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首届全球智能机械与电子产品博览会北京推介会举办

2025年7月19日 15:11  CCTIME飞象网  

       7月17日,首届全球智能机械与电子产品博览会(AIE)推介会在北京举办。AIE将以“一展双城”新模式,于12月4日至6日在澳门和广东珠海同时举办。 

       据介绍,博览会由广东省商务厅和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中国电子商会主办,得到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澳门特别行政区招商投资促进局和珠海市人民政府支持。

  图为首届全球智能机械与电子产品博览会北京推介会现场

  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AIE组委会秘书长刘英就展会的背景、定位、价值、目标,以及展区的设置、论坛活动的设计等做了详尽的介绍。她指出,首届AIE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科创综合优势,以“湾区智造 全球共享”为主题,以“技术风向标、全球会客厅、产业加速器”为定位,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面向全球的智能制造新技术、新成果、新业态交流合作平台,支持参展商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拓展国际市场,助力采购商了解行业动态、寻找合作伙伴,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共融,带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智能制造展会在广东举办恰逢其时。我国展会平台非常之多,但目前最缺乏的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展会平台。与广交会等其他展会不同的是,我们打造的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展示全球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对标美国CES、西班牙MWC、德国IFA等三大国际展会。”谈及展会举办的背景和目标,刘英介绍说,展会将汇聚全球最顶尖的企业,打造尖端实验室,不仅发布当前的新产品,还将发布一系列定义未来的科技创新,先进的智能机械、电子设备将在展会首发呈现。

图为AIE组委会秘书长刘英在作推介

  “我们同时打造思想风暴眼。”刘英指出,展会将邀请全球范围内顶级的智库、行业领袖,以及企业大咖,在一起共同探讨技术伦理、产业范式,以及未来的产业发展图景。

  据介绍,本届博览会展览总面积7万平方米,设有6个主题展馆,其中澳门以智能电子类产品为主,设智能通信馆、智能视听馆、创投新概念馆3个主题馆,参展企业500家左右;珠海以智能机械类产品为主,设智能装备馆、智能出行馆、智能家居馆3个主题馆,参展企业同为500家左右。展会采用“论坛+展会”模式,以“1+1+6+N”为活动主线,举办包括1场开幕式、1场主论坛、6个主题展馆,另举办N场分论坛、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发布、供需对接洽谈、科技项目路演、采购商实地考察等配套活动,同时发布全球智能机械与电子产品白皮书。

  在澳门、珠海同步进行是本次展会的一大特色,其中开幕式及主旨论坛在澳门举办。主旨论坛设在澳门威尼斯人会议中心宴会厅,展览分别设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和珠海国际会展中心。

  此外,展会还将围绕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智能通信等重点产品,举办多场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布活动以及50余场的供需对接洽谈会、技术交流。同时,展会期间还将举办大量项目路演,吸引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创新的项目与资本机构做好对接。

  基于本次博览会为所有参展企业提供展位费全额补贴的优势,目前很多大企业已积极报名参展,像联想、京东方、三星、索尼、海尔、海信、创维、格力、美的、特斯拉、广汽、比亚迪、小鹏汽车等已受邀或确认参展。刘英强调说,博览会定位为科技创新平台,组委会将严格筛选,参展企业均为链主企业,头部企业,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独角兽、隐形冠军等企业。确保平台的高端性与前沿性。展会特别设立“创投新概念与国际馆”,为拥有独特核心技术的成长型企业提供展示空间。同时组织 7万专业观众观展参会,其中重点邀约全球范围内5000位采购商和商协会的领袖代表。

  本届展会尤其注重项目的投资落地和衔接。展会期间,国家级投资平台将在会上发布年度重大技术需求清单,对于展会上首发的技术和产品,还可以链接粤港澳大湾区300亿元的科技产业基金的加持与赋能,通过组织企业实地考察,促进产业合作。刘英说,如果参展企业和项目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还可以直接享受到企业税收和个人双15%的优惠政策。

  推介会现场,参会企业代表积极踊跃发言,认为展会举办恰逢其时,结合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表示非常期待通过这样的高端对话交流平台促进企业间的技术和产业合作,帮助企业走出去,充分表达了企业对AIE展会的期待。

  来自中国电子商会各分支机构负责人以及北京电子商会及相关会员企业代表共计150余人出席了AIE北京推介会。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聚“AI+”时代合力 共启数字经济新篇章
精彩视频
中国联通郝立谦:凭借三大核心优势,携手各界伙伴共赴智能新时代新征程
中兴通讯徐子阳:夯实基础能力,构建数字转型共同体
中国商飞贺东风: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
华为杨超斌:AI应用已成为整个ICT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动力
精彩专题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2025 MWC 上海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