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微云全息(NASDAQ: HOLO)区块链状态分片模型革新存储性能世界

2025年7月21日 11:00  CCTIME飞象网  

区块链技术作为近年来的热门技术之一,凭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可靠等特性,在金融、供应链、物联网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区块链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数据量的急剧增长,区块链的存储性能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微云全息(NASDAQ: HOLO)为解决区块链存储性能瓶颈问题,深入研究了状态分片模型,积极探索并应用状态分片模型对区块链存储性能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区块链系统中。

分片技术是一种将大规模数据分割成多个小片段,并将这些小片段分布到不同的节点或服务器上进行处理和存储的技术。通过分片技术,可以将数据的处理和存储任务分散到多个节点上,从而提高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和存储性能。状态分片模型是一种基于分片技术的区块链存储优化模型,其将区块链的状态数据分割成多个分片,并将这些分片分配到不同的节点上进行存储和处理。在状态分片模型中,每个分片都包含了一部分区块链的状态数据,并且这些分片之间相互独立,可以并行处理和存储。微云全息提出的状态分片模型架构分为网络层、共识层、存储层和应用层:

(一)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节点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确保节点之间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交互和共识达成。微云全息采用了一种基于 P2P 网络的通信协议,实现了节点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和低延迟通信。

(二)共识层

共识层负责保证区块链的一致性和安全性,确保各个节点上的区块链数据保持一致。微云全息采用了一种基于 PoS(Proof of Stake)的共识算法,通过权益证明的方式选择出验证节点,提高了共识效率和安全性。

(三)存储层

存储层是状态分片模型的核心部分,负责对区块链的状态数据进行分片和存储。微云全息将区块链的状态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割成多个分片,并将这些分片分配到不同的节点上进行存储。每个分片都有一个对应的主节点和多个副本节点,主节点负责处理该分片的读写请求,副本节点负责备份该分片的数据,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四)应用层

应用层是基于区块链的各种应用程序,如数字货币钱包、智能合约应用等。微云全息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 API 和开发工具,方便开发者在其区块链平台上开发各种应用程序。

通过状态分片模型,微云全息将区块链的状态数据分割成多个分片,并将这些分片分布到不同的节点上进行存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单个节点的存储压力,提高存储系统的扩展性。在状态分片模型中,各个分片之间相互独立,可以并行处理和存储数据。因此,当有新的交易数据产生时,可以将这些交易数据分配到不同的分片上进行并行处理和存储,从而提高数据的写入速度。由于状态分片模型将区块链的状态数据分割成多个分片,并将这些分片分布到不同的节点上进行存储,因此在进行数据查询时,可以根据查询条件快速定位到相应的分片上进行查询,从而提高数据查询效率。

微云全息(NASDAQ: HOLO)应用区块链的状态分片模型优化存储性能的相关技术和方法。通过对区块链存储性能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状态分片模型的原理和架构。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状态分片模型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为区块链的存储性能提升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微云全息也将继续加大在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投入,不断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聚“AI+”时代合力 共启数字经济新篇章
精彩视频
中国联通郝立谦:凭借三大核心优势,携手各界伙伴共赴智能新时代新征程
中兴通讯徐子阳:夯实基础能力,构建数字转型共同体
中国商飞贺东风: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
华为杨超斌:AI应用已成为整个ICT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动力
精彩专题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2025 MWC 上海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