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量子 >> 正文

量子信息领域进入一体化推进发展关键期

2025年10月28日 06:39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易欢)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术是挑战人类调控微观世界能力极限的世纪系统工程,是对传统技术体系产生冲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创新,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量子信息既是量子科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未来产业、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经过四十余年发展,量子信息领域进入科技攻关、工程研发、应用探索和产业培育一体化推进发展关键期。

目前,量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大国间开展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竞争,维护技术主权与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制高点。30余个国家/地区发布或更新量子信息领域发展战略,不完全统计总投资超过350亿美元,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量子信息领域建设科技力量、加快技术攻关、打造基础设施、推动应用探索、培育生态体系、培养人才梯队,已成为各国发展规划共识。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我国高度重视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积极推动量子信息领域总体方案、发展战略、产业行动等政策和重点任务落地实施。

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多地加快先行先试。安徽、北京、粤港澳、湖北、上海等地在量子信息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布局;二是科技力量初具规模。合肥国家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北京量子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代表;三是科研两点成果频现。“祖冲之号”、“九章”、“天元”、“量子号”等,整体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四是产业生态培育步伐加快。大型央企、科技领军企业等投入力度持续加强,产业联盟推动生态建设,为培育未来产业奠定良好基础。

其中,量子计算多种路线并行发展,样机指标迅速提升。具体而言,量子计算在三大领域中技术和产业影响力最高,处于技术攻关快速推进、应用探索蓄势待发的发展加速期。硬件存在超导、离子阱、中性原子、光量子、硅半导体、拓扑等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尚未实现收敛。近年来,样机比特数、逻辑门保真度等性能指标迅速提升,但仍有诸多科学问题和工程难题有待突破。超导、离子阱路线是各方重点关注的“种子选手”,中性原子、拓扑路线近期发展迅速,有望成为“黑马”。基于量子纠错实现长相干时间、高保真度逻辑量子比特,是下一步量子计算技术攻关的重点里程碑。

量子计算应用探索在金融、化工、电信、交通等领域广泛开展,但主要是原理概念和应用可行性验证,尚未实现实用化落地。实现“杀手级”应用,需要突破量子优越性、案例实用性、硬件可实现性的”不可能三角“。未来3-5年,可能在组合优化、化学模拟等领域问题空间维度较小,运算精度不高场景中,产生有实用化价值的计算加速应用。

量子保密通信科研活跃,但应用与产业发展面临挑战。基于通信密匙分发的量子保密通信作为量子通信领域进入实用化的技术方向,在新型协议研究、安全性证明、系统实验探索,现网试验验证等方面的科研持续。在星地实验、网络建设、项目投资等方面我国处于领先。多种协议类型的QKD系统在国内外已经实现商用,初步形成产业链,但产品技术工程化水平有待提升,量子加密应用场景、市场规模和产业化前景较为有限,未来需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指标和工程化水平,探索拓展有效应用场景。

量子信息网络的目标是实现量子信息系统的互联组网,进一步提升量子计算机运算处理能力和量子传感器测量精度和灵敏度,是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未来融合发展演进方向。量子信息网络当前主要处于技术方案探索和试验验证阶段,实现实用化需要突破高性能量子纠缠光源、实用化量子存储等瓶颈。近年来,国内外量子信息网络科研保持高度活跃,在项目规划、协议方案、核心器件和组网实验等方面取得诸多进展和成果,部分性能指标得到提升。

抗量子加密通过升级底层数学难题,设计新型加密算法,抵抗量子计算破解攻击,已成为应对量子计算信息安全威胁的主流方案和全球共识。其中,我国为应对量子计算威胁,启动PQC算法征集,推动新一代商用密码算法标准制定。

量子精密测量也是多种技术方向并行发展,成熟度存在一定差异。量子测量具有技术方向多元、应用场景丰富、产业前景明确、军民两用等特点。量子时频基准、磁力计、重力仪等逐步走向商用化,实现产品迭代。量子惯导和目标识别等处于技术萌芽期,距离产品化较远。

在量子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信通院长期支撑主管部门量子领域战略研究。一是近年来,信通院量子团队高效支撑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网信办等主管部门,开展战略研究、规划布局、产业调研、热点分析监管咨询等工作,支撑工信部通信科技委成立量子信息技术专家咨询组,组织开展产业课题研究、机构与企业调研、评审咨询等活动。

二是持续开展量子信息技术产业研究。率先开展量子信息技术产业研究,连续牵头信通院重大、重点和领域课题共16项,研判量子信息三大领域技术趋势和发展前景。2018年起,持续7年发布《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蓝皮书、《量子计算发展态势》专题报告等成果共计18项,为主管部门、学术界和产业界掌握量子科技发展动态提供重要参考等。

三是牵头推动量子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在国际电信联盟(ITU-T)、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和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78)等平台,牵头组织推动量子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与标准研制。在ITU-T牵头/联合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4项,推动成立FG-QIT4N焦点组开展量子信息国际标准研究,牵头输出研究报告4项。牵头制定我国量子信息领域首个技术标准,填补国内空白等。

四是构建量子信息领域技术产业平台能力。构建量子信息技术产业监测服务平台;构建量子计算云服务监测系统,实现国内外主流量子计算云平台的接入与动态监测;构建量子信息技术产品测试平台,具备国内唯一量子保密通信设备、量子计算云平台和抗量子加密通信设备技术产品测评平台与CNAS检测能力;发布量子计算测评体系2.0;构建PQC升级迁移测试验证平台,开展样机产品测试,为国产PQC算法标准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

五是组织开展量子信息领域技术产品测试验证。依托量子信息领域技术验证测试平台与CNAS检测能力,为国内20余家企业、科研机构、高效等提供量子信息领域的技术产品测试验证服务。近年来完成了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云平台、抗量子加密、量子时频同步等技术、产品、网络测试验证项目共45项。推动基于应用算法的量子计算功能与性能测试工具与用例集开发,全面测试验证量子计算产品性能等。

六是推动量子产业联盟与产业生态建设。2022年7月,在工信部指导下,信通院联合我国量子信息领域代表性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量子信息网络产业联盟(QIIA),成员单位数量达104家,成为我国量子信息领域有广泛代表性和参与度的产业平台,信通院担任秘书处单位。近三年来,QIIA组织开展技术产业研究、应用案例征集、量子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竞赛、协同创新平台申报建设、标准实施验证测试等多项量子信息产业生态建设工作。

编 辑:路金娣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
精彩视频
中国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绝地反击
快来解锁你的智慧家庭 让家庭业务全面A1+焕新升级!
与智者同行,与时代共振,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超燃瞬间
中国移动“移动爱购”上线暨数智生活商城生态联盟发布
精彩专题
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