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引领卫星互联网发展新方向,“星地融合·星耀未来--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行

2025年9月25日 19:09  CCTIME飞象网  

从地面到星空,从5G到6G,中国通信力量正加速重塑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格局。2025年9月25日,“星地融合·星耀未来——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中成功举办。会上,中信科移动正式发布“九万里计划2.0”,这是继2023年提出“九万里计划1.0”后的重大升级。此次“九万里计划2.0”的发布,标志着中信科移动在星地融合网络建设上迈入新阶段,将以更完善的技术体系与更开放的生态协同,推动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向高质量、规模化应用加速演进。

此次论坛由中国信科集团、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空间微波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中信科移动承办。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晓慧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做主旨演讲;中国信科集团副总工程师、中信科移动首席科学家孙韶辉博士做卫星互联网主题报告。与会领导嘉宾还包括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武汉市经信局副局长丁兴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投促局副局长曹光明、中信科移动董事长孙晓南等。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晓慧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做主旨演讲

中国信科集团副总工程师、中信科移动首席科学家孙韶辉做卫星互联网主题报告

中信科移动总经理范志文

发布“九万里计划2.0”

中信科移动总经理范志文在现场正式发布中信科移动“九万里计划2.0”暨“卫星互联网合作伙伴计划”。“九万里计划”旨在政府指导下,携手运营商、商业航天、通信产业链、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全球全域无缝覆盖的星地融合网络建设。“九万里计划2.0”在前期技术积累、场景验证与生态搭建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产业协同与应用拓展。通过联合卫星总体、载荷总体、天基承载网、卫星通信芯片、卫星测试验证、卫星终端应用、卫星运营等企业,搭建产业协同平台;持续挖掘并落地应急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物联网服务、海洋与航空等创新应用场景;以技术升级驱动产业价值提升,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卫星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信科移动高级技术专家康绍莉博士发布了由中信科移动联合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信科)编制的《低空智联网场景和关键技术白皮书》。白皮书要点包括以下重点:一是在深入剖析“低空智联网”与“低空经济”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典型应用场景与关键技术需求;二是提出低空智联网的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路线,明确其正向“空—天—地多层次立体协同覆盖的智能网络”演进;三是展望未来,低空智联网将成为支撑多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型基础设施。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移动研究院星地所所长邓伟、中国电信卫星公司首席专家蔡亚星、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魏进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总师陈东、空间微波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旭、北京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CTO周伟敏等专家,围绕卫星互联网“生态赋能、创新实践”主题分别进行了分享。从标准演进与技术路线到商业模式与应用落地,嘉宾们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见解,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作为移动通信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与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先锋,中信科移动持续推动星地融合标准体系构建:在3GPP NTN标准框架下实现我国首次立项突破,并多次牵头立项推动NTN议题标准化研究;在ITU框架下牵头多项标准立项,在国内CCSA牵头推动多个标准,成为星地融合标准建设核心力量。

在产品与技术方面,中信科移动已打通卫星互联网全产业链,形成全栈自主可控能力与完备的产品序列,涵盖星载基站、星载相控阵天线、地面信关站、专用终端、核心网、网管系统以及测试仪表等,能够为客户提供从规划、建设到运维优化的端到端技术与工程服务,系统性支撑卫星网络建设与运营。

在应用层面,中信科移动将卫星互联网与地面5G/6G络深度融合,率先探索“空—天—地”多网协同的全场景通信模式。该模式既能满足城市热点区域的高容量与高可靠需求,又有效弥补偏远、特殊和应急场景的连接短板,形成“广覆盖、强韧性、可持续演进”的全方位服务能力,推动行业物联、海洋与航空等关键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随着“九万里计划2.0”的发布,将有助于我国在星地融合通信领域的产业链协同创新将进一步加强。该计划以标准牵引、产品驱动与生态协同为主线,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与跨界合作,促进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拓展,全面助力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保持持续引领,加速构建面向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新格局。

编 辑:路金娣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精彩视频
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捕捉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精彩瞬间,飞象带你穿越人海,直击科技前沿!
华为中国地区部副总裁黄雒蒙:加速CT与IT融合创新,打开行业发展新空间
中国信科集团副总工程师孙韶辉:深入开展通智融合,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精彩专题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