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固定一 >> 正文

向“智能移动终端”跃迁的汽车,终极“双眼”体验与手机有何异同

2025年7月3日 06:46  CCTIME飞象网  作 者:魏德龄

飞象原创(魏德龄/文)更大更多的可触摸屏幕、随唤即应的语音助手、以及更丰富的电子化信息反馈,很多人都能感觉到,如今的汽车正重现当年手机智能化进程的熟悉轨迹。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上,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用“推进汽车从‘机械工程产品’向‘智能移动终端’的跃迁”来形容如今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变革的不断深入。

一方面,从产品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再到“中央计算”的趋势,都让汽车从用户体验到部分技术架构变得更像一部手机。另一方面,作为一辆可以在日常动辄100km/h以上高速移动的设备,安全性的要求更要贯穿始终,汽车的提升也不仅只是车内的部分,车外的能力同样重要,如何平衡两者间的关系,也是行业需要面对的课题。

中央计算与终极“双眼”体验

对于手机而言,最重要的部件莫过于SoC,它决定这部手机到底能否流畅运行当今的主流应用,大型3D游戏能够稳定在多少帧,甚至是消费者的最终换机周期。如今,在汽车领域,SoC也开始决定着厂商的算力分配,有多少被用于正在变大变多的屏幕,又有多少用于辅助驾驶,或是正在兴起的端侧AI能力。

于是,正在跃迁的汽车,在SoC的层面上,开始变得更像是手机产品。在过去五年间,汽车行业从传统MCU为基础、多个ECU协同实现汽车功能的架构,迈向中央计算架构。“正是在电动汽车平台开启了他们的创新之旅。电动平台赋予了我们重新思考‘中央计算’的机会,通过全新的软件定义汽车架构,统一管理机电系统、功耗、各类机械或数字子系统的方方面面。”高通技术公司汽车、工业及嵌入式物联网事业群总经理Nakul Duggal表示。

汽车厂商在这一过程中,也在自身产品的设计上表现出了对“中央计算”架构的需求。例如零跑汽车通过将两个SoC集成到一个域控中,来降低成本和线束复杂性,从而提高车辆效率。另外,即便是一些仍在继续采用传统架构的传统车型,也开始配置集成多计算模块的集中式分区控制器。

高通也在过去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构建起一套高度复杂,且同时具备高度可扩展性和高度模块化的架构,能够将芯片定位为打造数字座舱的专用芯片或ADAS专用芯片,以及同时支持两者的Flex芯片。

Snapdragon Ride Flex SoC作为能够满足中央计算新趋势的SoC,通过打造单芯片解决方案,免除双芯片之间的通信,从而显著降低从座舱到ADAS,以及从ADAS到座舱的传感器通信延迟,从而实现更加真实、更加出色的体验。

与此同时,汽车SoC也继承了移动平台异构计算的能力,高通正在致力于通过CPU、NPU以及大量的AI工具构建异构计算环境,在安全性和控制功耗的前提下,来支持人机界面中越来越多的图形和音频交互、AI能力的支持、ADAS级别提升等不断涌现的新需求。例如,Snapdragon Ride平台至尊版不仅集成高通自研的Oryon CPU以及NPU,还支持客户将NPU和GPU进行分区,打造混合关键级系统,同时确保ADAS和座舱系统的性能不受影响。

然而,相比于手机设备SoC只需要面对屏幕前的用户而言,正在实现舱驾融合的汽车SoC面向的是两方面工作,即“舱”与“驾”。Nakul Duggal这样描述高通对于汽车的终极体验设想:“如果把汽车视作拥有‘双眼’的平台,那么其中一只‘眼’用于机器视觉以支持车辆行驶,另一只‘眼’则用于人类视觉以营造舒适驾乘体验。”

也就是说,汽车SoC所负担的工作任务更多,一方面要让乘客享受的数字化升级所带来的愉悦体验,另一方面对于复杂路况、高难度错车泊车等舱外空间,同样需要将感知的数据,通过SoC的算力来让实现对于驾驶的助力。

关于驾驶,也就不得不提到在全新的“智能移动终端”汽车中,绝对不可忽视的一点:贯穿始终的安全。

多层级与贯穿始终的安全

“整体系统层面的视角同样至关重要,安全是贯穿始终的。”高通技术公司产品管理副总裁Anshuman Saxena表示,“安全性是Snapdragon Ride Flex最为重要的基石。”该产品通过采用混合关键级架构,例如,确保用户体验系统(不太具有安全关键性)和车辆驾驶(最高级别、最高关键级安全性)能够同时运行。高通在软件、工具和SoC中构建了许多工具和解决方案,从而实现融合架构的体验,包括系统分区、空间和时间干扰管理以及系统监控,从而在实时环境中保持负载均衡。

Nakul Duggal对于功能的融合与隔离表示:“从安全角度而言,这一Flex SoC架构在满足多样需求的同时实现功能隔离,确保座舱、网络和驾驶辅助功能实现隔离,免于相互干扰。”

具体到SoC,Snapdragon Ride平台至尊版和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均是高通历经多代技术积累打造的支持安全特性的产品。所有高通的解决方案经过全球范围的测试和验证,无论是北美、欧洲、德国还是中国的标准,均并可随时部署到符合汽车安全标准ASIL-D的系统当中。在工具链方面同样如此,均经历严格的开发、评估和合规流程后,才能完成交付。

“在汽车领域,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以安全为核心的架构展开——从芯片的品质,对质量的高度关注,到对每百万缺陷机会中的不良品数(DPPM)和可靠性的把控,始终贯穿始终。”Nakul Duggal表示,高通汽车产品的底层技术模块均以本质安全(intrinsically safe)为原则进行设计的。即在产品设计之初就采用安全架构,并通过在编写软件中所采用的流程和方案,以及压力测试能力都以安全为基础。

自2016年以来,Snapdragon Ride平台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验证,并持续进行研发与优化。凭借深厚的经验积累,平台已构建起一个覆盖超过600万公里独特车辆与交通数据的场景目录,并生成覆盖多样化场景与边缘案例的合成数据,测试总里程超过4.82亿公里。平台还采用第五代视觉感知及高性能软件定义控制器,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性能可靠。

如同智能系统、5G、Wi-Fi、应用扩展及运行能力在不同层级手机上的普及。正在“智能移动终端”跃迁的汽车,同样正在迎来一场全新驾驶体验的普及浪潮。孟樸专门在开场演讲中提到:“高通面向ADAS推出的Snapdragon Ride平台,正致力于让更安全、更智能、更互联的驾驶体验从高端专属走向人人可享,助力推动智能出行新时代的到来。”

根据不久前高通发布的技术白皮书《Snapdragon Ride:推动ADAS在中国车企与消费者中普及的解决之道》,高通凭借其前沿的技术和芯片产品,推动全球各地区的汽车创新,现已成为座舱、车载通信以及舱驾融合领域排名第一的系统级芯片供应商。这一先进地位使高通成为中国车企的首选合作伙伴,助力其为本地市场打造更智能、更安全的汽车,覆盖旗舰车型到售价在8万-10万元的主流车型。

在峰会演讲过程中,Anshuman Saxena展示的高通持续扩展的Snapdragon Ride平台产品路线图,涵盖从入门级到豪华车型。包括如今已经成为高速NOA核心平台之一的骁龙8620,通过端到端AI解决方案实现城市NOA的骁龙8650。还有在反复被提及,已经助力不少车企实现舱驾融合的Snapdragon Ride Flex(骁龙8775)。当然还少不了在峰会期间被零跑汽车宣布全球首搭的Snapdragon Ride平台至尊版(骁龙8797)。

“并非所有汽车都是10万美元(72万元人民币)级别的高端车型,汽车产品覆盖多个层级,而这些不同层级的车辆都需要具备这类功能配置。”Anshuman Saxena表示,客户和终端用户期待更多丰富的功能和平台可扩展性。

这一面向多层级的普及浪潮中,如果没有一个相当全面、完整的生态体系,一切都将难以实现。而一辆汽车中的生态要素比手机更为复杂,需要涵盖从Tier-1到软件公司等各个环节。这也凸显出已经连续举办三届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中的一个未曾改变的主题——我们一起。

“我们一起”的姿态

每年的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主题中,都有一个保持不变的前半句“我们一起”,伴随着这句话,峰会从“重新定义汽车”,到“驭风前行”,再到今年的“行稳智远”。在这一生态系统中,既包括了老牌传统车企与新兴汽车品牌,相关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也有模组、控制器厂商、通用大模型及相关AI公司的参与其中。

“高通愿继续与产业伙伴并肩而行,以‘我们在一起’的姿态,在中国这片创新热土上,书写智能出行的新篇章。”孟樸在峰会致辞的最后表示。

庞大的生态与不同的角色,为“智能移动终端”汽车带来新的功能。例如,通信模组能够以双5G连接的方式,让汽车的网联功能不局限于单一运营商,实现在不同覆盖状态下的网络不断线。通信大模型能够为汽车提供最宜适配的端侧模型,视觉理解模型还能为车辆带来新的体验升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所开发的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还能让车辆在面对本地复杂路况时,使新手也能轻松驾驭。

“生态系统对于汽车行业至关重要,无论是技术、监管,还是软件开发等,都需要与多元化的生态系统紧密协作。令人非常自豪的是,高通已真正成为汽车行业的生态系统伙伴。”Nakul Duggal表示,高通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与每一位伙伴的互动与合作。

与此同时,高通也正在构建一个相当广泛的生态系统,将各方结合在一起,以便那些进入中国的全球企业以及有出口计划的中国车企,能够一站式地获取这些整合资源。以ADAS为例,目前在全球已经有超过20个合作项目,从北美到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并汇聚了多家合作伙伴,包括卓驭科技、Momenta、元戎启行、德赛西威、科博达、车联天下、畅行智驾和航盛等。

针对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汽车生态系统,Nakul Duggal表示:“我们把研发和工程力量聚焦在如何以‘中国速度’实现这些目标。这并非一句口号,而是我们的实际行动。”高通能够为中国客户投入大量时间,深入了解合作伙伴希望打造怎样的产品,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来改变生活,同时提升安全性,符合本地生态的需求以及监管要求。

而这也是高通作为一家根基在消费电子和智能手机领域的公司,能够与汽车行业建立紧密联系的答案所在。

编 辑:魏德龄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飞象访谈:对话InterDigital副总裁兼无线实验室负责人Milind Kulkarni
精彩视频
未来出行的芯力量 向“智能移动终端”跃迁
飞象访谈:对话InterDigital副总裁兼无线实验室负责人Milind Kulkarni
2025MWC上海丨中兴通讯副总裁熊杰就AI万兆全光园区话题进行交流
2025MWC上海|中国信科:全栈算力创新应用 为AI时代构筑数智基石
精彩专题
2025 MWC 上海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