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通宇通讯亮相2025 SATEXPO:空天地一体化卫星通信解决方案赋能全球通信

2025年5月15日 16:46  CCTIME飞象网  

[迪拜,2025年5月14日]全球领先的通信天线及卫星技术供应商——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792,以下简称“通宇通讯”)亮相2025SATEXPO全球卫星技术与应用展览会,携空天地一体化卫星通信解决方案及多项创新产品参展,全面展示其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布局与全球市场拓展战略。

图片3.jpg

空天地一体化卫星通信解决方案:构建全球无缝覆盖网络

在本次展会上,通宇通讯重点展示了其“星-地-端”全场景卫星通信产品矩阵,涵盖地面站终端、星上载荷及终端应用三大核心领域,致力于在应急防灾、远洋、渔业、智慧农业、智能交通、低空经济等全领域为全球用户提供广覆盖、大容量、低成本的卫星通信网络;致力于5G、6G及更高级别的通信系统将进一步扩展通信空间范围与交互类型,为融合网络、航天、通信、数据等多领域技术提供通信、导航、感知等信息服务的新质服务能力。

地面站终端:包括高轨(GEO)和低轨(LEO)卫星地面站天线和终端,已在国内外多个国家级项目中实现批量交付,并获得了客户高度认可。

星上载荷天线:作为安装在卫星、飞船和空间站等航天器上的关键设备,我公司通信载荷天线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星,助力手机直连卫星、天地融合网络等关键技术验证。SAR天线已用于高空无人机多次圆满完成遥测任务。测控、数传天线也在多颗卫星上使用。

动中通终端:如船载、车载、机载卫星通信天线,可满足远洋航运、航空通信及应急防灾等场景需求,有效填补传统通信网络盲区。

卫星物联网天线:已使用于多个卫星物联网星座的终端和主站上。

图片4.jpg

技术创新驱动:MacroWiFi赋能低轨卫星通信

除卫星通信产品外,通宇通讯还展示了其MacroWiFi技术,该技术采用高增益天线阵列远距离传输协议,可提供1.5-2公里超远WiFi信号覆盖和支持容纳200个用户并发在线,特别适用于偏远地区、矿区及户外广域无线网络部署。

MacroWiFi与低轨卫星通信的技术赋能融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系统级创新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低轨卫星通信的优势在于广域覆盖和移动性支持,特别适合为偏远地区、海洋和航空等场景提供骨干连接;而MacroWiFi则擅长在局部区域(1.5-2公里)内提供高密度、低成本的地面接入。将二者结合可形成"卫星骨干+地面接入"的混合网络架构:卫星负责将互联网连接传送到地面网关,MacroWiFi则负责最后一公里的用户覆盖,真正实现天地一体,达到了通信无边界。

全球市场布局:中东、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成重点

2024年,通宇通讯海外营收达4.36亿元,同比增长20.27%,其中中东、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增长显著。本次SATEXPO展会,公司进一步深化与中东电信运营商、卫星服务商等的合作,推动卫星通信终端及地面站设备在中东、南亚、非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地区的规模化应用。

通宇通讯产品已通过爱立信、诺基亚等国际设备商认证,并进入沃达丰、阿联酋电信(Etisalat)等运营商的供应链,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全球“TOP”通信设备商及各国运营商的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为全球用户提供无缝连接的数字通信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共筑空天地通信新图景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而通宇通讯已通过战略投资、并购合作及产业链整合,构建了从“研发-量产-商用”的完整卫星通信业务生态。

随着低轨卫星组网加速和天地融合技术成熟,通宇通讯计划在2026-2030年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成为国际通信基础设施核心供应商,推动全球网络向智能化、广覆盖、高可靠方向发展。

通宇通讯副总裁吴美璇表示:“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卫星通信已成为弥合数字鸿沟的关键技术。通宇通讯的空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不仅支持传统卫星通信需求,更通过与5G、6G网络的深度融合,为未来智能物联网、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提供坚实支撑。”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韦乐平详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联网技术
精彩视频
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有何“超级”之处?
北京联通双万兆AI赋能行动正式发布
专家谈 | 中国信通院曹蓟光:大模型红利加速释放AI跨行业全场景赋能
飞象趣谈第二十五期!全球人形机器人半马首秀,中国黑科技如何让机器人跑赢未来!
精彩专题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