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投资热度攀升,阿里/京东/微美全息齐上阵探寻长期发展潜力

2025年8月11日 11:36  CCTIME飞象网  

可以说,进入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一波罕见的融资洪峰。5月末,京东(JD.US)被曝B+轮融资进入智元机器人股东名单;6月下旬,腾讯(TCEHY.US)、阿里(BABA.US)等纷纷入局参股宇树科技。

相较之下,资本市场热度也持续攀升,根据摩根士丹利5月份的一份报告,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万亿美元。国内,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该行业目前处于发展的前沿。

产业链投资机遇凸显

事实上,今年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技术与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产业升级进程不断加快。据最新数据,我国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已超70%,今年产业规模有望达到379亿元以上。

目前,全国已在50多个细分领域开放应用测试场景。在实际环境的打磨中,类似“关节”这样的技术突破不断出现。在养老服务中心,保姆机器人能完成叠衣服、端茶倒水等工作,部分还可提供精准的健康监测服务。

政策层面也相继颁发,如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人形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并细化了技术路径、场景应用和发展目标。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配套扶持政策,为行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值得一提,日前,众多智能机器人亮相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成为吸睛焦点。除了会格斗、书法等“能文能武”的机器人外,大会现场还展示有多款在生产、生活多样化应用场景中“会干活”的机器人,呈现机器人从“动起来”到“用起来”的创新突破。

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当前来看,人形机器人正处于“技术验证向产品迭代”的关键期,短期需理性看待商业化进度,长期应关注技术积累与场景适配能力。随着资本助力与政策引导,行业有望在未来3-5年实现质的突破,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生活圈”。

微美全息挖掘长期空间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前沿领域,正逐步从概念走向商业化落地。资料显示,微美全息(WIMI.US)凭借技术研发与场景拓展的双重优势,积极布局这一赛道,完善产业链协同、扩大产能布局,已跻身人形机器人赛道头部,旨在挖掘长期市场空间。

目前,微美全息加速突破机器脑、AI视觉、机器算法等关键核心部件,并成立高标准智能机器人创新研发中心,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微美全息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垂直整合具身智能产业链,目标助推人形机器人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有望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关键位置,分享万亿级市场红利。

结尾

随着科技的不断整合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无论是自主研发的技术突破,还是产业链的升级,都令人振奋,彰显出“前沿科技未来已来”的坚定信念。因此,可以相信,未来,伴随科技的不断革新,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生活的“伙伴”,为人类带来更高效、更智能的生活体验。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柯瑞文: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
精彩视频
华为史振钰:智能体从办公走向生产,AI成为生产力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构建具身智能的免疫系统,从安全服务到人机共生的新范式
广汽副总经理閤先庆: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石
IDC中国副总裁钟振山:未来的市场趋势是从单一智能体产品逐步转向智能体集群
精彩专题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2025 MWC 上海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