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2025年9月17日 17:30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 9月16日,中国移动举办“融合量通智,共启新未来”——量子科技前沿创新论坛。中国移动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宇红出席并发表题为《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演讲。

黄宇红指出,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6G网络的深度融合赋能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量子计算正迎来发展拐点,逐步从技术突破期迈向加速发展期,主流技术路线稳步前进,新路线也取得一定进展,头部资源聚集效应进一步放大,产业化进程逐步加速。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科学研究范式,推动科研从“假设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将为量子计算的科研注入新的动力。此外,6G作为通感算智深度融合、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的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网络结构更加复杂、带宽和天线数进一步增加,计算复杂度与功耗性能将成为影响6G商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6G网络的深度融合将为全球科技发展带来技术变革新机遇。

中国移动积极推进量通智融合创新,以战略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立足中游,赋能上游,带动下游,围绕量子硬件、软件、算法和应用体系化布局量子计算全栈技术。一是以装置为基,打造科研基座,支撑全栈研发。建成系列量子计算科学装置,其中“无极一号”离子阱装置支持100量子比特操控,综合性能达到业界一流水平。二是以软强硬,突破规模和保真度瓶颈,提升系统整体性能。提升量子计算单机的规模与质量,探索多机互联技术,利用AI技术赋能量子计算的软硬件研发,全面提升硬件性能与软件效率。三是以云带量,并网多制式算力,实现四算融合调度。打造“五岳纪元”量子计算云平台,并网4种技术路线量子计算机,成为首个入驻科技部国家超算互联网的量子云平台。四是以用促研,挖掘量子算法潜力,拓展量子计算应用。近期,结合当前量子计算机能力,深挖量子算法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中远期,提出量子神经网络模型和系列基础量子算法,用于解决信息通信中普遍面临的复杂信号处理、大规模优化等难题。

黄宇红表示,尽管当前量通智融合展现出广阔前景,但在理论、工程与应用方面依然面临能力边界不明、硬件能力弱、软件生态割裂等九大挑战。基于此,她提出中国移动将深度实施量子计算装置开放、量智融合创新联合体共建、量通智融合应用赋能三大计划,利用央企在创新资源汇聚、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的资源禀赋优势,与产业链各环节协同攻关,加速量子产业化进程。

编 辑:孙秀杰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共谱“AI+”时代华章
精彩视频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周:筑牢数字安全根基,共绘高质量发展未来
移起向青 智绘高原 青海数智化主题探访活动
记者探馆光博会:寻找隐藏在生活中的“科技之光”
既熟悉又陌生的光博会,光学映射下的科技进化浪潮
精彩专题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ICT产业2025年中业绩盘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