中兴展区,5G自由屏凭借27英寸高清触控大屏,集成电视、超大PAD、云电脑等多元功能,全空间场景自由适配,随心移动;二合一云笔电融合“电脑+平板”双应用,实现Android/Windows系统秒级切换;二合一云PAD具备本地/云端双模式,一键式AI入口,是平板,也是电脑;AI协作智会屏,凭借业界首款一体式四目专业镜头+16mic天籁算法,结合多模态人像分割呈现技术,实现从基础融合到高阶智能的全新升级,高效赋能远程协作;与此同时,现场呈现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深度打造的中兴小鲜60臻情版、磐石AI手机畅行60系列、远航60Plus,推动科技普惠。

家庭场景方面,“AI 管家” 正不断走进千家万户 。“家” 不再仅仅是 “居住空间”,而是逐渐升级成为懂用户的 “家庭智能体中心”,开启了数智生活的全新范式 。智能应用从单一的被动控制,升级成了主动感知服务,应用场景也从家居控制拓展到跨领域融合,涵盖娱乐、健康、教育、安防等多元需求。

中兴通讯打造“万兆AI家庭”生态,从高速联接到智慧内核,再到无处不在的交互与陪伴,让家不止于智能,更在于懂你。

运营商凭借智慧的终端和强大的云端,持续拓展业务边界,实现了全场景服务闭环,例如实现一句话看电影、一句话买菜、AI 情感陪伴、AI 健身游戏、AI 健康助理等功能。并且,运营商还借助自身的数据积累优势,整合个人与家庭数据,将 “单点智能” 转变为 “全场景无感衔接” 的贴心服务,提供 “懂你所想、连你所需” 的畅快体验,让智能不再局限于某一设备或某一领域,而是渗透到生活的每一处细节,真正推开了智能时代的大门。

在中国联通展区,我们看到家庭娱乐方面推出的智家通通和AI赋能新通话,为用户提供高度定制化、便捷智能的一体化家庭解决方案,全面满足家庭用户在生活与娱乐中的多样化需求;智慧办公学习场景呈现云智手机、云智电脑等智能终端,充分发挥云端AI算力与联通网络优势,让用户随时随地享受流畅高效的数字体验;智慧支付环节重点展示了联通支付数字货币在跨境场景的创新应用;AI全时空连接终端与联通万兆网络等应用,全面展现了中国联通在智慧生活领域的多元布局与创新实力。

中国联通还在展区打造了集万兆3D观影、万兆云电竞、万兆云盘传输于一体的全光臻宽带万兆应用场景,生动呈现低时延、高带宽、大容量的下一代网络能力。观众可现场体验超高清流畅观影、沉浸式竞技对战以及大文件秒传的高效性能。

融合技术构建智慧生产新图景

在智慧生产方面,成果同样显著。目前,5G广泛融入千行百业,已覆盖国民经济的86个行业大类,5G+工业互联网项目累计超过1.85万个,成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落地,“三新经济”增长值超过24万亿元。

5G+工业互联网让工厂实现智能化生产,生产线上的设备通过网络紧密协作,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智能物流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智能调度与优化,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服务质量;无人驾驶技术在物流运输、矿山作业等场景逐步应用,不仅提高了作业安全性,还提升了作业效率。比如,在一些汽车制造工厂,通过数智融合技术,生产线的自动化率大幅提高,生产一辆汽车的时间大幅缩短,且产品的合格率显著提升。

其中,中国移动构建了全栈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多模态“九天”通用大模型,布局50余款行业大模型,服务各行业智能化发展。在国家部委指导下,建设人工智能焕新平台,打造开源开放生态,带动“国芯国模”技术和生态成熟。与地方政府共同设立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沉淀共性技术底座、打造标杆应用,以AI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中国电信以第一科技“息壤”为核心,基于云网融合提供“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的智能云服务,助力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发展。其推出的全模态、全尺寸、全国产星辰大模型,满足大模型选配、应用场景创新等多样化需求。推出8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30多个智能体应用,服务行业客户超2万家。

现场,我们看到数智融合应用发展态势迅猛,以上只是其成果的冰山一角。展望未来,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交融,无疑将引领产业数字化迈向新高度,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编 辑:路金娣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精彩视频
中国卫通:加快建设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中国联通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廉士国: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实体经济
中国移动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杜倩:新的信息形态不断涌现,科技和产业正在加速创新融合
中国电信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副总经理曹磊:中国电信致力于成为智能算力的主要提供者
精彩专题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