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推荐文章 >> 正文

瑞斯康达:爱接入,爱生活

2011年9月29日 11:08  通产网  作 者:逄丹

      一改往日相对传统的风格,瑞斯康达将2011年通信展的展会主题定为“i接入,i生活”,更加活泼和充满激情,体现了瑞斯康达对于网络接入技术和应用的不懈追求和满腔热忱。与此同时,瑞斯康达的展台设计也更加开放、融合、环境友好以及好客,所有的电子展板都用全电子化方案演示代替,更加动态和活泼。

    可以看到,作为一名接入专家,瑞斯康达正在努力实现“接入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爱接入,爱生活

    瑞斯康达总经理助理张羽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主题定为“i”包含三层面的含义。首先,i的形状类似瑞斯康达的logo,形象了地展示了瑞斯康达作为一名接入专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其次,“i”是英文单词Intelligent的首字母,代表着“智慧、智能”,为用户提供智慧的接入;最后,“i”和“爱”谐音,代表着瑞斯康达爱接入,更爱生活,并希望通过建设无所不在的接入网络让用户生活更加美好。

    秉承着这三大理念,瑞斯康达将展台设为九大展区,分别是“三网融合,智慧接入”、智慧专线接入、中小企业信息化、无线城市、城域以太网、光网络传输、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和智能电网。

    “我们的展示重点放在智慧接入专线、智能电网以及智能交通三大方面。其中智能电网按照送电、输电、配电等电网传输整个过程进行了动态展示,让用户对智能电网的整个传输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感知。”张羽表示。

    目前,建设智能管道已经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的共识。无论是核心网,还是承载网,抑或是接入网,运营商希望均能实现智能化。为此,在本次通信展上,瑞斯康达推出了多款智慧接入解决方案。对于智慧接入,瑞斯康达有着深刻的理解。

    首先,智慧接入网络要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带宽的网络。高品质可以保障客户的网络质量以及运维效率,为客户抢占更多的市场打下牢固的基础;高带宽是实现三网融合业务体验的前提,瑞斯康达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以及其自身的特点来提供多样性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其打造一个适合的网络,来保证三网融合业务的顺利开展。

    其次,智慧接入是要实现为客户提供低成本、快速部署的高品质的接入网络,从而提高性价比。运营商在组建网络时,设备和技术方案的选取是建立在“合适”的角度,我们会从客户的角度,综合考虑建网的成本,投入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为客户最大化降低CAPEX,例如下述方案中的远程供电或反向供电特色解决方案,可以方便用户的快速部署,省去了电力方面的成本投入。

    最后,从客户角度出发,智慧接入要为客户提供一张可管控、易维护的网络。接入网作为全网中较为复杂的部分,必须保证运营维护的高效,对此,我们可以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统一拓扑,可实现端到端的的全程管理(将PON、ONU、EOC、交换机等纳入统一的平台),简化客户的管理流程,可以大大降低客户的管理成本。

    iTN产品首亮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瑞斯康达针对下一代智慧专线业务平台推出的iTN解决方案在本次通信展上首次亮相,引起参展观众的热情关注。

    国内三大运营商全业务运营后,除在无线、固话、宽带上网等传统业务领域展开激烈的争夺外。政企客户业务已经成为下一片蓝海,该类客户APRU值高、黏合性强、可持续扩展性强,能为业务提供商带来丰厚收益。

    政企专线业务则是运营商与政企客户达成合作的第一站,但是随着专线业务在应用层面不断的发展,运营商在开展专线业务方面则遇到了带来带宽的挑战、运维的挑战以及网络转型挑战等各种问题。

    针对上述挑战,瑞斯康达公司由此提出iTN全套智能化专线业务解决方案,为解决下一代专线业务的发展奠定基石。

    瑞斯康达公司在iTN整体解决方案中提出“一个局端(iTN2100)、多种远端(iTN智能终端系列)”的产品组合;在网络管理层面提出了新一代的“大客户管理系统”。通过设备+网管的组合方式为政企客户打造一个“安全、可靠、网络可管理、业务可度量”,支持上层网络平滑支持的智能专线业务平台。

    “iTN是具备业务端到端管理功能的智能宽带综合接入平台,我们力图为运营商构建智慧专线,赢在政企客户。”张羽表示。

    此次展览将会展现瑞斯康达对于智慧接入的理解,展现瑞斯康达对于如何扩展运营商的网络弹性,降低网络CAPEX和OPEX,加速业务部署,提升用户业务体验等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编 辑:陈翔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