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迈瑞医疗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营收167.43亿元,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虽然迈瑞医疗上半年业绩有所下滑,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国际业务逆势增长5.39%,占整体收入比重提升至近50%。
迈瑞医疗具备穿越周期的韧性,并非偶然,而是源于“自主研发创新+补强补链式并购”的双引擎战略协同。
据迈瑞医疗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7.77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10.61%。迈瑞医疗表示,“自主创新是迈瑞医疗的初心,也是驱动公司发展的基本战略。”
目前,公司已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具有强大的产品工程化和系统集成能力,设有十二大研发中心,分布在深圳、武汉、南京、北京、西安、成都、杭州、美国硅谷、美国新泽西、美国明尼苏达、芬兰海肽和德国德赛。报告期内,武汉研发基地顺利建成并于2025年7月正式开园。
自2008年开始,迈瑞医疗先后收购Datascope、Zonare、杭州光典、海肽生物、德赛诊断、惠泰医疗,实现了产品矩阵、核心技术与全球市场的多重突破,支撑公司向数智化、流水化、国际化战略方向发展。
在这一战略框架中,迈瑞医疗的并购逻辑,从不止步于扩大收入、增加利润这种简单的“加法”思维,而是以主营业务深耕和长远战略布局为核心,聚焦补强补链式并购,致力于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协同与业务互补,释放“乘法”效应。
以流水化转型为例,从行业视角看,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增量机会,流水型业务无疑是核心赛道之一,而迈瑞医疗当前重点培育的微创外科耗材与心血管介入耗材,正是该领域的典型代表。
根据行业研究报告,2023年全球心血管领域的市场规模560亿美元,其中国内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在全球和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中均排名第二,仅次于体外诊断领域。
为补足高值耗材领域短板、加速“流水化”转型,迈瑞医疗在2024年完成对惠泰医疗的控制权收购,快速切入心血管领域细分赛道,实现高值耗材业务的关键突破。
而在研发方面,惠泰电生理事业部已正式成立并运行,并全面引入了MPI 开发流程管理。迈瑞基于自身的研发体系和组织能力方面的优势,助力惠泰全面提升三维电生理系统的产品注册准入、临床性能表现、质量及可靠性等核心竞争力,帮助惠泰三维电生理系统成功实现在房颤领域的临床应用。今年上半年,PFA、RFA产品已顺利进入临床开展三维房颤消融手术。
据悉,2025年上半年,在迈瑞医疗入主一年之后,惠泰医疗营收增长21.26%,利润增长23.46%。
华源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产线的扩容与结构的调整,公司可及医疗器械领域进一步扩大,相较设备类,耗材流水型业务或能提供更为稳定的收入。未来,随着新进潜力赛道步入兑现阶段,公司有望恢复快速增长,参考美敦力、西门子等全球器械平台型企业利润增速放缓,平均市盈率超30倍,迈瑞经营质量和发展潜力有望给予估值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