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合科技控股权变更迈出关键一步,产业资本赋能静待价值释放
随着控股权转让迈出关键一步,鸿合科技的未来发展路径正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2025年10月31日,鸿合科技披露了最新进展,各方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明确了由瑞丞鸿图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享有及承担《股份转让协议》等最终交易文件项下瑞丞基金的全部权利和义务。同时,确认本次股份转让价款总额为15.75亿元,与之前金额保持不变。
此番签署《补充协议》,意味着公司的控制权变更迈过了一个关键节点,待到后续程序走完后,瑞丞鸿图将正式成为控股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并购六条”出台后,鸿合科技作为首单由产业资本CVC发起的上市公司收购案,充分凸显了“并购六条”鼓励产业资本通过并购整合、赋能实体企业的核心导向。
从交易价值来看,瑞丞鸿图入主后,不仅带来资本支持,更关键的是为公司切入车载显示、智能座舱等新兴赛道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尽管交易尚未完全落地,但产业协同的蓝图已清晰可见。
从业务协同角度看,鸿合科技在教育交互显示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公司在显示面板、触控交互、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有望直接对接奇瑞在智能座舱中控屏、HUD抬头显示、智能表面交互等领域的创新需求。特别是在车规级显示产品认证周期长、供应链整合难度大的背景下,鸿合成熟的技术体系与规模化制造经验,将成为其快速融入奇瑞供应链的关键支撑。
车载显示赛道的增长潜力,为鸿合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根据Omdia数据,2024年全球汽车显示屏面板出货量已达2.32亿片,保持稳定增长。随着智能座舱渗透率提升,单车显示屏数量正从传统的1–2块向5块甚至更多迈进,意味着年需求数亿片的巨大市场正在打开。
除车载显示主业外,鸿合科技还可依托瑞丞鸿图背后的产业资源,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相较于深耕单一领域的企业,产业资本在跨界整合与资源协同方面更具优势。合肥瑞丞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已布局多家创新企业,覆盖智能底盘、VCSEL芯片、激光雷达接收芯片等前沿领域。这些优质标的未来有望通过技术合作与业务协同,为鸿合拓展更多元化的显示应用场景,构建坚实的第二成长曲线。
值得深入分析的是,本次收购的操盘手——合肥瑞丞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晓东,正是“以投代引”的“合肥模式”的领军人物之一。在其主导下,瑞丞鸿图基金的出资方阵容强大,包括芜湖产业投资基金、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金、安徽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等重量级国资平台。这种资本结构不仅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更体现了地方政府通过资本纽带推动产业链整合的明确意图。
可以预见的是,在CVC投资与产业整合的双重驱动下,鸿合科技凭借其“高现金、低负债、强技术”的卓越禀赋,正站在战略转型的重要关口。结合权益变动报告书中“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推动资产整合”的表述,鸿合的未来值得期待。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大中华区市场失守 苹果寄望AI驱动未来增长
苹果公司公布的2025 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全球营收1024.66亿美元同比增长 8%,净利润274.66亿美元同比激增86.4%,毛利率攀升至 47.18%。但作为第三大市场的大中华区却成..[详细]
你好,6G
6G是什么?是比5G多1G的通信技术吗?在“十五五”规划里,6G和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核聚变这些“黑科技”并列,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它就像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未..[详细]
集采频现、部署提速,G.654.E与AI浪潮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G.654.E集采的消息不断。7月,中国移动于官网发布2025年至2027年G.654E光纤光缆产品集中采购项目中标信息,从采购量上看,集中采购约2.29万皮长公里,折合313.86万芯公..[详细]
更多、更快、更强:曙光存储以先进存力支持中国移动智能算力建设
随着中国数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各行各业涌现了大量创新的数字化、智能化业务,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海量数据,而数据在各个平台上高速流转,并借助先进的大数据、AI等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详细]
量子信息领域进入一体化推进发展关键期
目前,量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大国间开展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竞争,维护技术主权与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制高点。30余个国家/地区发布或更新量子信息领域发展战略,不完全统计总投资超过350亿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