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万兆光网创新论坛成功召开我国万兆光网试点取得积极成效

2025年9月25日 20:35  CCTIME飞象网  

万兆光网是光网络的升级演进方向,也将是未来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推进万兆光网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万兆光网试点建设部署,推动网络向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升级演进。为助力推进万兆光网试点相关工作,加快万兆光网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产业交流合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万兆光网创新论坛,于2025年9月24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顺利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地方通信行业主管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基础电信企业、万兆光网产业链企业、万兆光网试点园区、工厂和小区单位代表等各方的领导和专家,深入探讨了万兆光网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共同分享了万兆光网试点的具体应用与创新实践。

领导致辞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孙姬副司长指出,光网络是支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底座,要促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应用,坚持“建、用、研”统筹推进,加快千兆普及,深化万兆试点。孙姬副司长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固本强基,夯实网络底座。二是协同聚力,筑牢产业能力。三是创新驱动,加快应用发展。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发表致辞。他表示,以万兆光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不仅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网络底座,更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要抢抓万兆光网发展机遇,以系统性思维引领万兆光网发展,携手共建创新、开放、包容、共赢的万兆光网产业生态。他提出要加强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深化融合应用,赋能行业转型;拓展国际合作,共筑发展格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科技委韩夏常务副主任发表致辞。她表示,要紧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万兆光网技术创新、试点应用和产业繁荣,助力巩固提升我国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要加强系统布局,筑牢网络底座;深化技术融合,驱动创新突破;聚力协同创新,夯实产业根基。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闻库理事长发表致辞。他提出,光网络正经历着从千兆向万兆的技术演进,加快推进万兆光网部署和技术产业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要强化网络建设,筑牢发展基石;深化技术创新,引领标准先行;拓展应用赋能,激发生态活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敖立总工程师以《万兆光网技术发展及我国万兆光网试点进展情况》为主题作演讲。他指出,万兆光网关键技术,包括50G-PON超宽光接入、400G/800G高速光传输、FTTR与新一代无线局域网协同、光网络与人工智能融合等,正逐步成熟发展,我国万兆光网试点工作按期推进,从万兆光网试点中期进展来看,“万兆小区”、“万兆工厂”、“万兆园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果。他建议各试点单位下一步积极推进万兆光网试点验收等工作,组织开展技术测评,并以试点为引导,协同产业各方,加快推进构建万兆光网创新发展生态。

在推进万兆光网试点部署应用方面,一些地方形成了先进的地方经验,树立了良好的发展示范。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刘宝二级巡视员分享了江苏省推进万兆光网试点的实践经验。他表示,江苏目前万兆光网试点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万兆园区关键指标提升明显,高效支撑工业控制、在线仿真等应用场景。下一步,江苏将有序推进万兆光网试点应用,推动网络升级演进,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万兆光网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基础电信企业、设备制造商和应用单位等产业链各方的协同推进。来自中国联通集团、中国移动集团、华为、中兴以及上海市模速空间“万兆园区”试点、湖北宜化集团“万兆工厂”试点、杭州杨柳郡“万兆小区”试点的技术专家,就万兆光网试点内容与探索实践进行了主题分享。

论坛还发布了《电信普遍服务发展状况》蓝皮书,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电信普遍服务经验,回顾了我国十年电信普遍服务开展历程与成效,为未来深化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工作,推动弥合数字鸿沟、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万兆光网产业交流协作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相信通过全行业和产业链的凝聚共识、躬行实践,未来必将推动我国万兆光网创新发展取得新的突破,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网络基础,为助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精彩视频
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捕捉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精彩瞬间,飞象带你穿越人海,直击科技前沿!
华为中国地区部副总裁黄雒蒙:加速CT与IT融合创新,打开行业发展新空间
中国信科集团副总工程师孙韶辉:深入开展通智融合,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精彩专题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