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达实智能毛利率稳步攀升,技术驱动与成本管控双轮驱动

2025年5月15日 11:31  CCTIME飞象网  

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压力与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达实智能(002421.SZ)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提质增效”的圆满答卷。根据公司年报披露,2024年整体毛利率高达27.47%,较2023年再提升3.58个百分点,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更是从16.18%跃升至20.93%。这一成绩背后,既得益于公司对成本管控的精细化运营,也离不开AIoT技术升级与自主产品战略转型的协同驱动。

成本管控与项目筛选:筑牢盈利根基

达实智能毛利率的提升,一方面要归功于项目筛选机制以及成本管控策略。年报显示,公司持续加强对意向项目的筛选力度,对客户和项目的筛选机制更加严格,对回款风险较高的客户和付款条件苛刻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优先选择现金流稳定、利润空间更优的订单。这一策略直接反映在财务数据上——2024年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虽略有下降,但毛利率提升了4.75个百分点,推动整体盈利能力改善。

另一方面,公司三项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的管控也初见成效。尽管财务费用因贷款利息而较上年同期增加3036万元,但通过压缩非必要开支,整体运营效率得到提升。年报还显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持续六年为正,货币资金储备达15.99亿元,为后续技术投入与业务拓展提供了充足准备。

AIoT技术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的关键引擎

技术驱动是达实智能毛利率增长的另一个核心逻辑。2025年3月,公司发布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V7版本,通过深度融合生成式AI大模型与园区本地化数据资源,实现了从“自动化控制”向“智能化服务”的跨越。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增强了解决方案的竞争力,还显著提升了产品溢价能力。

以智慧园区场景为例,V7版AIoT通过“知识库+物联网实时数据库”双引擎架构,将通用大模型与本地化数据结合,能够提供高度精准的决策支持。例如,当员工抱怨“六楼饭菜不好吃”,通用AI只能给出“反馈意见、尝试其他楼层”等泛化建议。

技术升级还体现在研发效率上。公司通过试运行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组建跨部门解决方案研发团队,缩短了产品迭代周期。2024年,公司累计获得专利392项、软件著作权563项,并通过全球软件界规格最高的认证之一CMMI5级认证,进一步巩固了技术壁垒。

自主产品战略转型:优化收入结构

在智慧园区市场,达实智能自主产品和解决方案竞争力凸显。年报显示,2024年智慧空间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达3.3亿元,同比增长12.9%,公司从依赖行业智能化集成业务,逐步转向以自主核心产品为内核能力的可持续演进的解决方案业务。自主产品占比的提升,不仅降低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还通过标准化模块输出,摊薄了边际成本。

以AIoT平台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成为转型抓手。公司通过“平台+应用”模式,将通用功能模块化,客户可根据需求灵活配置。此外,平台以“连接、智能、开放”为核心特征,支持多租户SaaS化服务和私有化部署方式,具备从设备到平台的全栈接入能力、从全局到节点的精准运算能力,这也将进一步打开了存量市场的增值空间,为未来毛利率持续改善埋下伏笔。

生态协同与开放实验室:降本增效的新范式

达实智能的生态矩阵战略,通过技术协同与资源共享,间接推动了毛利率增长。公司与深圳智城翼云科技共建的高性能计算资源池,公司不仅确保了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能力,还显著降低了算法迭代与场景优化的成本;与高校、创业公司的合作,则加速了技术产业化进程。例如,与中山大学等高校联合申报的《大型建筑空调系统能效诊断及智能稳健高效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住建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开放实验室战略进一步放大了生态价值。以达实大厦为载体的碳中和实验场景,为合作伙伴提供了真实的物联数据与测试环境。2024年,公司基于开放实验室开发的《深圳市高效制冷机房碳普惠方法学》获批实施,创新实践了使用高效制冷机房替代传统制冷机房所产生减排量的核算流程和方法。这种“技术输出+科技变现”的模式,不仅降低了研发成本,还开辟了新的盈利路径。

展望未来:技术护城河与健康增长并重

达实智能将2025-2027年定义为“健康成长期”,目标是夯实业务基础、构筑核心能力、调整业务结构,最终转向以自主核心产品为内核能力的可持续演进的解决方案业务。对于投资者而言,达实智能的毛利率逆势增长,不仅体现了短期成本管控的成效,更揭示了长期技术驱动的潜力。在智慧城市与双碳战略的背景下,这家以“智慧百万空间,温暖亿万用户”为愿景和目标的企业,或将在行业洗牌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韦乐平详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联网技术
精彩视频
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有何“超级”之处?
北京联通双万兆AI赋能行动正式发布
专家谈 | 中国信通院曹蓟光:大模型红利加速释放AI跨行业全场景赋能
飞象趣谈第二十五期!全球人形机器人半马首秀,中国黑科技如何让机器人跑赢未来!
精彩专题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