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基于量子重加密技术构建区块链数据共享解决方案

2025年8月7日 10:17  CCTIME飞象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数据的共享和安全往往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传统的加密方法在面对日益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复杂的网络攻击时,安全性受到了挑战。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通过引入量子重加密技术,构建了一种创新的区块链数据共享解决方案。

量子重加密技术(Quantum Re-encryption)作为应对量子计算威胁的前沿解决方案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断变换加密密钥,即使数据被截获,由于密钥的即时更新,攻击者也无法长时间持有有效的解密信息。该技术结合了量子密钥分发(QKD)的高安全性与重加密策略的动态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绝对安全。

量子密钥分发: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如不确定性原理和不可克隆定理,实现安全可靠的密钥传输。QKD系统通过量子信道发送量子态(如光子),接收方测量这些量子态以生成共享密钥,任何试图窃听的行为都会改变量子态,从而被检测出来。

动态重加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被多次加密,每次加密使用不同的密钥,且这些密钥通过QKD实时生成并分发。当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时,接收方使用新的密钥对数据进行重加密,然后继续传输。这样,即使某个加密层被破解,后续的数据仍然是安全的。

微算法科技基于量子重加密技术构建的区块链数据共享解决方案为解决数据安全和共享问题提供了一种创新且有效的途径。解决方案由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区块链平台、智能合约引擎以及数据重加密模块四大部分组成。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负责在参与数据共享的各个节点之间实时生成并分发量子密钥。区块链平台作为分布式账本,记录数据共享过程中的所有交易和权限变更信息。智能合约引擎自动执行数据访问权限的授予、验证和撤销等操作,确保数据共享的合规性和自动化。数据重加密模块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根据区块链上的指令和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提供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动态重加密。

初始化阶段:各参与方通过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建立安全通信通道,并生成初始共享密钥。

权限授予:数据拥有者通过区块链平台发布数据共享请求,并指定接收方的身份和访问权限。智能合约引擎根据请求生成相应的权限凭证,并将其记录在区块链上。

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重加密模块根据区块链上的权限凭证和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提供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多次重加密。接收方在收到数据后,使用自己的私钥和区块链上提供的密钥进行解密。

权限变更与撤销:若需变更或撤销数据访问权限,数据拥有者可通过区块链平台发起请求,智能合约引擎自动执行权限的更新或撤销操作,并将相关信息同步到区块链上。这一过程确保了数据访问权限的动态管理和及时响应。

基于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加密方法,从根本上保障了密钥传输的不可窃听性和不可篡改性。即使面对量子计算攻击,量子重加密技术也能保持其固有的安全性。微算法科技基于量子重加密技术的区块链数据共享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跨境支付、证券交易、保险理赔等场景中,实现敏感金融数据的安全共享和实时验证。在患者信息、病历记录、药物研发等数据的共享中,确保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同时,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研合作。在政务数据开放、公共服务共享等领域,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办公,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在设备互联、数据交换等场景中,确保物联网设备间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共享,为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基于量子重加密技术的区块链数据共享解决方案,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引领着数据共享领域的新一轮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基于量子加密技术的解决方案将在未来数据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柯瑞文: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
精彩视频
华为史振钰:智能体从办公走向生产,AI成为生产力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构建具身智能的免疫系统,从安全服务到人机共生的新范式
广汽副总经理閤先庆: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石
IDC中国副总裁钟振山:未来的市场趋势是从单一智能体产品逐步转向智能体集群
精彩专题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2025 MWC 上海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