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正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通信行业资产管理也迎来了精细化、智能化、全周期化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浪潮通信信息推出资产效能管理平台,以“全生命周期管控、数智化效能提升”为核心理念,通过打通数据壁垒、构建智能分析体系,助力运营商及行业客户破解资产流失、低效闲置等难题,引领通信行业资产管理数智化变革。
行业痛点与政策驱动下的转型需求
通信行业资产规模庞大、种类繁杂,长期以来面临多重管理挑战:部分网络资产低效运转,未能释放最大价值;资产全生命周期履历记录碎片化,跨系统数据壁垒显著;异常状态预警滞后,导致账实不符、审计风险攀升,严重制约了行业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正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明确要求企业强化资产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管理。运营商集团层面也提出“提升网络资源利用效率、深化低效无效资产治理”等专项要求,推动资产运营向价值驱动转型。在此背景下,通信行业迫切需要数智化解决方案,实现资产从采购、入库到退网、处置的全链条可控,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与管理效能。
全周期数智管控,三大核心优势构筑竞争壁垒
浪潮资产效能管理平台以网络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依托三大核心能力,构建起覆盖高价值资产与低效无效资产的精细化管理体系,为运营商提供“看得见、管得准、用得好”的资产管理新范式。
多域数据融合,筑牢数智化管理基石
平台打破资管、网管、故障、代维、网优、资产等系统的数据壁垒,通过数据自动对接、关联、清洗,构建自动化、精细化的资产分析模型,形成统一数据底座。无论是北向OMC的在网状态数据、供应链的出入库记录,还是代维工单的在途信息,都能实现跨系统联动,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智能分析预警,激活资产动态管控能力
整合资产全生命周期履历监控、动态化智能评估与全链条异常预警功能,实现资产“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通过SN码关联追溯高价值板卡完整轨迹,配置可视化规则自动识别低效无效资产,对“在库、在途、在网”状态进行全链条分析,当设备连续离线超30天,系统自动标记“低周转”并触发预警,让资产异常无所遁形。
全流程闭环管控,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集成自动清查、审批管控、整治对接等流程,形成“识别→评估→决策→执行→验证”的完整治理闭环。例如,高价值资产离网15天未入库或入网时,系统自动派发异常工单,要求30天内闭环处理,逾期可申请延迟并加强跟踪,大幅缩短治理周期,让资产处置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驱动”。

典型场景落地,彰显数智化价值
场景一:高价值板卡闭环管控
浙江某运营商引入平台后,通过高价值板卡履历分析与异常预警,实现了动态监控与跟踪闭环。建设前,该运营商需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物资分析跟踪,全年耗费12625人天;平台落地后,年节约人力成本9875人天,完成2300余块板卡处置闭环,逆向物流30天闭环比达90%,显著降低资产丢失风险。

场景二:低效无效资产盘活
浙江某运营商在实践中,通过平台的自动化识别与处置,解决了低效无效资产核查耗时问题。此前每季度核查需耗费1960人天,平台应用后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年节约同等人力成本;同时精准识别3万余套低效设备,通过利旧、退网等方式,节约电费、租费等超2500万元。

浪潮资产效能管理平台已在浙江、河北等地运营商落地实践,为通信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数智化资产管理方案。未来,浪潮通信信息将进一步融合大模型、智能体技术,拓展资产智能循迹、图像质检等功能,实现“不在网、不在库”资产的智能寻迹与闭环管控。同时,扩展更多行业客户,推动平台在更多场景的应用,助力运营商及行业客户实现资产管理的持续升级,为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